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
瓦房彝族苗族鄉東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3585.4米,最低722米,氣溫最高33.57℃,最低5.5℃,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為970—1290毫米,無霜期204天,日照充沛。瓦房彝族苗族鄉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驛站,有廣闊的土地、燦爛的歷史文化及勤勞智慧的人民。自然神韻,奇特環境,賦予了瓦房“搬不完的糧倉、歌舞的海洋,古墓的展廳,天然的氧吧,民族民間藝術之寶庫”的美譽。
自然資源
瓦房彝族苗族鄉國土面積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560畝,其中水田5495畝,旱地25985畝,有森林面積118569畝,森林覆蓋率為39.32%,木材畜積為18.39萬立方米,宜林荒山荒地44875.5畝。
經濟發展
瓦房彝族苗族鄉優質水稻種植2006年,鄉人民政府始終狠抓經濟建設,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三農”的決心不動搖,扶持“三農”的力度不減弱,強化“三農”的工作不鬆懈,高度重視瓦房彝族苗族鄉經濟結構調整,鞏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採取各種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增加經濟收入,使農民增收。全鄉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603.6萬元,同比增22.1%,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6000.6萬元,同比增長19.8%;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4923.89萬元,同比增長22.4%,除掉費用成本1803.75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65.6元,同比增長23.5%;農民人均占有糧食726公斤,同比增19.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83.7萬元,同比增34%;固定資產投資1727萬元,同比增長62.1%。農民負擔隨著農業稅的減免及稅費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實大大減輕,促進了農民的增收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
基礎建設
水利方面
瓦房彝族苗族鄉人畜飲水得到較大的改善,幾年來,一是完成了水溝窪小通水二期工程入戶項目;二是架設了桂花上下小寨坡、麥莊、龍塘、栗坡、扯麻箐、上下小麥莊、四棵樹、水頭、綠坪、草壩山、水蒼、蒼林、上坪子、巴嘎、油房、白岩窪等十八個自然村的人畜飲水入戶工程;三是加固完善了上浪戛、下浪戛、李家寨、乾龍井、田家寨、龍掌山、大陷壩、木瓜林、黨東、黨東窩鋪等十個自然村的人畜飲水工程。目前,全鄉總計整村解決人畜飲水14個村委會。灌溉溝渠得到部分修復,支砌農用灌溉溝渠8條82.14公里, 2005年3月份完成黨東村圍乾溝灌溉溝渠瓦房段的三面支砌工程,小海大溝灌溉主渠道已支砌6公里,逐步提高我鄉水利化程度,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電力方面
電力一直是制約瓦房彝族苗族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鄉黨委、政府不斷改變經營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對電網的管理力度,保持了電價的平穩,改善了部分供電線路,保證了在現有條件下基本正常供電。2007年,瓦房鄉第一批農網改造工程全面實施完工。
交通方面
2003年結束沙瓦線改道38公里的彈石路面鋪設;投入資金6萬元,對原沙瓦線老路40—65公里路段進行修復鋪墊;利用省市扶貧的草改瓦項目和勐萊河流域水電站的開發項目實施的機會,兩次整修了沙瓦路至麥莊村至白龍井四棵樹自然村17.5公里的鄉村路道;投資0.8萬元開通了梅蘭山村接沙瓦路的斷頭路;投資8.5萬元,水泥澆築了瓦房街至上寨的村組道路718米;利用三岔河金礦開採機遇,擴修了桂花村至水溝窪村三岔河礦區的鄉村公路21公里;開通了麥莊村至龍塘村小組的村組公路2公里,在達到村村通公路的基礎上,不斷開通村組公路,大大的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
教育概況
瓦房彝族苗族鄉2006年的適齡兒童為2992人,當年新生入學545人,入學率100%,在校學生數3250人,鞏固率100%,國中入學生343人(不含到汶上中學就讀的171人和到保五中就讀的10人),毛入學率98.3%,在校學生978人,年內輟學22人,鞏固率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