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菊圖》是明末清初畫家朱耷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創作的一幅水墨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瓶菊圖
- 類別:中國古畫
- 朝代:清代
-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 文物現狀:私人收藏
- 裝裱:立軸
- 材質:水墨紙本
- 創作時間: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作品介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瓶菊圖》,自題“甲戌重陽畫”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十九歲時所作,是朱耷晚年最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現代用木版水印精印,紙色、畫心大小,都按照原作一模一樣,而且把它的墨色變化複雜的種種神采,也絲毫畢露地印製出來了,真是可以亂真,是一件不亞於真跡的藝術作品。
創作背景
朱耷之所以能形成這樣的風格,這和他的遭遇以及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他生於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明亡後為僧,後來改為道士,居住在南昌青雲譜。他的心情,反映在他的畫面上,是一股鬱勃之氣,騰踔紙上。例如他經常畫魚鳥之類,都白眼向上,怒目而視,是對當時清朝統治階級對抗心情的表示。他的詩和書法同畫一樣,都獨立門戶,自創一格。以他的身世遭遇,處在那樣的環境裡,能致力於畫,一方面繼承傳統,一方面大膽革新,成為當時藝壇上別開生面,特有風格的一位大師,是難能可貴的。
作品賞析
《瓶菊圖》運筆用墨以及整幅構圖,都在平正簡括中顯出奇突,一種剛勁兼渾樸的筆調,確是令人玩味不盡。幾朵菊花,似乎隨意勾去,饒有韻致。點葉發枝,挺健穩重,生趣盎然。充分刻劃出搏鬥寒風,經霜不凋的精神。畫瓶用了各種不同的線條,有粗細、快慢、曲折、乾濕、深淺多樣的方法,又有對比,又有統一,富有音樂的節奏感。墨光浮動,隨筆點在瓶上的點子,恰好表現出陶瓶的質感。從描寫物體的形象中,充分流露出八大山人豪邁崛強、磊落不羈的個性,和大膽創新的精神。
作者簡介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譜名統『0137』,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為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坎坷的命運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及藝術創作思想,其繪畫作品中多寄託著對清王朝的痛恨,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風格。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以象徵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