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朴

生態分布 廣西大部分縣市有栽培;分布於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四川、江西、陝西等省份;越南、印度、錫金、緬甸也有。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0米。小枝扁,有刺。葉互生,寬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8~20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尖或圓,基部寬圓形;邊有鈍鋸齒;葉柄有倒心形寬翅。花兩性,白色,單生或族生於葉腋;花萼杯狀,5裂,結果時常增大,宿存;花瓣5,反曲;雄蕊20~25枚,花絲合生成束。花期2~4月,果期9~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瓢朴
  • 年份: biouh pongqc
  • 別名: 柚子
  •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性味,功效,傳統套用,用法用量,方例,採集加工,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5~10米。小枝扁,有刺。葉互生,寬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8~20厘米,寬2~5厘米,頂端短尖或圓,基部寬圓形;邊有鈍鋸齒;葉柄有倒心形寬翅。花兩性,白色,單生或族生於葉腋;花萼杯狀,5裂,結果時常增大,宿存;花瓣5,反曲;雄蕊20~25枚,花絲合生成束。花期2~4月,果期9~10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大部分縣市有栽培;分布於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四川、江西、陝西等省份;越南、印度、錫金、緬甸也有。

主要價值

性味

根、葉,味苦、辛,性溫。果皮,味苦,性平。果實,味甘、酸,性平。

功效

根、葉,理氣止痛,消積,解毒,祛風消腫,果皮,寬中理氣,化痰止咳。果實,消食解酒。

傳統套用

根,治胃痛、疝氣痛、肺結核、咳嗽。葉,治頭風痛、關節痛、食積腹痛、乳腺炎。果皮,治氣滯腹脹、胸悶、胃腹冷痛、疝氣、咳嗽氣喘。果核,治疝氣。

用法用量

根9~15克,水煎服;葉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果皮6~9克,水煎服;果核6~9克,水煎服。

方例

1.關節痛 瓢朴(柚)葉、雙(姜),同羅亮(油桐)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2.小腸疝氣 瓢朴(柚)核9克,甘仔(柑)核6克,金骨風(算盤子)根9克,谷樟亮(樟樹)根9克,人園咪(陰行草)全草15克,水煎服。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根、葉,鮮用或曬乾備用;果實於10~11月成熟時采,取皮鮮用或切片曬乾備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