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留行

環留行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 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熟、果皮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環留行
  • 拉丁學名: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環留行
  • 分布區域:主產於河北、山東、遼寧、黑龍江
中文名,類 別,異名,植物形態,採集,藥材,產地,化學成份,炮製,性味,歸經,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貯藏,宜忌,選方,臨床套用,鑑別,

中文名

王不留行(《本經》)
環留行環留行

類 別

種子類

異名

不留行、王不留行(《吳普本草》),禁宮花、剪金花(《日華於本草》),金剪刀草(《稗史》),金盞銀台(《綱目》),麥藍子(《甘泉縣誌》)。

植物形態

麥藍菜(《救荒本草》),又名:道灌草、大麥牛、兔兒草、麥加菜、王牡牛。
莖,葉,花,果實
1、莖。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72厘米,圓柱形,節處略膨大,上部呈二叉狀分枝。
2、葉。葉對生,無柄,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2~2.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臟形,全緣。
3、花。頂端聚傘花序疏生,花柄細長,下有鱗片徹、苞2枚;萼筒有5條綠色棱翹,先端5裂,裂片短小三角形,花後萼筒中下部膨大呈棱狀球形;花瓣5,分離,淡紅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齊的小齒牙,由萼筒口向外開展,下部漸狹呈爪狀;雄蕊10,不等長;雌蕊1,子房橢圓形,1宦,花柱2,細長。
4、果實。蒴果廣卵形,包在萼筒內。花期4~5月。果熟期6月。
生於田邊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麥田中最為普遍。除華南外,全國各地區都有分布。

採集

四、五月麥熟時採收(東北地區在秋季)。割取全草,曬乾,使果實自然開裂,然後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

乾燥種子,近球形,徑約2毫米。幼嫩時白色,繼變橘紅色,最後呈黑色而有光澤,表面布有顆粒狀突起,種臍近圓形,下陷,其周圍的顆粒狀突起較細,種臍的一側有一帶形凹溝,溝內的顆粒狀突起呈縱行排列;胚乳乳白色。質堅硬。氣無,味淡。以乾燥、子粒均勻、充實飽滿;色烏黑、無雜質者為佳。

產地

主產於河北山東遼寧黑龍江。此外,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陝西、江蘇、浙江、扛西、吉林、新疆等地亦產。以河北產量為最大。
王不留行的藥用部分,《本草》記載,多系全草與種子並用,而目前則用種子。但在商品中,有時易混入豆科野豌豆屬植物的種子,主要的如硬毛果野豌豆(植物形態參閱"小巢菜"條)、窄葉野豌豆的種子,應予區別。

化學成份

含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王不留行黃酮甙(vaccarin)等。

炮製

簸淨雜質,置鍋內,用文火炒至爆開白花六、七成時取出,放涼。

性味

苦,平。
①《本經》:"味苦,平。"
②《吳普本草):"岐伯、雷公:甘。"
③《別錄》:"甘,平,無毒。"
④《本草便讀》:"苦且辛,平。"

歸經

入肝、胃經。
①《綱目》:"陽明、沖、任。"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人心、肝二經。"

功用主治

行血通經,催生下乳,消腫斂瘡。治婦女經閉,乳汁不通,難產,血淋,癰腫,金瘡出血。
通經下乳:用於經閉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虛證,則需配用補益氣血之藥。
活血消腫:用於瘀血腫塊及瘡癰腫毒。
①《本經》:"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
②《別錄》:"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瘺乳,婦人難產。"
③《藥性論》:"治風毒,通血脈。"
④《日華子本草》:"治發背,游風,風疹,婦人血經不勻及難產。"
⑤《珍珠囊》:"你子導引,利瘡瘍,主治痢。"
⑥《綱目》:"利小便。"
⑦《本草從新》:"治疔瘡。"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貯藏

置乾燥處。

宜忌

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琉》:"孕婦勿服。"
②《本草匯言》:"失血病、崩漏病並須忌之。"

選方

治婦人因氣,奶汁絕少:瞿麥穗、麥門冬(去心)、王不留行,緊龍骨、穿山甲(炮黃)各等分。上五味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後食豬蹄羹少許,投藥,用木梳左右乳上梳三十來梳,一日三服,食前服,三次羹湯投,三次梳乳。(《衛生寶鑑》湧泉散)
治難產逆生,胎死腹中:王不留行、酸漿草(死胎焙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靈脂(行血俱生用)。各等分為散。每服三錢,取利。山水一盞半。入白花劉寄奴子一撮,同煎溫服。(《普濟方》勝金散)
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一兩,當歸身、川續斷、白芍藥、丹參各二錢。分作二劑,水煎服。(《東軒產科方》)
治諸淋及小便常不利,陰中痛,日數十度起,此皆勞損虛熱所致:石韋(去毛)、滑石,瞿麥、王不留行、葵子各二兩。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外台》)
治癰腫: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五兩,冶葛二兩,桂心四兩,當歸四兩。上五物,治合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醫心方》王不留行散)
治乳癰初起:王不留行一兩,蒲公英、瓜蔞仁各五錢,當歸梢三錢。酒煎服。(《本草匯言》)
治疔腫初起:王不留行子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瀕湖集簡方》)
治金瘡,被刀斧所傷,亡血,寸口脈浮微而澀: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細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閉口,去汗),黃芩二分,乾薑二分,芍藥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燒灰存性,勿令灰過;各別杵篩,合治之為散。服方寸匕,小瘡即粉之,大瘡但服之,產後亦可服。如風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陰於百日。(《金匱宴略》王不留行散)
治鼻衄不止:剪金花連莖葉,陰乾,濃煎汁,溫服。(《指南方》)
治糞後下血:王不留行末,水服一錢。(《聖濟總錄》)
治頭風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乾摻一夜,篦去。(《聖惠方》)
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連莖、葉陰乾,煎成濃汁溫服。很快見效。
大便後下血:用王不留行研為末,每服一錢,水送下。
刀傷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葉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黃芩、乾薑、芍藥、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燒存性,後六味,研為末。兩組和勻。治在傷。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傷,只須用末敷傷處即可。婦女產後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婦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龍骨、瞿麥穗、麥門冬,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服藥後再吃豬蹄湯,並一日數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湧泉散"。
頭風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為末,乾搽頭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癰疽諸瘡: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兩,蛇床子、牡荊子、苦竹葉、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頭號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處。此方名"王不留行湯"。
疔腫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臨床套用

治療帶狀皰疹
將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黃直至少數開花,研碎,過篩,取細末。如患處疹未破潰,用麻油將藥末調成糊狀外塗;如皰疹已潰破,可將藥末直接撒布於潰爛處。每日2~3次。治療16例,一般用藥後10~20分鐘即可止痛,2~4天痊癒;局部未見不良反應。
附方
王不留行以善於行血知名"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婦科,王不留行又是髮乳的良藥,常與穿山甲同用,俗諺有"穿出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的說法,可見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顯著的。

鑑別

本品粉末淡灰褐色。種皮表皮細胞紅棕色或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狀或深波狀彎曲。種皮內表皮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類方形、類長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緊密的連珠狀增厚,表面可見網狀增厚紋理。胚乳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類長方形,胞腔內充滿澱粉粒及糊粉粒。子葉細胞含有脂肪油滴。
取本品粉末1.5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王不留行對照藥材1.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5: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改良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紅色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