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研究,是一本圖書,2013年10月1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研究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頁數:259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劉朝霞 朱忠元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9180192, 71091801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研究》一書是甘肅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部農村發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繫列研究成果之一。該書試圖從本土文化資源的角度解讀甘肅文藝生產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內在精神聯繫,對甘肅地域文化資源進行歸類和梳理,對甘肅文藝地域風格的闡解與透析,以詩歌、小說、舞台藝術三種題材分類對其藝術轉化文化資源的實踐和經驗進行概括和總結,以期從藝術化的維度探討文化資源現實轉化的相關規律和途徑。這部著作能把實證研究和理論思考相互結合,在學術研究上確有開風氣之先的作用,對甘肅文化大省建設和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都有啟示意義。
內容簡介
《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研究》以獨特的視角,對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進行專題研究,並對甘肅文化資源藝術轉化經驗的概括與總結,形成極富學術含量的“五大經驗、三大啟示”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劉朝霞,1976年生,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文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與文學、出版專著《世俗化與中國文學的演進》、在《民俗文學研究》、《當代文壇》等省級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級、省級、市級社科項目多項,成果獲得甘肅省第十二屆社科成果三等獎、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等。
朱忠元,1970年生,蘭州城市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中華美學會、中外藝術理論研究會會員,甘肅省美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大眾文化、文藝美學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大眾文化批評》《世俗化與中國文學的演進》2部,發表論文40餘篇,成果獲得甘肅省高等學校社科成果獎、甘肅省第十二屆社科成果三等獎等。
圖書目錄
總論
一、甘肅文化資源及其藝術化的狀況概述
二、地域文化精神與地域文化風格
三、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應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第一部分地域文化性格與甘肅詩歌的雄性精神
一、獨特自然文化資源的意象化
二、敦煌文化的意象化
三、歷史文化資源的意象化
四、民族文化的意象化
第二部分試圖穿越文化資源表象的甘肅散文
一、把悲憫觸角伸到黃土深處的鄉土散文
二、建構民族史詩與遊牧文化的散文
第三部分甘肅小說與地域文化資源的利用
一、遊牧文化與王新軍小說的底色
二、農耕文化在甘肅小說中的呈現
三、黃河文化與王家達的黃河風情小說
四、佛教文化在張弛、雪漠小說中的迴響
五、敦煌文化資源與“文學敦煌”的創造——以馮玉雷的敦煌題材小說創作為例
第四部分甘肅舞台藝術對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
一、割捨不斷的敦煌情結燦爛奪目的敦煌舞台——敦煌歷史、敦煌文化、敦煌藝術的藝術呈現
二、隴上人物隴上劇隴人品格時代魂——時代人物、時代生活、時代風貌、時代精神迅速及時的藝術轉化
三、豐厚的地域題材多元的民族色彩——甘肅舞台藝術對民族歷史事件、民族人物、生活風情的藝術展現
四、紅色傳統革命情紅色文化紅色劇——紅色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
五、隴東道情成劇種回族花兒現新姿——地方藝術形式的改造與整合
結語:甘肅地域文化資源藝術轉化的基本經驗
一、地域文化資源藝術轉化的成功實踐——六十年來甘肅舞台藝術藝術轉化地域文化資源經驗的基本總結
二、甘肅舞台藝術藝術轉化文化資源值得注意的問題
三、甘肅舞台藝術轉化文化資源的啟示
四、甘肅文化資源藝術化的經驗
序言
考察一個地域的精神產品的生成與發展,大約不會像考察一個地域的植物種類的生長那么簡單容易,處在同一地理單元中所孕育的文藝作品總會與這片地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精神資源的傳承與續接的觀察與探視,顯然比生物學意義上的解剖與分析有著更大的難度。劉朝霞、朱忠元兩位青年學者的《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研究》,正是這樣一部試圖從本土文化資源的角度解讀甘肅文藝生產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內在精神聯繫的著作。
地域文化是在人類聚落中產生和發展的,它以歷史積澱的集體意識為核心,形成一種網路狀的文化形態,風俗、民情、宗教、神話、方言,包括自然生態和種族沿革等,組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系統。它是以地域為基礎,以物質為載體,以現實為表象,以精神為核心,在社會進程中發揮作用的文化。中國地域文化框架大體上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在漫長的2 OOO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地區經濟文化聯繫的逐漸加強,各地域文化相互滲透與融合,中原漢族農耕文化與周邊的少數民族文化的不斷交流與融合,使各地域文化既具有更多的共同性質,又保持著各自的差異與特色。原來的地域文化分布格局,也隨著朝代的更迭、戰爭的頻發,人口、民族的遷徙,自然條件的演變,經濟的開發、外域文化的進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逐步調適形成了現今的地域文化分布的基本格局。一般來說中國地域文化大致可以分為關東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中州文化、三晉文化、湘楚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秦隴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黔貴文化、青藏文化、西域文化等幾十種之多。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對區域內的文學藝術的生產又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梁啓超在其所著《中國地理大勢論》中就說過:“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吳楚多放誕纖麗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於詩於文於賦,皆南北各為家數。長城飲馬,河梁攜手,北人之氣概也;江南草長,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懷也。"地域文化與文學的互動由此可見一斑。
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從地理形態的角度來看,正處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結合部;從經濟結構的角度來看,這一地區歷來是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的過渡地帶;從現實狀況的角度來看,甘肅又是農牧文明和工業文明交雜的地區;從文化積澱的角度來看,它又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區域。這樣就使省區地域文化具有兼容並包、多元共生的特點。這裡所說的“地域"既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也不是指行政區域的劃分,而是特指文化區域,即在一定歷史階段所形成的、相對於其他地區有自己文化傳統的文化區域。在這樣一個被定位於“歷史文化厚重、發展潛力巨大”的“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建設國家級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省,一方面是國家發展整體戰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省區跨越式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而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就成為創新與發展關鍵問題。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兩位作者才選擇了這樣一個獨特的視角,對甘肅地域文化資源的藝術轉化進行專題研究,並被批准為甘肅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現在作為項目的最終成果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厚厚的書稿,我有幸成為最早讀者之一,就將個人對這一問題的所思所想和對書稿的閱讀感受呈獻給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