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本種在台灣省分布,我們尚未發現此種,現根據原記述譯錄如下:
“雌,體長8.2mm;前翅7.7mm。觸角44節,第3節長度為第4節的1.1倍,無觸角脊,第3、4節的長分別為寬的3.7和3.3倍,端前2節長分別為寬的2.3和2.9倍。下唇須第4節長為第3節的4.0倍;下顎須長為頭高的1.4倍。背觀複眼長為上頰的2.5倍;上頰向後立即收窄。POL:DO:OOL=9:10:10。額除有少數皺外,大部分光滑,平;頭頂相當平,具細革皺。臉相當平,具刻點,兩側具革皺,背中央和側腹方具微皺。唇基稍凸,散生刻點;唇基端緣薄,中央直,但不易區別。顎眼距長度為上顎基寬的0.3倍。胸部長為高的1.2倍。前胸背板中央具並列刻條,腹方具皺,背方和後方基本上光滑。胸腹側區具網皺;基節前溝除後方外,中央具寬網皺;中胸側板的其餘部分具小刻點。後胸側板突葉狀,大而寬,端部圓形;後胸側板光滑,但後方具網皺。盾縱溝並列粗刻條;中胸盾片具小刻點。並胸腹節側方基本上光滑,中央和後方有強脊,無中脊,分脊葉狀;並胸腹節後部中央與前背部明顯分開。前翅r:3-SR:SR1=8:11:46;SR1脈幾乎直cu-a脈稍內斜,很前叉式;2-M+CU1:1+2CU1=3:37;2-SR:3-SR:r-m=10:11:5;2A脈基部有短的骨化;2A脈的基部區域裸。後翅無r脈;2-SC+R脈短,垂直;SC+R1脈相當直。SR脈的基部1/3稍彎而且主要部分骨化。後足基節具小刻點,背前方具刻點,背後方具皺;跗爪有-中等大而銳的亞端齒;後足腿節、脛節和基跗節長分別為各自寬的6.1、9.7和7.8倍;後足脛節距長為基跗節的0.7和0.5倍。腹部第1背板的長為端寬的2.2倍,其表面前方光滑,稍具皺,後半部具皺;第1背板的背脊在背板基部1/4存在;產卵管鞘長為前翅長的0.09倍。
體色:黑褐色;觸角第13-19節、C+SC+R脈和後足跗節(僅端跗節黃色)白色;柄節、梗節和觸角端部、前中足、腹部第1、2節背板、後足基節、後足腿節、產卵管鞘、翅基片、頭頂側方、顎須和所有轉節多少呈褐黃色;所有脛節基部和腹部基半黃白色;翅痣和翅脈基本上暗褐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台灣(松崗)
國外分布:日本、印度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Tijdschr.Ent.,122:342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八卷 膜翅目 繭蜂科(一)5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