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白臉鴴是一種小而圓頭羽色蒼白的鴴鳥。 前胸所有的羽毛都顯示出白色,有白色的超級絨毛,白色的喉嚨和下體,上體淺棕色至灰色。眼端白色。鳥喙黑色、中短鈍頭,有相對較長的腿,帶粉紅色調。白臉鴴曾經是環頸鴴的亞種,2014年劃為獨立物種。不同中之處是環頸鴴有黑色的後枕,冠部更黑,並且胸側有更廣泛的黑色,雙翼的白色更少。白臉鴴形態與環頸鴴相似,但黑褐色的貫眼紋和胸斑的顏色較淡,背部在繁殖期中沾棕色;嘴峰略長。
雄性成鳥(繁殖羽):額前和眉紋白色;頭頂前部具黑色斑,且不與穿眼黑褐紋相連。頭頂後部、枕部至後頸沙棕色或灰褐色。後頸具一條白色領圈。上體餘部,包括背、肩、翅上覆羽、腰、尾上覆羽灰褐色,腰的兩側白色。飛羽黑褐色,羽乾白色;內側的初級飛羽外翈基部白色,與次級飛羽的白色末梢一起構成白色翅斑(飛行時可見)。兩側尾羽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向端部漸黑。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胸、腹部白色,只在胸部兩側有獨特的黑色斑塊。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性成鳥(繁殖羽):缺少黑色,在雄性是黑色的部分,在雌性則被灰褐色或褐色所取代。
非繁殖羽(冬羽):同繁殖期的雌性成鳥一樣暗淡,頭部缺少黑色和棕色,胸側的塊斑為淺淡的灰褐色,面積明顯縮小。
幼鳥:形態與非繁殖期的成鳥相似,但額前和眉紋淺黃色,胸斑萎縮,瀰漫黃褐色。頭頂前部無黑褐色帶斑;上體布滿黃色鱗片狀斑紋。
虹膜暗褐;嘴纖細,黑色。跗蹠稍黑,有時為淡褐色或者黃褐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5-46克,♀32-49克;體長♂148-182毫米,♀145-175毫米;嘴峰♂13-19毫米,♀13-19毫米;翅♂102-117毫米,♀95-113毫米;尾♂40-56毫米,♀36-59毫米;跗蹠♂25-30毫米,♀25-2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河岸沙灘、沼澤草地上,通常單獨、或者3-5隻集群活動於海邊潮間帶、河口三角洲、泥地、鹽田、沿海沼澤和水田;在內陸的河岸沙灘、沼澤草地、湖濱、鹽鹼灘和近水的荒地中亦比較常見。
該物種遷徙時棲息於沙地和泥灘中,在非繁殖季節棲息於潮間帶泥灘、紅樹林和一些開墾的土地,在那裡排水和正在加砂以準備施工,從而形成臨時人工模仿沙灘的區域 。這些區域次優於棲息地,並且可能僅用於棲息,因為可能不適合進食和在沙灘上繁殖。
生活習性
以蠕蟲、昆蟲、軟體動物為食,兼食植物種子、植物碎片,覓食小型甲殼類、軟體動物、昆蟲、蠕蟲等,也食植物的種子和葉片。
分布範圍
分布於高棉、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繁殖方式
4-7月為繁殖期。營巢於沿海海岸和北極苔原以及內陸河流、湖泊岸邊、沙灘或卵石灘上、長有稀疏鹼蓬的裸露鹽鹼地段上,在營巢周圍的雜草高度均在30厘米以內。巢甚簡陋。窩卵數2-4枚,以3枚居多。卵的顏色為淡褐色或土灰色,密布黑褐色的雜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2-27天。窩卵數3枚與4枚的孵化時間明顯不同,4枚卵者孵化期延長。雛鳥為早成鳥。在孵化階段雄鳥的體重下降較多,而且雄鳥通常在夜間臥巢。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小黃腳鷸是否在非繁殖季節面臨任何直接威脅尚不清楚,因為它可能受益於沿海土地開墾造成的臨時棲息地。 該物種繁殖範圍的情況尚不清楚,但中國南方沿海棲息地的大面積退化強烈表明繁殖區已經喪失。 如果海灘確實是繁殖季節的首選棲息地,中國不斷增長的旅遊基礎設施,尤其是海南和廣西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可能會對該物種構成威脅。
對小黃腳鷸的保護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確定關鍵站點並防止其下降, 監測數量趨勢,恢復再生濕地,阻止水鳥狩獵的運動,考慮所有範圍國家的法律保護和調查潛在威脅的滋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