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大豐瓷刻)

瓷刻(大豐瓷刻)是以瓷件為載體,鋼鑿和鐵錘為主要工具,鑿刻瓷件產生崩瓷效果,使藝術作品物象機理再現於瓷體表面的地方傳統美術。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瓷刻(大豐瓷刻)
  • 主題詞:大豐瓷刻,傳統美術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美術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民國初年
  • 認證時間:2016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中國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大豐瓷刻精細的鑿刻,將深淺不一、疏密不同、長短不齊、有粗有細、有實有虛的刀法和技法結合,在瓷體表面再展書畫筆墨之韻,再傳金石雕刻之趣,風格立異,極具魅力。被工藝美術專家、文化學者喻為“瓷器上的刺繡”。

歷史淵源

瓷刻起源於18世紀,已有200多年歷史,明清兩朝,大豐鹽業興旺,民國初年,清末狀元張謇來此廢灶興墾,大豐小海、南團、西團等地就有百姓家庭逢紅白大事眾鄰居或親友借碗、盅給主家辦事的習俗。為便於歸還,各家在其碗盅底部鑿刻姓氏或鑿刻特殊記號。後有人在碗盅壁面鑿刻花草、動物以及人像,自此大豐瓷刻萌生、流傳。大豐瓷刻,自此由鹽墾文明和集鎮文化滋生,存續至今。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工具的運用使瓷刻技法不斷創新,加上很多瓷刻大師的不懈努力,瓷刻作品很快走進了國際藝術殿堂。

基本內容

大豐瓷刻技藝傳承以小海鎮為基地,以當代瓷刻藝術家、省非遺“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陳銀付為領軍人物,擁有能熟練掌握瓷刻技藝的瓷刻藝人20餘人。技藝傳承人在刻瓷過程中,注重基本技法的傳承,注重工具及輔材的改良,用獨特的鑿刻技藝賦予瓷刻作品獨特的構成形式和審美效果,被工藝美術專家、文化學者喻為“瓷器上的刺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