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戲

甘南藏戲藏語稱“南木特”、即“傳記”之意。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故又稱“拉卜楞藏戲”。甘南藏戲誕生於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從藏族民間舞蹈、民歌、僧歌演變而來的。藏戲在甘南普遍流行開來,並傳至四川的甘孜、阿壩一帶以及青海黃南自治州等方言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南藏戲
  • 藏語:南木特
  • 別稱:拉卜楞藏戲
  • 屬性:劇種
歷史發展,藝術特點,說唱形式,故事改編,劇情發展,劇種研究,藝術影響,代表藝人,代表劇目,與傳統藏戲,藝術保護,

歷史發展

甘南藏戲地方化是受漢族傳統戲曲更多影響的結果。甘南藏戲正式形成是1946年,它的出現同嘉木樣五世活佛有關。嘉木樣五世丹貝堅贊聰明好學, 很有文化修養。他21歲(1937年)赴拉薩學法講經期間,多次觀看藏戲,並有所研究。三年後 ,他返回甘南拉卜楞寺,向朗倉活佛講述了西藏藏戲情況,同時將編寫劇本和導演任務交給了朗倉。朗倉活佛學識淵博,曾在北京居住近20年,常與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交往,對京劇比較熟悉,因此他的編劇和導演不是藏戲的全盤照搬,而是根據甘南藏區實際情況,參照京劇表演加以改革創造,先後寫出《松贊乾布》、《冉瑪拉》等劇本,並進行了排演。1946年冬, 在嘉木樣宮殿的大院裡由嘉木樣五世主持,首場演出了《松贊乾布》,朗倉活佛親自扮演戲中唐太宗的腳色。演出時,成千上萬的藏族民眾、喇嘛蜂擁觀看,盛況空前。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特別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成立,使人們的思想從傳統的禁錮中得到解放,文化生活日趨活躍,藏戲劇目不斷增加。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戲——《達巴旦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倉”(紅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區第三部“南木特”藏戲——《智美更登》,並參加了西北五省區戲曲匯演,受到大會獎勵,獲錦旗一面。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此後,“南木特”劇目在甘南地區的藏族民間得到了廣泛傳播。碌曲瑪曲卓尼迭部舟曲等縣,也以寺院、村落為單位紛紛成立劇團,至五十年代末州內發展藏戲演出團隊達36個,劇目9個。然而,伴隨1958年反封建鬥爭的掀起,“南木特”藏戲被視為“宣揚宗教迷信,歌頌封建帝王”的藝術形式遭到禁演。到了六十年代,藏戲又進入興盛時期,拉卜楞寺劇團於1960年推出了《羅摩衍那》,紅教寺也不甘落後,於1962年推出了《阿達拉姆》。但好景不長,隨著“文革”的開始,藏戲再次遭到禁演,許多熱愛從事“南木特”藏戲的活佛、高僧和藝人殘遭迫害。
“文革”結束後,“南木特”藏戲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獲得再生,得以大力發展。演出單位也由拉卜楞寺的一個演出隊發展到幾十個專業及業餘演出隊,幾乎遍布甘南草原,流傳到青海、四川藏區。同時,“南木特”藏戲的表演藝術、唱腔音樂也有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1978年夏河縣九甲鄉昂去乎村成立了藏戲隊,排演了傳統藏戲《諾桑王子》、《降魔》;1980年拉卜楞紅教寺藏戲隊排演了《赤松德贊》;1981年碌曲縣文工隊排演了《松贊乾布》,也就在這一年成立了“甘南州藏劇團”。1982年在合作舉辦了全州首屆“南木特”藏戲調演,夏河、碌曲、合作等縣藏戲隊和州藏劇團參加了歷時7天的藏戲匯演。通過調演、交流,對全州藏戲的復興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之後,夏河縣九甲鄉、達麥鄉、阿木去乎鎮,合作市的佐蓋多瑪鄉、曼瑪鄉、勒秀鄉喬吾灘吉昂村,碌曲縣雙岔二地村,瑪曲縣曼日瑪、齊哈瑪國小,卓尼尼巴鄉等先後成立了藏戲隊,走村竄鄉為民眾演出。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藝術特點

說唱形式

甘南藏戲的演唱,系說唱形式。一般採用“連珠韻白”加誦唱,有些劇目還有念誦加“拜歌日”的說唱形式。具有表演細膩,韻白清晰,繪形繪色,唱腔時而高亢爽朗,時而低緩悲涼等特點。其演出色彩、風格、情趣等也與西藏戲有所不同。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故事改編

甘南藏戲的劇目,主要以民間故事(如《諾桑王子》)、佛經故事(如《智美更登》)、歷史故事(如《松贊乾布》、《赤松德贊》)、神話故事(如《達巴旦保》、《諾桑王子》)、古典史詩(如《阿達拉姆》、《降魔》、《羅摩衍那》)為原本改編而成,是甘南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民族戲種。

劇情發展

甘南藏戲雖以歌舞性為特點,但歌舞表演往往又同劇情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甘南藏戲在繼承和發揚拉卜楞歌舞精華,如歌舞動作中的閃、跳、甩、擺、轉、抵、順等舞姿的同時,十分重視將這些舞姿自然而巧妙地運用到劇中不同性格人物身上,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順步”,即同一側的臂和足同時朝著一個方向的動作身段,大量運用到各劇中大臣、儀仗隊等人物步法表演中,其速度緩慢,動作文雅,俗稱“金剛烏鴉自豪步”。據說這種動作是模仿烏鴉在空中飛翔時,翅膀向上運動的同時胸部向前衝擊,和其它鳥的飛法完全有別而得。這是從民間歌舞中的順步和寺院“哈貝木”動作相揉合形成的一種變形動作。場面設計上,一般採用歌舞佇列中的圓圈、半圓圈,群舞則直接將民間歌舞搬上舞台,如“賽有合龍貝”、“拉茂嘎倩木”、“依牙瑞克”、“嘉木貢絲謝”、“扎西”等。女舞基本保持民間歌舞的情緒特點,動作幅度小,節奏緩慢,文雅柔軟,抒情細膩。少兒舞跳動幅度大,節奏整齊,鮮明歡快,舒展奔放。這些舞蹈動作始終貫串著同臂同足同時舞的拉卜楞歌舞特點。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劇種研究

甘南藏劇曾被稱為甘南藏戲、安多藏戲、“南木特”藏戲等不同稱謂。“南木特”戲之說始自20世紀80年代,以 1995年正式出版的國家藝術科學重點項目的《中國戲曲志·甘肅卷》為標誌,作為正式認定。從上述名稱的不斷變化中,不難看出甘南藏戲、安多藏戲是基於地理概念提出的,而“南木特”藏戲和“南木特”戲則是從文學角度提出的。甘肅甘南地區的地理概念非常明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轄地。而安多的概念是藏族傳統地理概念。中國藏族聚居區傳統上以語言、社會、文化等綜合因素出發,分為西藏、安多、康區三大部分。其中安多之稱取自巴顏喀拉山東部的兩座聖山,安青崗山和多拉山的首音。安多的地理範圍包括近青海巴顏喀拉山東部至四川甘孜以東的廣大藏區,地跨甘肅青海四川三省,藏族人口占整個藏區人口的一半。歷史上這一地區藏族人民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一種方言,而且自稱為“安多人”。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1、此前的研究者忽視了從語言學角度來認定的科學態度,只是片面地以當地普通民眾的習慣稱謂對該劇種進行倉促定名。從藏族語言學的角度講,藏劇,藏語詞典中指戲劇,戲曲。安多地區甘南藏語發音為“堆嘎爾”,四川阿壩地區發音為“陸嘎爾”。“南木特”,語義學上的本義指傳記。 如雍增·耶喜堅贊等撰寫的《宗喀巴傳》,索南格森著的《郭然巴傳》,藏文音譯即為《宗喀巴南木特》、《郭然巴南木特》。另外《漢藏對照詞典》、《曲達詞典》、《達氏詞典》及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等權威辭書也都是這樣解釋兩個詞的釋義的。此外,人們經常見到的“阿吉拉姆”則是特指西藏藏劇的稱謂。
2、藏劇“堆噶爾”一詞來源於舞蹈,藏語舞蹈被稱為“羌姆”。“羌姆”又來源於古代印度梵文的“舞蹈”一詞。由此可見,屬於藝術科學稱謂的藏劇應該是“堆噶爾”,所以藏語稱戲劇舞台為“噶爾德”、戲劇服裝為“噶爾切”、戲劇文學本為“噶爾詞”。
3、“南木特”與藝術相聯繫的記載,最早見於關於藏劇創始人湯東傑布的傳說。據說這位藏劇戲神在建造鐵橋疲憊不堪時,得到空行母(仙女)的點化,找到居住在瓊結地方的七位仙女尋求幫助。仙女們通過演出戲劇的形式來募集建造鐵橋的經費,所以西藏藏劇民間習慣稱為“阿吉拉姆”。
他們演出時所唱的內容被稱為“那木塔”(即南木特)。根據筆者分析,甘南藏劇“南木特”是甘南藏劇的劇目分類中的歷史傳記劇。如同今天我們進行戲劇創作、評論時稱某劇為歷史劇、新編歷史劇、現代劇、傳統劇等一樣。藏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對於文學藝術的界定本沒有自身明確的概念。針對過去藏民受教育率很低這一客觀現實出發,藝術演出起到了宏法傳教、宣傳帝王事跡的客觀作用。觀看藝術演出成為閱讀佛陀、法王傳記的主要普及手段之一。由於甘南藏劇中《松贊乾布》和《智美更登》是演出最普遍的主要劇目。這兩齣戲劇的核心人物不是法王,就是佛陀的化身,所以民眾將演出最普遍的兩齣戲的傳記故事稱為“南木特”。把觀看這種形式的歷史傳記劇演出稱為朝拜“南木特”。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4、2003年12月瑪曲地區藏劇演出主要組織者咚倉·嘎藏赤列活佛 ,以及拉卜楞寺主持法舞演出的高僧桑熱布和嘉樣彭措 ,曾就甘南藏劇交換意見。他們完全同意對甘南藏戲的界定,並指出甘南藏劇中的《格薩爾·降魔》和《朗薩雯波》、《阿達拉姆》不被尊為“南木特”,其中的原因在於劇中有殺戮、不是先賢大德的傳記,劇中人不是藏傳佛教的佛陀、法王。
縱觀甘南藏劇研究,起點較低,重複和屬於介紹性的研究居多。研究範圍、視野都比較狹窄,缺乏深入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田野考察的口碑資料。因而許多文章和成果以訛傳訛,謬誤較多。如將甘南地區的第一次藏劇演出認定為夏河拉卜楞寺就不是準確的,據筆者調查,藏劇在甘南的演出早在1937年就曾於卓尼縣扎古祿鄉地林多村演出。藏族學者尕藏才旦在研究中注意到南木特藏文原意的傳奇之義,然而沒有從文字學角度加以重新審視,而流於人云亦云,沿襲南木特戲之說;關於演出時間,他認為不超過3小時,而筆者曾兩次看到和聽當事人介紹有5小時的演出;關於樂隊的組成前人也主要以紅教寺的樂隊形制定論,缺乏普遍性。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藝術影響

甘南藏戲音樂唱腔接受了很多當地民歌 和說唱的音樂,如甘南藏戲為了表現人物性格和情緒,以甘南拉卜楞當地歌舞音樂為基礎,采 用民間一些曲調〔牙不久加繞〕、〔牙尹更卡〕、〔高個拉麥〕、〔尕登康司〕等,這些曲子有的熱情歡快,有的悲痛哀傷,有的激昂高亢,有的輕盈優雅。
在其它方面也有與西藏藏戲不同之處,如除有的神怪動物外,其他均不戴面具,採用面部 化妝方法 。也不採用“溫巴頓”、“雄”、“扎西”藏戲傳統演出形式。另外,還吸收漢族傳統戲曲 的場面及某些表演手法,使之具有獨特的地方藏戲風格。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據段亞平有關甘南藏戲的介紹,甘南藏戲地方化是受漢族傳統戲曲更多影響的結果。

代表藝人

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甘南大草原,是我國藏區幾大美景之一。這裡山清水美,民風淳樸,民族藝術底蘊深厚,出過許多有名的民間藝人。久西草,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曾兩次晉京獻藝,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並至今活躍在甘南草原上。
久西草,今年57歲。她在甘南乃至整個安多藏區享有盛譽,是一位多面手藏族民間藝人,舞蹈、藏戲和彈唱樣樣精。
夏河縣是個有靈氣的地方,出拉卜楞宗教神話,也出民間藝人。久西草就出生在這裡一個極其普通的藏民家庭,沒有家族的藝術脈承。她與歌舞結緣,完全是自身的天性和聰慧,早早就成為學校里有名氣的小演員。後來,甘肅省藝術學校來甘南挑小演員,幾個招式,她就被看上了。在藝校學了一年後,轉到西北民院又學了一個學期,因為趕上1960年大饑饉,因為父母十分牽掛和擔心,放寒假回家後,就沒有再回到蘭州的學校里。之後,她參加了夏河縣的業餘宣傳隊,常年在草原上為牧民演節目。 1964年,宣傳隊排了一個叫《三個女民兵》的舞蹈節目,被省上挑中,代表甘肅去參加當年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甘南藏戲藝人甘南藏戲藝人
久西草從小聽了很多《格薩爾王》彈唱曲目,對彈唱有特殊的領悟能力。阿熱扎尼這種民族彈撥樂器的輕柔和富於感情色彩,激發了她的靈感,於是她對傳統藏族彈唱樂曲進行了通俗化的改編嘗試。這種被久西草改造過的彈唱漸漸在草原上流行開來。
1980年,北京舉辦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久西草再一次代表甘肅晉京獻藝。她帶著自己創作的二人藏族齊唱《阿鄉老老》,唱熱了大會堂觀眾們的心,獲得了二等獎。
1981年,一直是“民間藝人”身份的久西草,被選調到甘南州藏劇團做了正式演員,繼續彈唱藝術,並演藏戲,兼做教練和導演。

代表劇目

從1946年第一部“南木特”藏戲——《松贊乾布》的創演,到現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演出中,無論在演技水平上,還是在劇目數量上,都有了很大發展。據初步統計,除排演《卓娃桑姆》、《智美更登》、《諾桑王子》、《達巴丹保》、《朗薩雯波》等5部傳統的八大藏戲劇目外,還創演了藏族歷史題材的劇目《松贊乾布》、《羅摩衍那》、《赤松德贊》;由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改編的劇目有《阿達拉姆》、《霍林大戰》、《降魔》。此外,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創作排演了現代“南木特”藏戲——《長碑》,累計演出劇目12部之多。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與傳統藏戲

甘南藏戲與傳統的西藏藏戲相比,在劇本劇目表演伴奏、甚至演出場地上都遇然不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甘南藏戲中的演員,除神怪角色戴有面具外,其餘演員一律不戴面具,而是化妝。其服飾頭百講究、道具新穎別致,這是和傳統的“假面歌舞藝術”——西藏藏戲的區別之一;甘南藏戲的演出,通常分開場、正戲、結尾儀式等三個部分,其中正戲部分一貫到底,不分場次。為連貫劇情,戲中專設一名“解說人”,以韻頌表演承上啟下。演員上場前,有笛子揚琴龍頭琴四胡等樂器伴奏。演員出場後,則不配伴奏,由演員劇情的變化,細膩地表達劇中人物的感情和內心世界。甘南藏戲的演出,大多採用舞台表演,這是和傳統的“廣場劇”——西藏藏戲的又一個不同之處。甘南藏戲的演唱,系說唱體形式,一般採用“連珠韻白”加誦唱,有些劇目還有念誦加“拜歌日”的說唱形式,表演細膩、韻白清晰、繪形繪色,唱腔時而高亢爽朗、時而低緩悲涼。甘南藏戲的劇目,主要以民間故事、佛經故事、歷史故事、古典小說為原本改編而成,具有故事完整、情節曲折、脈絡清晰、聯想豐富、比喻生動、語言樸實等特點,以及較強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是甘南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地方民族戲種。

藝術保護

甘肅藏戲誕生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藏語稱“南木特”即“傳記”之意,目前,該戲種已被列為甘肅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昨日,甘南州藏族歌舞劇院加掛“甘肅省藏劇團”的揭牌儀式在甘南州合作市舉行,這標誌著我省為進一步做好藏戲的傳承、保護與發展邁出了一大步。
甘南州藏劇團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作方針,經過20多年的奮發努力,不斷探索,先後於1983年創排上演了由同名藏族古典名著改編的“南木特”劇《雍努達美》,1984年排演了傳統八大藏戲之一的《朗薩雯波》,1985年至1993年排演了神話劇《霍林大戰》、《降魔》,1989年由藏族學者、現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尕藏才丹編寫的反映藏族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現代藏戲《長碑》。近幾年該團本著繼承傳統藏戲藝術,強化精品戰略意識,不斷挖掘、整理和宏揚傳統藏戲遺產,重新修改、提升、創排傳統劇目《朗薩雯波》,使其更具甘南地域特色和“南木特”藏戲的藝術風格,在去年建州50周年隆重上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讚譽。同時,還編排了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歌舞節目。在深入農村牧區,為農牧民民眾演出的前提下,努力走出甘南、走出甘肅、走出國門,傳播藏族戲劇和歌舞藝術。1986年該團帶著剛剛排出的《雍努達美》和《降魔》參加了拉薩“雪頓”藏戲藝術節;1995年與州歌舞團組成“中國藏族歌舞團”,赴美國加拿大出訪演出;1997年到國內廣東江蘇山東河北等東南沿海地區和內陸32個大中城市巡迴演出。2000年9月26日應韓國安東國際假面舞藝術節促進會的邀請,經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派遣,由甘南州藏劇團主要演員組成的中國少數民族藏戲藝術團一行26人,啟程赴韓國參加9月28日—10月8日舉行的國際假面舞藝術節。屆時,來自甘肅省甘南的藏戲藝術家將在國際舞台上一展我國傳統藏戲和假面舞節目的風采,上演藏族民間彈唱與舞蹈的組合《檔木鈴》、藏族傳統戲劇《扎西雪》以及藏文化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有著200多年表演歷史的藏戲舞《祭祀舞》等7個節目。中國少數民族藏戲藝術團的表演將為宣傳和體現我國的民族政策、增進我國少數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和友誼,弘揚我國西部民族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
2002年受國務院外宣辦和省外辦委派,赴英國、荷蘭、瑞典和挪威歐洲四國巡迴演出,榮獲多種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