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價值

環境資源價值

環境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它除具有區域分異性、整體性、稀缺性、多用途性等特點外, 還具有價值性、無階級性和非排他、非競爭的公共商品性。環境蘊含著資源, 有資源就有價值; 環境是資源, 是資源就有價值。

定義,分類,價值評估,評估方法,

定義

環境資源價值是指環境資源本身的存在價值並且包括其對目前的生產或消費所有的貢獻能直接滿足或間接支持目前的生產或消費活動的獲益的價值。

分類

環境資源的價值成為總經濟價值(total ecnomic value,TEV),總經濟價值分為:1.使用價值(use value)或稱為有用性價值,指某物品在被使用或消費時滿足人類某種需要或偏好的能力。2.非使用價值(non use value)或稱作內在價值。

價值評估

由於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公共物品性質,以及人類認知水平和評估技術等原因,只有部分環境資源物品或服務在市場中得到認同。大部分環境資源的價值都無法在市場中自動或直接體現,需要通過特定的評價方法將其揭示出來,使環境資源價值儘可能真實的進入市場運行過程,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優配置。 評估大體分為三類:
一、可直接交易價值的評估;
二、可間接交易價值的評估;
三、不可交易價值的評估。

評估方法

不論何種價值,環境資源價值評估的理論都是“支付意願”。
直接市場評價法
(一)劑量 - 反應方法(dose-response technique):通過一定的手段評估環境變化給受者造成的影響的物理結果;
該方法為其他直接市場評價法提供信息和數據基礎,主要用於評估環境變化對市場產品或服務的影響,不適用於對非使用價值的評估。
(二)生產率變動法(changes in prductivity approach):該方法認為環境變化可通過生產過程影響生產者的產量、成本和利潤,或是通過消費品的供給與價格的變動影響消費者的福利。可用於非市場交易物品。
(三)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資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human capital approach):此方法用來估算環境變化造成的健康損失成本。
(四)機會成本法:以稀缺資源投入某特定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利益。適用於對自然保護區或有唯一性特徵的自然資源的開發項目的評估。
直接市場評價法適用於由於環境變化所造成的環境資源價值的改變,評價對象的環境影響的物理效果明顯,且該物品是可交易的。
揭示偏好價值評估法
(一)內涵資產定價法(hedonic property pricing):它是基於人們賦予環境的價值可以從他們那購買具有環境屬性的商品的價格中推斷出來的。
(二)防護支出法與重置成本法(preventive expenditure approach&replacement cost approach):根據人們為防止環境退化和環境被破壞後所將其恢復原狀所準備與需要支出的費用來推斷環境資源價值。
(三)旅行費用法(travel cost approach):用來評價那些沒有市場價格的自然景點或者環境資源的價值,評估的是旅遊者通過消費這些環境商品或服務所獲得的效益。
陳述偏好法
主要為意願調查價值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一)投標博弈法(bidding game approach)
(二)比較博弈法(trade-off game approach)
(三)無費用選擇法(costless choice approach)
在實際環境資源價值評估中應適當的選擇方法,避免各種方法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誤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