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3年11月22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VIII—59
- 申報地區:深圳市龍崗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客家涼帽在嶺南客家地區流傳廣泛,清代已見諸於各種筆記雜談,如晚清史學家姚瑩在《康輏紀行》卷十四(同治刻本)記載:“余初至廣東,過大庾嶺,見婦人擔負者,首戴帽如草笠,空其頂以出髻,有帷四垂,深約四寸,軒其前,輊其後。嗣至閩中,婦人擔負者亦然。”深圳市龍崗區甘坑曾是著名的涼帽村,當地製作涼帽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代嘉慶年間。
甘坑,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區小山村,村中有座涼帽山。此山種有幾百畝“單竹”,該竹很特別,竹頭竹尾一樣粗大,節間長1米多,易開蔑。甘坑村祖傳絕活是師傅用牙“撕蔑”,而且竹蔑需多薄就能“牙咬”撕出多薄,織出的“涼帽頂”竹蔑均勻、輕巧,竹的原色好,花紋圖案多變。深圳、香港新界、東莞、惠州一帶客家地區婦女,甚至東南亞、歐、美唐人街中的深圳藉婦女都喜歡它,即使不戴,也買一兩頂掛在牆上裝飾,聊解鄉愁。
甘坑涼帽從張錦超公傳至今天第6代,鼎盛時期是在解放後,家家是涼帽作坊,全村人都會織涼帽,該村是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唯一的涼帽出口生產基地。甘坑村以工藝品“涼帽”命名為涼帽村,這種命名在全國並不多見。
工藝特徵
甘坑客家涼帽製作包括竹織、掃桐油、彌帽和上帽等四個環節,整個生產過程有33個工藝程式。其中,竹織環節包括裁竹、刮竹青、破篾、削篾、撕咬篾青篾囊、削篾框條、曬篾片、織帽箔、裁心仔、織“頭碌”、織花紋圖案“帽笪”、剪帽箔內圈、做帽框、編“帽蛇”、縫帽蛇、弓帽、扎水藤等18道工序。掃桐油環節包括煮桐油、掃桐油和曬帽等工序。完成掃桐油環節,客家涼帽的主體部分基本完成,之後通過彌帽和上帽等環節,點綴涼帽上的帽簾和裝飾等。
甘坑客家涼帽按規格分大、中、小三種,一般而言,中年婦女常用用直徑60厘米的大號,老年婦女則多用50厘米的中號,未婚婦女喜歡用42厘米的小號。涼帽箔按竹篾片寬度分,有中老年婦女常用的粗紋涼帽和姑娘愛用的為幼紋涼帽兩種,其中幼紋涼帽也多為新婚女性的結婚禮品。涼帽頂箔編織有“滿天星”和“娥眉花”2種常見花紋,還有“福祿滿堂”、“風調雨順”等字樣圖案的花紋。
甘坑客家涼帽具有圓孔頭頂透氣、遮陽涼爽、輕便、美觀、實用特點,是嶺南客家文化特色的生活用具,在深圳客家地區,戴不同的涼帽能區分出少女、已婚婦女,如未婚女孩的涼帽花帶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婦花帶花穗是紅色,中老年婦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紅綠黑雜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具有地域、歷史文化、工藝和地方習俗特徵,有手傳口授的民間手工藝特點和獨特技藝,對於研究客家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和研究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實用和民俗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的工藝複雜,工時較長,加之近年來市場上機械化生產的帽具琳琅滿目,買涼帽的人銳減,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瀕臨失傳境地,急需加強保護。
傳承人物
張航燕,男,1955年生。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屬於家族傳承。1970年開始在甘坑涼帽廠工作,1980年任涼帽廠副廠長。他製作涼帽的基本功紮實,因篾片質脆,極容易斷,因此極其需要耐心和細心,其中在咬篾工序中要注意咬出的篾青、篾囊厚度均為0.01厘米,薄而不破,脆而不斷。在編帽蛇的工序中同樣講究心無雜念,用不多不少51厘米長的9皮篾,編成直徑14厘米的帽蛇,十分講究技巧。一直以來,他積極參與各項大型展示展演活動,曾參與了深圳市群藝館、博物館舉辦的多個非遺展覽。同時,在深圳市舉辦的多屆文博會上,在深圳會展中心、大運文化園、甘坑客家小鎮等多個地方作客家涼帽技藝的展示和演出。還於2015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應邀到惠州博物館進行現場展演,同年參加了在雲浮舉辦的“文化遺產日”廣東分會場系列活動,為甘坑客家涼帽製作技藝的傳承與推廣不遺餘力地做出貢獻。
保護措施
2013年11月22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