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甘浚鎮位於甘州區西部。平均海拔1588米。面積133.62平方千米,人口22191人(2017)。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甘浚村,距市區25千米。張(掖)肅(南)公路過境。
沿革
1953年設甘浚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53年設西洞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甘浚鄉面積250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祁連、小泉、甘浚、星光、三關、頭號、談家窪、光明、速展、工聯、巴吉、晨光12個行政村;西洞鄉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西洞、東寺、高家莊、中溝、毛家灣寺5個行政村。
鄉鎮簡介
甘浚鎮位於甘州區城西郊甘、臨、肅三縣(區)交匯的25公里處,轄區西接肅南,北與明永、倪家營相連,省道213線橫穿全鎮,總面積133.62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148個合作社,總人口22191人(2017)。
黨政組織
鎮黨委下設黨支部24個,其中村黨支部17個,企業黨支部3個,教育系統黨支部3個,鎮機關支部1個,黨員總數為1025名,其中農民黨員868名,女黨員119名。共有116個黨小組。
教育衛生
全鎮現有在職鎮幹部58名,村幹部67名。教師123人,國小11所,普通初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2148人,衛生院2個,從業醫生54人,衛生護理員10人。
所獲榮譽
先後被市、區命名為“小康之鄉”、“教育之鄉”、“文化之鄉”、“體育之鄉”、“文明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200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和省體委分別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省體育先進鄉鎮”,被省建設廳評為全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產業建設
建成6萬畝優質玉米種籽繁育基地;培育制種專業村17個;以草養畜、以畜促草,建成1萬畝的優質飼草基地,發展養殖大戶200多戶,建成養殖小區3個,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5個,全鎮牛飼量達4.5萬頭,羊飼量達6.7萬隻,畜禽飼養量突破35萬頭(只),產業化優勢得到凸現;成建制和季節性輸出勞務力6000多人,勞務經濟迅猛發展。
基礎建設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農田灌溉條件良好,渠路林網配套,現有各類渠道210公里,鋪設低壓輸水管27公里,建成1.25萬畝高效農業節水示範區1個;新建630千伏變電站一座,境內一條10千伏輸電線路長達65公里,並先後投資437萬元改造農電線路78公里;大部分村、社道路實現了鋪油罩面,油路里程達68公里,標準化公路總里程達28公里;95%的村社街道得到綠化、美化;架設程控電話4100多門,入戶率達85%以上;閉路電視村通率達100%,入戶率達85%以上;實施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完成全鎮自來水供應,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全鎮共有個體企業7家,發展個體私營戶650多戶,大型運輸車輛456輛,解決剩餘勞力2800人。
文化體育
建成高標準鎮宣傳文化站,完成集鎮商業門點的改建及街道拓寬、硬化、綠化,新建了鎮文化體育廣場,配備了各類體育器材和設備,初步形成了基礎設施完善、輻射功能強勁、區域特色鮮明的小城鎮雛形。建立村級遠程教育點,完善村級陣地建設,使全鎮村級活動陣地建設上了新台階。
黨政建設
以開展“雙培雙帶”和“三級聯創”活動為重點,大力開展“先鋒工程”、黨員“承諾制”等活動。嚴格落實區委提出的“五條禁令”和“六項注意”。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紮實開展文明村社、文明單位、文明學校、星級文明戶、誠信家庭、“婚育新風進萬家”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嚴格實行“一費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強化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入學率、年鞏固率分別達到99%和98%。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效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困難。
幫助制度
實施低保戶、五保戶和貧困戶定期救助制度,清查核實庫區移民。規範村社財務管理工作,健全村民議事監督機制,加大村級財務規範化監管力度,充分發揮鎮村財務監管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及時公布村社財務運行情況,強化“村帳鎮管”和監督審批制度,有效的解決了由於財務管理混亂而引發各類矛盾糾紛的問題。強化和完善信訪工作網路體系,實行信訪接待登記制度、信訪案件督辦制度、掛牌銷號制度和領導信訪接待日等制度,建成鎮、村、社三級組織齊抓共管的信訪工作格局。
社會安全
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廣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村級治安聯防巡邏制度,擴大技防覆蓋面,完善警務室、報警點建設,加強學校、各村及各行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頓工資,增強廣大民眾的法制意識,確保全鎮社會穩定。
地圖信息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甘浚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