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克呂格爾,男,於1890年2月27日出生於斯特拉斯堡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名陸軍中尉,後來晉升為上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克呂格爾童年時在拉斯塔特(Rastatt)的一所公立國小(Vorschule)就讀,6歲時又轉到柏林求學,直到1900年。於1945年德國戰敗時自殺身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爾特·克呂格爾
- 出生地: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
- 出生日期:1890年2月27日
- 逝世日期:1945年5月22日
個人檔案,簡歷,職務,晉升,榮譽,
個人檔案
軍銜:黨衛隊副總指揮兼武裝黨衛軍上將
死亡地:拉脫維亞的庫爾蘭
納粹黨黨籍編號:3995130
黨衛隊證號:266184
簡歷
1900年4月1日,克呂格爾進入了位於卡爾斯魯厄的軍事學校學習。6年後,他又轉到在柏林的里希特菲爾德(Lichterfelde)的總軍事院校學習,最後於1907年畢業。1908年3月19日,他被晉升為帝國陸軍中尉,在第110“凱薩.威廉一世”擲彈團第2營服役。在這個營里與他一起服役的有不少後來的名將,其中包括在1944年於諾曼第戰役中陣亡的西線裝甲兵總參謀長艾德爾·馮·達萬斯(Edler Von Dawans)少將。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克呂格爾被任命為該營副官,參加了西線的戰役。在戰爭期間,他先後在蒂羅爾(Tyrol)和塞爾維亞作戰,並於1917年8月18被晉升為陸軍上尉,兩次負傷。其中第二次是在1918年10月11日。由於他作戰勇敢,先後獲得過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勳章,霍亨索倫配劍騎士十字勳章,巴登獅章,梅克倫堡和薩克森戰爭功勳十字章以及黑色負傷紀念章。
大戰結束後,克呂格爾於第二年的1月成為“普菲弗爾”下屬營營長(Bataillonskommandeur in Detachment Pfeffer)。這支部隊隸屬於當時著名的威斯伐倫州的自由軍,也被稱為“明斯特志願者營”。此後他一直在魯爾和庫爾蘭地區指揮該營,直到1920年.之後他又被調到位於帕德波恩(Paderborn)的第13防備團第3營擔任機槍連連長。
1920年12月,瓦爾特·克呂格爾從國防軍中退伍,參加了一個名為“埃舍里希”的組織(以其創始人格奧爾格·埃舍里希---一個林業部門官員命名),並成為其在威斯伐倫州的州領袖(Landsführer),參加了其與共產黨人的戰鬥。1921年,他又加入了當時著名的“鋼盔黨”(Stahlhelm)。同年夏天,他在位於哈爾伯施塔特(Haberstadt)的沃格勒私人銀行求得了一份職員的工作.經過培訓後,他成功地進入了當地的帝國銀行任職直到1925年。這一年他又接受了農業培訓,之後於第二年被任命為位於布蘭登堡的一項資產的主管。同一時期,在“鋼盔黨”中他還擔任了哈爾伯施塔特地區的最高集團領袖(Ortsgruppenleiter)。在1923年5月18日,瓦爾特·克呂格爾與哈爾伯施塔特市市長的女兒格哈德·尼·理察(Gerhardt nee Richard)結婚,婚後生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1930年,瓦爾特·克呂格爾被帝國銀行調到奧地利經營位於卡林蒂亞(Carinthia)的一份資產。在奧地利工作期間,他於1933年12月加入了奧地利的“衝鋒隊”。第二年的1月3日,他開始在組織中擔任實習教官(Ausbilder),並於9月被晉升為教導旗隊領袖。在本月,他被調回德國,成為了位於梅克倫堡地區的一所訓練中心的教官。1935年5月13日,克呂格爾被任命為多布里茨步兵學校(Infanterieschule Doeberitz)和萊爾步兵團的營指揮官(Bataillonskommandeur)。5月15日,他的上級卡爾·瑪麗亞·德默爾胡貝爾(Karl-Maria Demelhuber)在報告中描述克呂格爾是一個受過良好專業教育的軍官,能夠很好地激發部下的自信心。同一時期,“德意志”旗隊指揮官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 Steiner)也在一份客觀的報告中稱他是一位單純的軍官,辦事穩重且性格堅韌。同年4月30日,克呂格爾還加入了黨衛隊,同時被授予一級突擊大隊長的軍銜,並被任命為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第2旗隊第2突擊大隊的第一任指揮官。該營之前剛於阿洛爾森(Arolsen)建立。
1936年10月1日,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第2旗隊正式更名為黨衛隊“日耳曼尼亞”旗隊。第二年的1月,克呂格爾因病離職。5個月後,他將該大隊指揮權移交給赫爾伯特·吉勒(Herbert Gille),自己擔任了黨衛軍特爾茨軍校的教官總監,負責該軍校的技術指導工作。10月份,他在黨衛隊“德意志”旗隊擔任了一個月的高級參謀。之後,他成為了該旗隊第4大隊指揮官。
1938年11月1日,瓦爾特·克呂格爾擔任了剛成立的黨衛隊特別旗隊(SS Standarte z.b.v)領袖。該旗隊由已被撤消的“德意志”旗隊第4大隊改編而來,下轄黨衛隊第1和第2摩托化營。在11月4日至19日,克呂格爾在多布里茨步兵學校接受了團級指揮官培訓。第二年的1月30日,他被晉升為黨衛隊旗隊長。1940年1月1日,他又升為黨衛隊區隊長,擔任黨衛軍“警察”師的第一任作戰處長。同年10月1日,克呂格爾被調往黨衛軍指揮總局(SS Führungshauptamt)擔任步兵總監。
1941年4月10日,瓦爾特·克呂格爾接替卡爾·德默爾胡貝爾擔任黨衛隊第1旅(摩托化)旅長,直到5月份卸任。在4月20日,克呂格爾被晉升為黨衛隊旅隊長兼武裝黨衛軍少將。4個月後他接替陣亡的亞瑟·穆爾維斯特德(Arthur Mulverstedt)成為武裝黨衛軍“警察”師師長。之後,他指揮該師在列寧格勒附近與蘇軍作戰,並於同年12月13日因功被授予騎士鐵十字勳章。在這之後,他再次回到黨衛軍指揮總局第2觀察局(負責步兵事務)擔任總監。1942年1月30日,他被晉升為黨衛隊地區總隊長兼武裝黨衛軍中將。
1943年4月,由於黨衛軍“帝國”裝甲擲彈師師長赫伯特·瓦爾(Herbert Vahl)負傷,瓦爾特·克呂格爾接到命令火速趕到蘇聯前線,接替了臨時代理指揮的庫爾特·布拉薩克(Kurt Brasack)。隨後,他指揮著“帝國”師參加了殘酷的庫爾斯克大會戰。在戰役中,克呂格爾負責率領該師進攻蘇軍位於別爾哥羅德和托馬羅夫卡之間的第1和第2道防禦陣地。糟糕的天氣和堅固的敵人防禦工事使得“帝國”師的進攻變得異常艱難。當進攻正在進行時,克呂格爾以其敏銳的直覺察覺出他的師團側翼面臨的危險。他立即做出了相應的變化,最終成功地解決了側翼的危機,也為部隊最終突破敵人的兩道防線打下了基礎。這次進攻的勝利,主要歸功於瓦爾特·克呂格爾在研究作戰地圖時的謹慎仔細。另外他在面臨危險時所表現出的冷靜和作為指揮官所擁有的決斷力也給人以深刻影響。
1943年8月22日,瓦爾特·克呂格爾收到了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的親筆信。信中稱由於克呂格爾的妻子遺傳有16世紀前輩的猶太血統,因此他們的女兒愛利沙貝塔不被允許和弗里茨·克林根貝格(Fritz Klingenberg)--“帝國”師中的一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結婚,儘管克呂格爾夫人也是納粹黨的婦女組織成員。希姆萊在信中保證克呂格爾的地位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並勸說他以父親的身份用“年齡不合適”為理由拒絕女兒的婚事。
1943年12月初,瓦爾特·克呂格爾卸去師長職務,離開蘇聯前線轉入預備役。雖然原計畫他在11月將擔任黨衛軍第4裝甲軍軍長,但是由於該軍的組建在8月份被取消,他沒有如期上任。在第二年的1月到3月15日,克呂格爾一直在黨衛軍指揮總局裡擔任預備役部隊司令。隨後他又擔任了新組建的武裝黨衛軍“東部”集團軍司令。同年6月21日,他得到了最後一次晉升:黨衛隊副總指揮兼武裝黨衛軍上將。
6月30日,一度擱置的黨衛軍第4裝甲軍組建終於完成。瓦爾特·克呂格爾於7月25日成為該軍軍長。這個師主要由拉脫維亞志願者組成,戰鬥力較強。此後,該軍一直在東線作戰並最終被蘇軍壓迫於庫爾蘭半島上動彈不得。1945年1月,在庫爾蘭半島防禦作戰的第3階段11天裡,克呂格爾充分顯示了他的堅定和準確的判斷能力,指揮第4軍成功地防禦了蘇軍優勢兵力的進攻。這次令人驚訝的防禦戰勝利導致蘇軍直到戰爭結束之前始終無法解決庫爾蘭半島的德軍集團。戰役結束後,德軍第16軍軍長卡爾·希爾伯特(Carl Hilpert)步兵上將在報告中讚揚了克呂格爾的領導功勳,並為其申請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1945年1月11日,瓦爾特·克呂格爾成為了第120位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時庫爾蘭半島的德軍集群總司令卡爾·希爾伯特大將也下令部隊全體向蘇軍投降。瓦爾特·克呂格爾則計畫與部分黨衛軍人員步行逃往東普魯士。他們晝伏夜出以逃避蘇軍追捕。但是在5月22日,克呂格爾一行人在東普魯士與立陶宛邊境地帶的森林中休息時被蘇軍巡邏隊發現。為了避免被俘,55歲的瓦爾特·克呂格爾當即用身上的佩槍自殺身亡。
出生於軍人家庭的瓦爾特·克呂格爾是一名有高修養,智力出眾和具有深謀遠慮的指揮官。他參加了絕大部分的東線大規模戰役,並被公認為是蘇聯戰場上最出色的防禦專家。一位曾在克呂格爾麾下服役,名叫亞瑟·西蓋利斯的拉脫維亞軍官描述他總是保持冷靜的頭腦,無論在軍事或政治上都很務實。克呂格爾對待他的外籍志願者部下也非常溫和,時刻為他們著想,因此深得部下尤其是那些外籍志願兵們的愛戴,被親切地暱稱為“歐姆”("Ohm")。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瓦爾特·克呂格爾最小的弟弟弗里德里希·威廉·克呂格爾(Friedrich Wilhelm Krüger)也在黨衛隊中官至黨衛隊副總指揮,他同樣也於1945年德國戰敗時自殺身亡。
職務
黨衛隊第2旗隊第2大隊指揮官(1935年4月30日-1937年5月1日)
巴德特爾茨黨衛軍軍校教官(1937年5月1日-1937年10月1日)
黨衛隊“德意志”旗隊參謀軍官(1937年10月1日-1937年11月1日)
黨衛隊“德意志”旗隊第4大隊指揮官(1937年11月1日-1938年11月1日)
黨衛隊埃爾萬根特種旗隊指揮官(1938年11月1日-1940年1月1日)
黨衛軍“警察”師作戰處長(1940年1月1日-1940年10月1日)
黨衛軍第1步兵旅旅長(1941年4月10日-1941年5月25日)
黨衛軍“警察”師師長(1941年8月18日-12月15日)
黨衛軍指揮總局第2觀察局總監(1941年12月15日-1943年4月3日)
黨衛軍“帝國”師師長(1943年4月3日-1944年1月25日)
武裝黨衛軍“東部”集團軍司令(1944年3月15日-7月25日)
黨衛軍第4軍(拉脫維亞)軍長(1944年7月25日-1945年5月8日)
晉升
黨衛隊一級突擊大隊長 1935年4月30日
黨衛隊旗隊長 1938年11月30日
黨衛隊區隊長 1940年1月1日
黨衛隊旅隊長兼武裝黨衛軍少將 1941年4月20日
黨衛隊地區總隊長兼武裝黨衛軍少將 1942年1月30日
黨衛隊副總指揮兼武裝黨衛軍上將 1944年6月21日
榮譽
雙劍橡樹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5年1月11日
橡樹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3年8月31日
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1年9月13日
1914年一級鐵十字勳章加1939年勛飾 1940年6月22日
1914年二級鐵十字勳章加1939年勛飾 1939年6月13日
德奧合併紀念章
吞併蘇台德紀念章
三級黨衛隊長期服役獎章
三級波羅地海十字獎章
1914-1918配劍榮譽十字獎章
黨衛隊全國領袖榮譽賜劍
黨衛隊骷髏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