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1996年茅利塔尼亞的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四座古鎮被列作一項,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鎮
  • 外文名稱:The Ancient Ksour of Ouadane Chinguetti, Tichitt and Oualata
  • 地理位置:撒哈拉沙漠中部
  • 氣候類型:屬熱帶沙漠性氣候,高溫少雨。年平均氣溫約25 °C。
  • 景點級別: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基本資料,城鎮概況,歷史概況,城鎮特色,評價,

基本資料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中文名稱: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鎮
英文名稱:The Ancient Ksour of Ouadane Chinguetti, Tichitt and Oualata
國家:茅利塔尼亞
所屬洲:非洲
批准時間:1996
批准標準
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I)(IV)(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城鎮概況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四座城鎮位於廣大沙漠區域的中部,地處肥沃山谷的邊緣,綠洲的內部。所有的城鎮位於連線伊吉勒(以它的岩鹽礦聞名)和通布圖(Timbuktu)商路的重要交匯點上,也是重要的貫通撒哈拉沙漠的貿易路線。城鎮大約建於公元12世紀以前村落的廢墟上。歷史上是宗教、文化和商業中心。

歷史概況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這些城鎮的發展與11世紀貿易之路的發展有關。在這段時期,提西特是巴巴里王國的主要城鎮之一,但是在11世紀末期,尚在建築的時候就淪為龐大的阿爾摩拉瓦德帝國的一部分。在公元14和18世紀之間,以著名的伊吉勒鹽礦為基礎,每個城市都享有繁榮時期。作為一個群體,它們形成了西撒哈拉最重要的商業中心。
瓦拉塔在15世紀非常富有,並且還向逃避圖阿雷格攻擊的廷巴克圖精英提供庇護而收納了許多知識界的著名人物(1440)。
瓦丹(Quadane)享有極大的商業繁榮,15世紀阿拉伯人進入以後這種繁榮減少了。
在它影響最大的時候(17至19世紀),欣蓋提(Chinguetti)的宗教和文化聲望遠達至麥加。
提希特的富裕持續到18和19世紀,由於乾旱、疾疫和部族戰爭而毀滅。
數個原因導致了這些城鎮繁榮狀況的衰落:商旅之路的轉移,大城市中心的歐洲貿易區的開闢以及撒哈拉貿易的逐漸放棄――就象放棄遊牧生活方式一樣。鹽產量的下降、近代嚴重乾旱、以及撒哈拉戰爭(1975-1979)。由於幾個因素打破了現狀:商隊線路轉移、城市中心和歐洲貿易商埠開放、撒哈拉貿易逐步放棄-就像遊牧生活方式一樣。鹽業生產的衰落、流行的嚴重的疾病、撒哈拉戰爭(1975―1979)都導致了人口的減少。

城鎮特色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每一個古鎮被保存完好的城牆包圍。在牆內是清真寺,是城市建築物的中心點。街巷、死胡同、隱蔽的過道和難以逾越的城牆適合該地區防禦的需要,僅僅在附近創建了通路。除了瓦拉塔以外,所有的古鎮圍牆外都有棕櫚園和莊稼――它們支配著遊牧民族的生活。清真寺、短粗的清真寺尖塔是每一個古鎮文化和空間的中心點,逐漸掩映在城市風景中。粗灰泥石頭運用在家庭建築上,反映出阿拉伯穆斯林認同的文化、沙漠防護和氣候極限的標準。房屋用華麗石頭裝飾有花紋或者複雜的色彩式樣,除了空氣風口和箭孔外,房屋在街道層面上沒有縫隙。水井在有牲畜的市場地區具備地區特色。

評價

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城鎮
這些城鎮建造於十一和十二世紀,是貿易和宗教的中心,服務於經過撒哈拉沙漠的商隊,發展成為伊斯蘭文化的中心。人們出色地保存了十二到十六世紀所建的城鎮。沿著狹窄的街道是擁擠的帶有天井的房子,環繞著一個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這展示了具有西撒哈拉遊牧文化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