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縣博物館

瓜州縣博物館

瓜州縣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是一座綜合性地方博物館,現有專業人員8名,內設辦公室、文物股和保衛股兩個股室,下屬橋灣文管站、鎖陽城文管站、白虎關紀念館、蘑菇台陳列館。1993年以來,累計投資180萬元,建成博物館展廳樓、辦公樓和文物庫房等,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館藏文物4600餘件。1997年,完成了“安西歷史文物展”、“東千佛洞石窟精華壁畫展”、“安西縣改革開放二十年 成就展”等多項專題陳列展覽,累積接待中外遊客近30萬人次。縣境內文物古蹟眾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瓜州縣博物館
  • 類別:綜合性地方博物館
  • 地點:淵泉鎮縣府街(瓜州縣委)
  • 館藏精品:西湖南沙窩紅柳長城
  • 開館時間:1988年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基本陳列,機構設定,館藏文物,

發展歷史

瓜州縣是甘肅省的文物大縣,是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是敦 煌藝術的中心地帶,是多民族文化的交匯之地,是草聖張芝 的故鄉,是《西遊記》人物原型的原創地,是全國的古城遺 址大縣,也是“中國蜜瓜之鄉”和“中國鎖陽之鄉”。瓜州 歷史悠久。早在四千年前,這裡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秦以前 為羌戎所居,秦時為大月氏占有,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 時為敦煌郡所轄,兩晉沿漢制,隋置常樂郡。唐武德五年 (公元622年)改稱瓜州,宋元相沿,明設罕東衛,至清雍 正年間設安西衛。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為安西縣,沿襲至今。
遺址全景遺址全景
瓜州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縣境東西長185公里, 南北寬220公里。地勢南北高,中間由東向西漸低,海拔在1100—1500米之間。占縣境面積8.6%的綠洲,被戈壁、山地、 丘陵分割為東、西、南三大塊。多風、少雨、乾旱和較大的晝夜溫差 形成了安西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氣候。西熱東涼和南山地區多泉眼濕 地的特點,使安西形成了西棉、南牧、東糧三大農業區域格局。境內 有疏勒河、榆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達1.3萬和0.55萬平方公里, 其中雙塔水庫庫容達2億立方米,是甘肅省最大的農業灌溉水庫。全縣 有耕地32萬畝,人均4.6畝,盛產蜜瓜、小麥、棉花,享有“糧棉基地 ”和“瓜果之鄉”的美譽。現有天然草場3000多萬畝,牛羊存欄量達 50多萬頭只。野生甘草、 鎖陽等名貴中藥材分布較廣,2004年,被中國 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蜜瓜之鄉”和“中國鎖陽之鄉”。 境內的黃金礦藏和產量居全國第六,是甘肅省重點產金區。已探明的 有金、銀、銅、鐵、鋁、鉛、鋅、花崗石、大理石等40餘種礦產品, 地質儲量大,總經濟價值在7萬億元以上。
瓜州縣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 ,是一座綜合性地方博物館,現有專業人員8名,內設辦公室、文物股 和保衛股兩個股室,下屬橋灣文管站、鎖陽城(東千佛洞)文管站、 白虎關紀念館、蘑菇台陳列館。1993年以來,累計投資180萬元, 建成博物館展廳樓、辦公樓和文物庫房等,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 館藏文物4600餘件。1997年,完成了“安西歷史文物展”、“東千佛洞石窟精華壁畫展”、“安西縣改革開放二十年 成就展”等多項專題陳列展覽,累積接待中外遊客近30萬人次。縣境內文物古蹟眾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唐代名城鎖陽城、“康熙夢城”橋灣城以及東千佛洞等330餘處保 存完好的古遺存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作為西路軍最後一戰的發生地,紅色旅遊資源已成為安西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陳列

為集歷史、革命文物,人文地理、民俗風情、自然標本陳列於一體的綜合性地方陳列。陳列包括新石器時代、魏晉兩代、隋唐和宋元明清四個方面的內容。設計獨特,構思精巧,特色鮮明,被譽為“西北五省區縣級博物館中一流水準的文物陳列”。共展出文物146件,壁畫臨摹品10幅,另有西湖南沙窩紅柳長城(漢代)原大模型、唐瓜州鎖陽城模型等展品,較系統地反映了瓜州4000年歷史文化概況。

機構設定

內設辦公室、文物股和保衛股兩個股室,下屬橋灣文管站、鎖陽城文管站、白虎關紀念館、蘑菇台陳列館。

館藏文物

象牙造像
象牙造像,俗稱象牙佛。這件出土於榆林窟的稀世珍品,以其精美的雕刻技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中外。
象牙造像象牙造像
象牙造像由象牙雕刻而成。其外觀是一尊騎象菩薩,雙手持寶塔,作虔誠狀。中分為二,兩邊可以對合,內部分25格,刻50個不同情節的佛傳故事。其中,共有人像279個,動物、塔、車馬12個。從其造像的雕刻技法和裝飾形貌以及塔、車馬的形式來看,其細腰高乳、曲線畢露的特徵,與印度恆河上游笈多王朝時期的抹菟羅佛教藝術風格基本相似。據有關專家考證,象牙造像極有可能是唐代高僧玄奘赴西印度取得真經後攜至榆林窟的珍藏。
象牙造像原件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瓜州縣博物藏有其唯一的複製品。
五代千手千眼觀音絹畫
時代: 五代
五代千手千眼觀音絹畫五代千手千眼觀音絹畫
類別 :書畫
尺寸: 上下長76厘米、左右寬60厘米
質地: 絹
來源: 舊藏\移交
完殘情況: 四邊缺損嚴重,畫面主體保存較完整清晰。
流傳經歷 1982年10月14日,瓜州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調查東千佛洞時,在7窟前室兩壁牆角處採集,遂入館收藏。1984年送北京“榮寶齋”裝裱。1988年博物館成立後繼續收藏,1988年4月5日和1996年8月分別由劉九庵、楊伯達先生鑑定為一級珍品。
描述:長方形,觀音站立於仰瓣蓮花台上;蓮台浮於水面。觀音頭戴花蔓冠(冠中有坐佛)頸帶項圈,身著長裙,長巾在脖頸與臂間纏繞,佩臂釧和腕釧。共有十八條手臂,其中身前六臂,左右側各六臂。身前:兩手舉於胸兩側,各拿結蓬長枝蓮花;另兩手合十於胸前,其餘兩手握於腹際。身體兩側:手中分摯日、月以及蓮花、金剛杵、提梁寶罐、樹狀物、經書、柳枝、提梁寶瓶。岸邊:菩薩左右側各有一俗人和環眼圓睜、足踩蓮花的憤怒尊。下面左右兩角分繪男女供養人,為回鶻裝束。左上角殘存5佛。千眼分六圈,分布於背光之中。
西夏印本經版畫
西夏印本經版畫西夏印本經版畫
時代 西夏
類別 書畫
尺寸 上下長26.7厘米、左右寬15.5厘米
質地 紙 件(套) 1 數量 1
來源 舊藏\移交
完殘情況 四邊缺,有破洞,文字圖案略有磨損,折皺較嚴重。
流傳經歷 1987年10月8日,瓜州縣博物館工作人員調查時發現於瓜州東千佛洞1號泥梵塔窟,遂入館收藏。1998年8月,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楊伯達等先生鑑定為一級文物。
描述:長方形。上部繪三身坐佛,三佛間以菩提樹相隔。每身佛下部各書一行西夏文字,字間以纏枝花卉與菩薩像相隔。上下有裝飾邊線。
八仙拐杖
時代 清
八仙拐杖八仙拐杖
類別 木器
尺寸 長112厘米、直徑2.5厘米
質地 木 件(套) 1 數量 1
來源 舊藏\移交
完殘情況 下端開裂縫,裂縫長16厘米;中下部開裂縫,裂縫長40厘米,下部斷裂處經過修復粘接。
流傳經歷 1985年4月3日,瓜州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在調查瓜州東千佛洞時,在北窟區一小窟內發現,遂入館收藏,1988年4月5日,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常委劉九庵、國家文物局文物司司長鄭光榮鑑定為一級文物,1988年博物館成立後繼續收藏。
描述:柄雕一持杖壽星,手摯佛塵;自上而下雕刻呂洞賓、張果老等八仙,下端刻劉海持錢戲金蟾。在人物和動物圖案空白處穿插雕刻花卉,木結處雕石榴、桃、花朵等。
兔畫像磚
時代 西晉
兔畫像磚兔畫像磚
類別 畫像磚
尺寸 長35.5厘米、寬15.3厘米、厚4.7厘米
質地 磚 件(套) 1 數量 1
來源 發掘
完殘情況 完好。
流傳經歷 1997年6月28日瓜州縣博物館業務人員在踏實墓群M2照壁上啟獲,隨後入館收藏。
描述:長方形,白底,紅線勾框,用黑、紅兩色勾形,繪一隻兔子,土黃色填彩。
檀木電台外殼
時代 民國
類別 革命
檀木電台外殼檀木電台外殼
尺寸 長65、寬28、高28
質地 木 件(套) 1 數量 1
來源 舊藏\移交
完殘情況 電台內部零件全部遺失,殘存電台外殼,箱體完好。
流傳經歷 1936年10月,紅西路軍從甘肅靖遠渡黃河西征。1937年4月26日,左支隊突圍到紅柳園與馬家軍596團浴血奮戰,向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報得到指示向新疆轉移時,將電台埋在紅柳沙丘下。1961年,甘肅省地質局勘測地質時發現,遂移交瓜州縣武裝部,時內部零件完整。後移交縣公安局,又交縣檔案館。1985年,縣文化館徵集入館時僅存殼。1988年瓜州縣博物館成立後,繼續收藏。1999年複製一件陳列於蘑菇台西路軍紀念館。1991年7月與1999年10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60周年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現展於瓜州縣白墩子紀念館。
註: 2000年8月14日,中國革命博物館專家小組曾會同甘肅省文物局董彥文等進行過鑑定,其意見為:相關資料不足,有待進一步考證。
描述:長方體,上方有蓋,正面有二孔。
八吉祥紋銅盂
時代 元
類別 銅器
八吉祥紋銅盂八吉祥紋銅盂
尺寸 口徑14.6厘米、 腹徑24.7 厘米、底徑7.3 厘米、高14.2厘米
質地 銅 件(套) 1 數量 1
來源 舊藏\移交
完殘情況 完整
流傳經歷 1980年由民間捐贈入瓜州縣文化館收藏,1988年4月9日,移交瓜州縣博物館。1996年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楊伯達等人鑑定為一級文物。
描述:黃銅。口沿向內平折,鼓肩,弧腹,凹底。口至肩部飾覆瓣蓮花紋,腹飾雙魚、寶瓶、法輪、蓮花等八吉祥圖及纏枝花蔓紋。肩腹交接處有接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