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依據
(1) 環境質量評價。規劃區環境質量評價是環境預測的基礎工作和依據,通過評價,可為科學預測提供許多基礎資料。
(2) 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環境問題主要是由經濟發展引起的,預測經濟發展達到規劃目標時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發展規劃模式。
(3) 城鎮發展規劃、區域發展規劃及能源、交通、電力、水利、通信等行業發展規劃。
基本原則
(1) 資料的完整性:預測不同於猜測,猜測是隨心所欲,不負責任,而預測必須以周密調查和詳盡的統計資料為依據。
(2) 數據的準確性:基礎數據必須準確完整,預測結果必須給出誤差分析;由於資料數據、預測技術和預測人員素質三方面的因素,預測結果不可能十全十美,誤差總會有,但誤差有大有小。
(3) 方法的可靠性:對所有方法、模型進行分析、評價和檢驗。
(4) 結果的可驗性:預測應有明了的結論,且這個結論是可以檢驗的。
工作程式
① 確定預測的目的和任務;
② 收集和分析有關資料;
③ 選擇預測方法;
④ 建立預測模型;
⑤ 進行預測計算;
⑥ 對預測結果的鑑別和分析。
預測內容
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預測
社會發展預測的重點是人口數量預測。
經濟發展預測以經濟系統與環境系統之間和系統內部的相互聯繫和變化為核心,重點是能源消耗預測、國民生產總值預測、工業總產值預測等,同時對經濟布局與結構、交通和其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作必要的預測與分析。經濟發展預測要注意選用社會和經濟部門(特別是計畫部門)的資料和結論。
污染產生與排放量預測
參照環境規劃指標體系的要求選擇預測內容,污染物巨觀總量預測的重點是確定合理的排污係數(例如單位產品和萬元工業產值排污量)和彈性係數(例如工業廢水排放量與工業產值的彈性係數),從而得到相應的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量。主要內容包括:
① 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預測;
② 廢水排放量預測;
③ 噪聲和廢渣污染預測;
④ 農業污染源預測——土地中農藥、化肥施用量、積累量,糧食、蔬菜、水果中農藥含量;
環境質量預測
根據污染物在環境中的擴散、遷移和轉化規律及相關影響因素,預測各類污染物在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要素中的總量、濃度及分布,預測可能出現的新污染種類和數量。
生態環境預測
預測主要生態指標的變化情況.主要內容包括: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情況,城市綠地面積及環境影響,土地利用現狀及城市發展趨勢等。
預測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預測原始運行狀況(或無有力措施)下主要生態指標的變化情況。再根據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規劃預測分析主要生態指標的變化情況,然后綜合分析各種狀況下可能引起的生態環境變化。為編制生態環境規劃、調整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提供依據。
環境容量和資源預測
根據環境功能區劃、環境質量標準和環境污染狀況預測區域環境容量變化情況;根據產業結構和人口數量等因素預測區域內資源利用情況和資源支持能力。
環境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預測
主要內容包括:資源不合理開發造成的經濟損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環境污染引起的人體健康損失。
預測方法
定性預測方法
可泛指經驗推斷方法、啟發式預測方法等。這類方法的共同點主要是依靠預測人員的經驗和邏輯推理,而不是靠歷史數據進行數值計算。但它又不同於憑主觀直覺作出預言的方法,而是充分利用新獲取的信息,將集體的意見按照一定的程式集中起來形成的。屬定性預測方法的有特爾菲法、主觀機率法、集合意見法、層次分析法、先導指標預測法等。
定量預測方法
定量預測方法主要是依靠歷史統計數據,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構造數學模型進行預測的方法。按照預測的數學表現形式可分為定值預測和區間預測。這種方法不靠人的主觀判斷,而是依靠數據,計算結果比定性分析具體和精確得多。屬於定量預測方法的有趨勢外推法、回歸分析法、投入產出法、模糊推理法、馬爾柯夫法等。
綜合預測方法
綜合預測方法是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的綜合。也就是說,在定性方法中,也要輔之以必要的數值計算;而在定量方法中,模型的選擇、因素的取捨以及預測結果的鑑別等,也都必須以人的主觀判斷為前提。由於各種預測方法都有它的適用範圍和缺點,綜合預測法兼有多種方法的長處,因而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