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漢、唐、宋、元時期,瓦石峽一帶為絲綢之路南道要地,曾繁榮過一段時期,明朝逐漸廢棄,古城被風沙埋沒。
清同治十年(1871年),瓦石峽再次開發。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瓦石峽鄉。
1950年,建區公所。
1953年,改為瓦石峽鄉。
1960年,成立瓦石峽公社。
1984年,撤瓦石峽公社,改為瓦石峽鄉。
2012年,瓦石峽鄉撤鄉設鎮,改為瓦石峽鎮。
行政區劃
2011年,瓦石峽鎮下轄吾塔木、烏都勒斯塘、新建、牧業、塔什薩依5個行政村;下設14個村民小組。
2019年,瓦石峽鎮下轄1個社區、5個行政村:瓦石峽社區、烏都勒吾斯塘村、吾塔木村、新建村、牧業村、塔什薩依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瓦石峽鎮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023米。
氣候
瓦石峽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冷夏熱、乾燥少雨,光熱資源非常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多年平均氣溫12.1℃,1月平均氣溫-9.8℃;7月平均氣溫28.4℃;無霜期年平均18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208.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1.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993.2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水文
瓦石峽鎮境內河流有瓦石峽河與塔什薩依河;農業用水主要來自瓦石峽河,瓦石峽河流域面積2000平方千米,徑流總量0.47億立方米;塔什薩依河徑流總量2.08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瓦石峽鎮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有30餘種,主要有玉石、雲母、銅等。
人口
2011年,瓦石峽鎮總人口1180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10人,城鎮化率16.6%;另有流動人口5883人。總人口中,男性6473人,占54.85%;女性5329人,占45.15%;18歲以下2338人,占19.81%;18—34歲4177人,占35.39%,35—60歲4394人,占37.23%;60歲以上893人,占7.57%;以維吾爾族為主,達4977人,占42.17%;另有漢、回、蒙古、哈薩克等民族,共6825人,占57.83%。2011年,瓦石峽鎮人口出生率25.94‰,人口死亡率1.38‰,人口自然增長率24.5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49人。
截至2018年末,瓦石峽鎮戶籍人口為628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瓦石峽鎮財政總收入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2.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7230元。
2018年,瓦石峽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農業
瓦石峽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等,是若羌水稻產區。2011年,瓦石峽鎮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2010年增長8.4%。瓦石峽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瓦石峽鎮生產糧食3535噸,人均299.5千克,其中小麥1139噸,玉米2396噸。瓦石峽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瓦石峽鎮蔬菜種植面積1246畝,主要品種有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西葫蘆、黃瓜、菠菜、油白菜、小白菜等,其中番茄194畝,辣椒167畝,茄子98畝,豇豆121畝,西葫蘆101畝,黃瓜215畝,綠葉菜及其他蔬菜350畝。瓦石峽鎮畜牧業以飼養馬、牛、驢、羊、土雞為主。2011年,瓦石峽鎮牲畜年末存欄30512頭(只)。2011年,瓦石峽鎮生產肉類13.4噸,其中豬肉9.1噸,牛肉1.1噸,羊肉3.2噸。2011年,瓦石峽鎮紅棗種植面積79490.1畝。2011年,瓦石峽鎮有特色農產品紅棗、甜瓜等。
商貿
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商業網點109個,職工1200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98人,專任教師8人;國小1所,教學點1個,在校生501人,專任教師3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1年,瓦石峽鎮教育經費為45.5萬元,比2010年增長198.2%。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4個,圖書室4個,藏書8000餘冊。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體育健身場地1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賽馬、叼羊、鬥狗、鬥雞、斗羊、拔河、籃球等;經常參見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無線數位電視用戶148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瓦石峽鎮有中心醫院1所,病床14張;專業衛生人員1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7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204人,比2010年增加284人,比2010年增長9.8%。
社會保障
2011年,瓦石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13人,共支出78.4萬元,月人均15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77人,共支出60.1萬元,月人均64元。
交通
瓦石峽鎮有315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瓦石峽,維吾爾語,意為喧鬧之城;瓦石峽鎮附近有古城,相傳曾繁華喧鬧。
瓦石峽遺址位於若羌縣瓦石峽鎮瓦石峽村附近,包括12處較集中的遺址,3處窯址,2處墓葬區及1處治鐵遺址,房屋遺址為唐至宋時期。從遺址上還保存著的數十間前後相連的手工作坊和全屬治煉窯殘址看,瓦石峽手工業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尤其是粗玻璃器皿為研究古代中國玻璃工業的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