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戲劇

瓜地馬拉戲劇

瓜地馬拉戲劇(Guatemalan Drama) 瓜地馬拉雖然是最古老的印第安民族戲劇《拉比納爾的武士》的誕生地,但由於殖民地時期印第安文化的長期中斷,使民族戲劇未能得到發展。殖民主義統治時期,直到17~18世紀,教會才在宗教節日期間允許印第安民族演西班牙聖禮劇,同時也讓表演傳統的印第安民族歌舞。除此之外,18世紀40年代還發現了另一部在民間口頭流傳的古代印第安民族戲劇,名叫《薩伊科霍爾》,它具有情節、人物、對白、舞蹈和音樂,但是僅存下少數片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瓜地馬拉戲劇
  • 英文名:Guatemalan Drama
歷史軌跡,演出,參考書目,

歷史軌跡

19世紀西班牙浪漫主義戲劇的興起,影響了許多拉丁美洲國家。在瓜地馬拉,也有劇作家寫作諷刺當代社會現象的喜劇,把諷刺的矛頭指向庸俗的金錢婚姻。
1821年,瓜地馬拉成為獨立國家,但是專制的獨裁統治,嚴重地壓制著思想和文化,使民族戲劇得不到發展。20世紀20年代以後,幾位民族戲劇的劇作家嶄露頭角。A.D.布拉科(1894~1937)在1918年首次演出喜劇《雲中》,1923年演出兒童劇《哥倫比娜愛花》,1938年又演出喜劇《花園裡的玫瑰花掉了花瓣》,揭示了中產階層的苦悶,帶有傷感的浪漫主義情調。浪漫主義色彩更為濃烈的是拉法埃爾·巴列,作品有《咖啡花》。以道德觀念為主題的是馬克西莫·索托·阿爾(1871~1944)的劇本《母親》。
30年代,出現了短暫的民主政治氣氛,文化活動一時活躍起來。“三十年一代”的作家逐漸脫離現代主義,而傾向於現實性較強的風俗主義。他們同情印第安民族的處境,並且描繪了印第安人的多彩生活。著名小說家拉法埃爾·阿雷瓦洛·馬蒂內斯(1884~1975)寫了 3幕詩劇《恩多爾的公爵們》,描寫英國宮廷內的陰謀和鬥爭。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M.A.阿斯圖里亞斯(1899~1974)寫了兩部劇本:《邊界會議》,取材於古代印第安部落與西班牙征服者的鬥爭;《索魯納》,反映資本主義制度與印第安民族意識的矛盾。

演出

M.馬西科維特雷·伊·杜朗(1912~  ),也屬於“三十年一代”的作家,他自組劇團,上演瓜地馬拉劇作家的作品。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新的技巧,運用了義大利喜劇的一些手法,如《雜技團的幽靈》(1935)。M.加利奇(1913~  )在戲劇方面有許多貢獻,早期作品傾向於風俗主義,如《四壁之間》,後來又從印第安民族古代傳說中汲取素材進行創作,如《固布·卡基赫老爺》。同時他還寫了社會批評和爭取民主的具有強烈政治意義的作品,如《黃色列車》和《難消化的魚》(1961)。
擁有更多觀眾的滑稽劇,在30年代以後,也從內容到形式具有了民族的特色。1934年,馬里亞·路易莎·阿拉貢演出了她的《危機中的買彩票者》,反映當時嚴重的經濟危機。卡洛斯·希隆·塞爾納則除了以古代印第安民族傳說為題材的悲劇《依赫基克》,還寫了以當代印第安民族生活為題材的滑稽劇《堂埃米斯帝基奧之死》。
近年來,新一代的劇作家中比較突出的有:H.卡里略,已經演出了《性愛的街》和《稻草人的心》兩齣戲;利希亞·貝納爾,在自己風格抽象而具有象徵性的劇本《井中之石》和《埃里爾,你的翅膀》中扮演主要角色;何塞·阿爾塞1959年演出了以宗教故事為題材的《使徒》。

參考書目

C. Solorzano,Teatro guatemalteco contemporaneo,Madrid,1964.
(王央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