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橋淳化閣帖石刻

甓橋淳化閣帖石刻

溧陽別橋鎮虞家祠堂內。為明代仿肅府本淳化閣帖石刻。清鹹豐十年(1860)經戰火受損,存完好者47石,碎者71石。

1976年虞氏家族出資整修所有石刻,連同《跋淳化閣帖》、《珍藏淳化閣帖》3石,共118石,分上下六層,用水泥嵌砌於虞家祠堂廊屋東、南、西三面內牆壁上。刻石高0.32米,寬0.63米、0.80米、1米不等。

新中國建立後,虞家祠堂拆除,嵌有閣帖石刻的廊屋未動,但由於廊屋牆基地低潮濕,石刻質地風化剝蝕嚴重,採用科學措施加固,略見好轉,仍有剝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甓橋虞氏溧陽本〈淳化閣帖〉石刻
甓橋虞氏溧陽本《淳化閣帖》石刻
淳化,宋太宗趙炅年號;閣,宋太宗藏書之閣;太宗以年號名閣,因稱淳化閣。帖、名人書法之拓本。宋太宗集宋以前帝王、名臣、法家之法帖藏於淳化閣,故稱淳化閣帖。
甓橋淳化閣帖石刻
宋太宗曾將這部淳化閣帖刻在棗木板上,然後以拓本賜給王府親族及文武大臣,蓋取古帝王之待功臣錫土地、錫弓矢之意。迄宋太宗淳化壬辰三年(公元992年)夏曆十一月四日,始將所集歷代之法帖摹勒上石,至淳化甲午五年(公元994年),歷時三載方始完成。又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王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將法帖編為十卷。都有標題,標明書者姓名。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法,第二、第三、第四叄卷為歷代名臣的字跡,第五卷是古代名家的墨跡,第六、第七、第八叄卷系東晉大書家王羲之的筆跡,第九,第十兩卷是東晉書家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獻之的手跡。
甓橋虞氏之有淳化閣帖,緣因甓橋虞氏始遷祖虞維,字敦素,於南宋紹興時由丹徒黃沂壩遷來甓橋卜居,甓橋始有虞氏。敦素於宋授宣議郎之職。娶宋趙氏郡王之女郡主為妻。郡主能文能詩,尤工書法,有鐘王筆意。王府內外把她比作東晉汝陰太守李矩之妻書法家衛鑠。趙郡王府亦曾獲賜淳化閣帖紙帖。趙郡王獲帖後,原藏於內庫,很少外傳,但郡主深得乃父心愛,視為掌上明珠,故得常入內庫欣賞。郡主本愛書法,看到這付閣帖自然十分欣喜,於是徵得她父親同意,將法帖移諸她的書室,朝夕觀摩摹臨。到她出嫁時,她父親知愛女平時對法帖愛不釋手,便把這件珍品作為妝奩,隨郡主來歸虞氏。故我甓橋虞氏有此閣帖拓本。
由於世事滄桑,到明朝時天下所藏淳化閣帖原拓本,大都損殘佚亡,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乙卯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八月九日由肅王府通令將全國殘存的淳化閣帖拓本送京會核審閱,重新摹刻上石。當時我虞氏珍藏的拓本,猶保存完整。虞氏當即通過三十四世祖虞國儒至交明草莽臣溫如玉將所存拓本呈送肅王府,經肅王審定依此拓本勒刻於石。所刻之本稱“肅藩本”或稱“肅府本”,簡稱“肅本”。後由不知何原因,原拓本沒有歸還,而甓溪虞氏則留有一套“肅府本”石刻,此即我甓橋虞氏現所保存之淳化閣帖石刻。
帖勒石後,保存雖易,但歷代子孫仍以“族中寶”視之。迨至清代鹹豐年間,太平天國革命軍起,由於戰事頻臨,虞氏族人為確保“族寶”,眾議選族中望戶每戶善事分管兩塊,但在太平天國結束後,虞氏族人能安然返里者十不四五,為此石刻亦遭損失,十去其一。
由於石刻年代久遠,有些已經開始風化,為保護這一家族魁寶,決定對它進行修復,但於由資金缺乏,於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左右,虞氏子孫發起刊印閣帖出售,售價每套五十元大洋。當時聞訊來購者時不乏人,頗極一時之盛。此訊傳及上海,為商務印書館得悉,曾派員專程來甓橋願出重價洽購全付石刻,虞氏子孫認為此系我國古代珍品,族中之寶,存之不易,未予同意而作罷。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為永保淳化閣帖石刻,族人倡儀將所存的淳化閣帖石刻鑲於虞氏宗祠“慶遠堂”的第一進西廂房牆上,藉以永存。石分六層並列於三面壁上。由封山(虞徵庸)先生為閣帖寫了一篇《淳化閣法帖記》的序文,勒於石刻閣帖之首。淳化閣帖石刻共存有一百一十八塊,其中完整的四十五塊,破損的七十一塊。其中梁武帝、鐘繇、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歐陽詢、張旭等大書法家的手跡,仍一一可睹。惟此石刻終因殘缺不全,又未經專家鑑定整理,所以它的排劃次序,可能已有錯亂。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我虞氏宗祠被遭到日寇焚毀,此廂房屋頂被燒,坍塌時將大火撲滅,使得淳化閣帖石刻得以倖存。後宗祠雖有修繕,但已無原先之氣勢。
十年動亂時期,淳化閣帖又幾因“破四舊”而遭破壞,幸賴虞氏族人將石刻粉上石灰,把平房堆滿雜物,從此閒人不得入內,方使這一珍品又得保存。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對祖國古代文物極為重視,甓橋虞氏所藏這套淳化閣帖石刻,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方將房中雜物清理出屋,同時把所粉石灰全部洗刷乾淨,從此歷經滄桑的閣帖碑刻又得重見天日。當人們站在這套存之不易的淳化閣帖之前,看到歷代書法名家各具一格的高超藝術,莫不驚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