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的一種魚,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明顯凸出,成魚越是明顯。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環尾吊
- 拉丁學名:Acanthurus blochii
- 別稱:布氏吊
- 界:動物界
- 分布區域:印度
基本信息,生物特徵,
基本信息
中 文 名: 環尾吊
俗名別名: 布氏吊
英 文 名: Ringtail Surgeonfish、Whitetail lancet、Blue-banded Pualu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blochii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西起東非洲(包括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 Islands),東至夏威夷群島和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北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南至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一帶海域。
氣候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32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英 文 名: Ringtail Surgeonfish、Whitetail lancet、Blue-banded Pualu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blochii
地理分布: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西起東非洲(包括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 Islands),東至夏威夷群島和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北至琉球群島(Ryukyu Islands),南至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一帶海域。
氣候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32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 性:藻食性
食 性:藻食性
生物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5-27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4-25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明顯凸出,成魚越是明顯。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半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成魚體灰黃色,具許多由暗黃褐色點組成不規則的波狀縱線;臨近眼睛後方具一與眼等大之黃色斑塊;頭部具窄的黃褐色和藍色蠕紋。背鰭和臀鰭均為藍色,基底各具一條淺藍色紋線;尾鰭基部有一白環帶,因此得名“環尾吊”;胸鰭一致為褐色;尾柄棘溝藍色。幼魚和成魚的有較大差異,區別在於幼魚時期的環尾吊,體色一致為咖啡色,隨著成長而逐漸變為藍灰色。環尾吊與白棘眼紋吊(Acanthurus dussumieri)、黑棘眼紋吊(Acanthurus mata)以及黃鰭吊(Acanthurus xanthopterus)較為相似,與白棘眼紋吊的區別在於尾鰭、尾棘和眼帶,後者的尾鰭具紫色斑點,尾棘白色,而兩眼之間另具黃色斑帶;與黑棘眼紋吊的區別在於尾鰭和眼帶,後者的尾鰭為彎月形,且兩眼之間另具黃色斑帶;與黃鰭吊的區別在於胸鰭和尾鰭,後者的胸鰭黃色,尾鰭黑色。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42cm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明顯凸出,成魚越是明顯。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半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成魚體灰黃色,具許多由暗黃褐色點組成不規則的波狀縱線;臨近眼睛後方具一與眼等大之黃色斑塊;頭部具窄的黃褐色和藍色蠕紋。背鰭和臀鰭均為藍色,基底各具一條淺藍色紋線;尾鰭基部有一白環帶,因此得名“環尾吊”;胸鰭一致為褐色;尾柄棘溝藍色。幼魚和成魚的有較大差異,區別在於幼魚時期的環尾吊,體色一致為咖啡色,隨著成長而逐漸變為藍灰色。環尾吊與白棘眼紋吊(Acanthurus dussumieri)、黑棘眼紋吊(Acanthurus mata)以及黃鰭吊(Acanthurus xanthopterus)較為相似,與白棘眼紋吊的區別在於尾鰭、尾棘和眼帶,後者的尾鰭具紫色斑點,尾棘白色,而兩眼之間另具黃色斑帶;與黑棘眼紋吊的區別在於尾鰭和眼帶,後者的尾鰭為彎月形,且兩眼之間另具黃色斑帶;與黃鰭吊的區別在於胸鰭和尾鰭,後者的胸鰭黃色,尾鰭黑色。
體形尺寸:最大體長42cm
習 性:棲息於瀉湖外側、近潮間地之礁區以及面海珊瑚礁區水深1-12米之間的水域。主要以附著藻類、硅藻或有機碎屑為食,有時也會攝取一些沙子以幫助磨碎胃裡的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