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22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2022年十大新聞》,是2022年12月30日環球時報發布的2022年十大新聞榜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球時報2022年十大新聞
  •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30日
  • 發布單位:環球時報 
發展歷史,主要內容,

發展歷史

2022年12月30日,環球時報發布《環球時報2022年十大新聞》。

主要內容

1 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 “一起向未來”口號團結世界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3月4日至13日,2022年冬殘奧會舉行。這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30多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齊聚“雙奧之城”,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千名選手同台競技。中國運動健兒也在這一體育盛事上創下史上最好成績:在冬奧會上獲得9金4銀2銅,名列金牌榜第三;在冬殘奧會上,獲得18枚金牌和61枚獎牌,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
本屆奧運會以清新和浪漫開局,在歡樂和讚譽中落幕,為身處寒冬的各國人民帶來溫暖與希望,也為動盪不安的世界注入和平與團結的寶貴力量。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主題口號更是向世界發出呼籲:任何國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實現團結與合作;只有更團結,才能更快、更高、更強!
2 俄烏衝突爆發影響深遠 多重危機疊加挑戰世界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同一天,基輔當局宣布與俄羅斯斷交。之後,美國牽頭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制裁,涉及經濟、金融、科技、文體等多個領域,並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與此同時,歐美還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它們也對俄羅斯進行孤立。截至2022年年末,這場衝突已經持續10個多月,其爆發既是北約在冷戰結束後持續東擴的惡果,也標誌著二戰以來的世界秩序面臨極大挑戰。
從政治和安全層面看,在衝突爆發後,中立國家芬蘭和瑞典要求加入北約,並已獲得絕大多數北約成員國的同意,北約從“腦死亡”中復活,並開始北擴。德國計畫將軍費提升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而日本則藉機推動修憲並出台二戰以來最大的擴軍計畫,加劇地區軍備競賽風險。從經濟層面看,美歐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並對俄油進行限價,以及“北溪”海底天然氣管道被炸,給歐洲乃至世界帶來能源危機。歐洲多國電價“一飛沖天”,民眾在寒冬中缺少足夠的天然氣取暖,製造業更是加速“逃離”歐洲。許多其他國家也被牽累。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危機,疊加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導致斯里蘭卡等國發生債務違約。此外,因為俄烏是糧食出口大國,因此兩國間的衝突嚴重影響全球糧食供應,推升糧食價格,還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不確定性。美國成為這場衝突的最大受益者,不僅通過援助烏克蘭持續削弱俄羅斯,還打斷歐洲的戰略自主之路,讓歐洲在安全上更加依賴美國。同時,美國通過向歐洲出售液化天然氣等賺得盆滿缽滿,還藉機吸收從歐洲“出走”的製造業。
3 安倍晉三街頭遭槍殺 日本推動修憲及軍力擴張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前總裁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演講時,遭41歲男子山上徹也槍擊身亡,終年67歲。這是二戰後日本現任或前任首相首次遭暗殺身亡,加上安倍是日本憲政歷史上連續執政時間、累計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此次暗殺事件對日本政壇乃至地區局勢造成巨大衝擊。“安倍時代”的落幕讓日本來到十字路口,自民黨內派系鬥爭暗流涌動,權力格局加速重組。安倍之死與統一教的關係也使得岸田政府支持率大降。
在安倍遭暗殺兩天后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因民眾同情大獲全勝,使得修憲勢力在參議院擁有2/3以上席位。至此,該勢力在日本眾參兩院中的議席均已超過2/3,具備了在國會中發起修憲動議所需要的條件。獲得穩定執政“黃金三年”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表示,將繼承安倍遺志,努力實現修憲。隨著日本右翼鼓譟修憲,日本政府12月16日敲定包括新《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內的3份安保政策檔案,其中寫明日本將擁有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力爭2026年部署射程較遠的美國產“戰斧”巡航飛彈,大幅增加防衛費等。日本謀求軍力擴張的企圖將給地區以及世界和平帶來威脅。
4 佩洛西竄台 中國強硬回擊
2022年8月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竄訪台灣。中國外交部對此進行強硬回擊。解放軍東部戰區演習從8月2日晚拉開序幕,其中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多個海域和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並組織實彈射擊。8月8日至9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繼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訓,重點組織聯合反潛和對海突擊行動、制空作戰、空中加油、對海支援等課目。10日,東部戰區宣布,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部隊系列聯合軍事行動,成功完成各項任務。此次軍演震撼全球,同時創造了多個“第一次”:最逼近台島,“解放軍飛行員在目視距離俯瞰祖國寶島海岸線和中央山脈”;數次台海危機力度最大、反應最激烈、最具威懾力的一次,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打擊效果。8月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加大對美台的批評力度。
佩洛西竄台使島內多數民眾認識到,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只會使台灣陷入兵凶戰危的境地,美國所謂“協防”的承諾根本靠不住。在11月26日的“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大敗,蔡英文被迫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有媒體表示,這顯示民進黨當局長期操弄的“抗中保台”失效。
5 華盛頓利用補貼“掏空”他國 美聯儲激進加息“收割”全球
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將《2022晶片與科學法案》簽署為法律,向在美國的晶片企業提供巨額補貼,並要求這些企業必須同意“不在中國發展精密晶片製造”。與此同時,美國加速構建所謂“晶片四方聯盟”,組建全球半導體產業“小圈子”。8月16日,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包含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意在鼓勵本國及海外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美國本土,讓歐洲產業面臨被“掏空”的潛在風險。在俄烏衝突、能源危機的衝擊下,歐洲企業已經大量遷往美國,華盛頓的《通脹削減法案》引發歐洲各國的廣泛不滿。與此同時,為遏制通脹,今年美聯儲數次激進加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給其他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經濟帶來輸入型通脹,使得這些國家資本大規模外流,多國面臨債務違約風險並出現社會動盪,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6 女王去世兩易首相 英國政壇動盪不安
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終年96歲。之後,她的長子、王儲查爾斯繼承王位。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被稱為“現代英國的基石”。9月19日,英國舉行盛大國葬,世界各地500多位政要齊聚倫敦,向女王致以最後敬意,也為一個時代畫上句號。伊莉莎白二世經歷了英國後帝國時代的結構性轉變,見證了英國的興衰起伏。她在位的最後幾年,英國因為“脫歐”和歐盟關係緊張,貿易戰一觸即發。這兩年英國政壇更是醜聞頻出、動盪不已:前首相詹森因深陷“派對門”和包庇下屬醜聞遭逼宮下台;繼任的特拉斯實施不切實際的大規模減稅計畫,令英鎊匯率崩盤、經濟震盪,也讓自己成為英國史上“最短命首相”,還將自己此前擊敗的對手蘇納克送上首相寶座。此外,英國還面臨著能源危機、經濟危機、公共服務危機和分裂危機等多個挑戰,蘇格蘭獨立呼聲再起,一些大英國協成員也加快“遠離”英國王室的步伐。伊莉莎白二世被很多人視為“確定性”的象徵,她的“離去”讓英國未來何去何從處於未知狀態。
7 二十大勝利召開 新征程號角吹響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關於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10月23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在人民大會堂亮相,同中外記者親切見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部署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將此確定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之時,二十大不僅成為中國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也吸引著世界高度關注的目光。與此同時,中國今年積極推動多邊合作,習近平主席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相繼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等多場國際會議,為世界注入確定性、穩定性和建設性力量。
8 中國有序調整疫情防控 發展預期提振全球信心
2022年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出《關於進一步最佳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進一步最佳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關於進一步最佳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對風險區劃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居民購藥等十項防控措施再度進行最佳化。之後,我國再次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政策進行重大調整,自2023年1月8日起,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12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印發《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一天之後,中國民航局發布通知稱,明年1月8日起不再對國際客運航班實施“五個一”和“一國一策”等調控措施。
中國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防疫政策,在做好脆弱易感人群的預防工作和醫療服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隨著各地進一步最佳化防疫措施,全國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各地商場人流量增加,“煙火氣”漸漸回歸。在相關措施陸續出台後,亞洲旅遊和消費類股票上漲,多國旅遊局紛紛在微博上發帖,歡迎中國遊客到訪。外企期待在華開展更多業務。多國看好中國經濟快速復甦,認為這將惠及世界。
9 卡達成功舉辦世界盃 阿拉伯文化廣泛傳播
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第二十二屆國際足聯世界盃在卡達舉行,擁有梅西的阿根廷隊最終奪冠。本屆世界盃創下多個“首次”,包括阿拉伯國家自1930年世界盃出現以來首次舉辦、首次在北半球冬季舉辦、首次有女裁判執裁男足、首次啟用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首次採用每場比賽每隊最多可換5人的規則。
本屆世界盃的舉辦國雖然只是卡達一國,但這一國際賽事已經成為阿拉伯國家團結的高光時刻,阿拉伯世界的衝突、爭端和分歧被暫時擱置。在比賽期間,沙特王儲與卡達埃米爾積極互動,土耳其總統和埃及總統在開幕式間隙會面並熱情握手,顯示出兩國關係解凍的跡象。巴勒斯坦事業在此次比賽期間也得到熱烈支持。
本屆世界盃不僅為各國觀眾提供了精彩紛呈的比賽,還向世界宣傳了阿拉伯文化,同時衝破傲慢與偏見的藩籬,展現出不同於西方描述的伊斯蘭世界風貌和足球運動。
10 航天員實現“太空會師” 空間站在軌建造勝利收官
2022年11月29日,中國航天再度迎來歷史性時刻——神舟十五號乘組3名航天員搭乘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3名航天員順利進入中國空間站,與3名在軌航天員實現“太空會師”,直到12月4日,神舟十四號3名航天員全部安全返回地面,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勝利收官。
2022年以來隨著問天、夢天實驗艙陸續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順利對接,天舟五號、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飛船先後“拜訪”中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也首次迎來三艙三船組合體,這是中國空間站目前的最大構型。兩撥“太空出差三人組”同時入住中國空間站,首次實現6名航天員在軌駐留的“太空會師”。中國航天員在太空中還開展了包括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發育的全過程等一系列科學實驗和太空探索。2022年,中國航天捷報頻傳:8月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10月9日,我國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夸父一號”發射升空。12 月13 日,“夸父一號”衛星首批太陽觀測科學圖像發布。根據中國航天白皮書規劃,未來5年,我國還將實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載人登月方案論證、完成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研製發射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