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三角洲濕地地質演化與生態環境效應

《環渤海三角洲濕地地質演化與生態環境效應》是由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葉思源、丁喜桂、高茂生、袁紅明、趙廣明、裴紹峰、楊士雄、何磊、王錦、王洋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渤海三角洲濕地地質演化與生態環境效應
  • 主要完成單位: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葉思源、丁喜桂、高茂生、袁紅明、趙廣明、裴紹峰、楊士雄、何磊、王錦、王洋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70061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7-2-48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環渤海三角洲濕地地質演化與生態環境效應”項目成果是以“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項目的核心成果為基礎,集成了“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探測與評價”項目的部分成果而成,“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項目的結題時間是2011年1月。調查區選定在環渤海典型三角洲濕地,包括黃河三角洲濕地和遼河三角洲。
本項目的目標任務是:開展環渤海三角洲濕地淺部地層結構、岩性以及水文地質、地球化學、植被分布等調查,研究濕地地質演化規律和地質作用對濕地中的水、沉積物來源和成因的控制;開展環境污染和工程活動現狀調查;開展關鍵界面固碳過程與機理研究,總結濱海濕地碳容留量評價技術和方法;對所選試范區的水、土壤及植被的碳容留量進行評估;開展濕地修復示範區建設,為濱海濕地增匯固碳的管理實踐提供示範。
本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本成果基於生後於黃河三角洲、遼河三角洲開展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項目,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基礎上,研究了晚更新世以來三角洲濕地地質環境演替及其對海平面上升及人類活動回響過程,提出了三角洲濕地水生演替模式,建立了濱海濕地水文地質預測模型,揭示了營養元素在濕地不同層圈中的循環規律,分析了氣候變化及其它環境驅動因子對濱海濕地服務功能的影響效應,總結了濱海濕地修復技術方法。特別是近三年來在環渤海三角洲濕地系統中碳循環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1)評估了我國濱海濕地土壤碳埋藏通量,並提出我國濱海濕地巨有較強的固碳能力。提出了我國濱海濕地在沒有外來物質供應時,其有機質自身的加積速率可與全球海平面上升保持同步。(2)研究了濱海濕地溫室氣體釋放隨季節變化規律及其受控因素,提出控制溫室氣體釋放的措施。(3)利用分批培養與連續培養技術,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半個多世紀的14C示蹤技術測定海洋初級生產力的爭議問題。該成果改觀了衛星遙感計算模式,是海洋初級生產力學術界的一次革命性認識。(4)通過產甲烷和甲烷氧化的“微宇宙”的構建,對遼河三角洲土壤的甲烷產生與氧化能力從微觀過程進行了解釋。
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PloS One、Deep Sea research-part one、Marine Geology、Estuaries and coasts、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Quaternary International、Marine Micropaleontology等國際和國內SCI學術期刊上發表,發表論文47篇,其中SCI論文21篇,EI論文6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專利5項。
本項目的成果和技術方法已在沿海省市國土資源系統和研究院校得到了廣泛套用,為海岸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