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立項教材。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生態評價與環境評價的基本概念、環境評價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環境評價標準、生態與環境評價的程式及技術,包括各環境要素的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污染源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要素影響的預測與評價技術、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等基本內容。本書在闡明環境評價學基本理論基礎上,強調環境評價方法論的學習,除專門安排了環境評價方法學和環境影響綜合評價方法等章節外,還專門設計了一系列課堂討論與思考題,並給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或建議,貫穿於全書幾乎各個章節之中,以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本書側重生態評價、資源評價與環境評價的有機結合,專門設定了生態影響評價、風景旅遊區環境評價、自然保護區評價、濕地環境評價、水資源數量評價、水土流失與荒漠化評價等章節,拓寬了傳統意義上的環境質量評價或環境影響評價教材所涉及的範疇。本書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主要章節後附有生態評價與環境評價實例。
本書適合高等院校生態環境類專業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從事環境評價的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環境與環境系統
一、相對不同主體的環境定義—環境概念再認識
二、環境系統
第二節 環境質量與環境價值
一、環境質量的概念
二、環境質量參數
三、環境價值
第三節 環境影響與環境質量變異
一、環境影響的概念
二、環境影響的類別劃分
三、環境質量變異
第四節 環境評價概念與評價類型
一、環境評價概念
二、環境評價基本內容與評價目標
三、環境評價的作用和地位
四、環境評價的類型劃分
第五節 環境評價發展概況
一、環境評價的產生
二、國外環境評價發展概況
三、國內環境評價發展概況
第六節 環境評價學內容體系
第二章 環境評價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環境評價的生態學理論
一、生態學理論基礎
二、環境評價的生態學理論內涵
第二節 環境評價的系統學理論
一、系統學的一般理論
二、灰色系統理論
三、模糊系統理論
第三節 環境評價的環境經濟學理論
一、環境的經濟價值
二、環境外部性和影子價格
三、環境影響經濟評價的意義
第四節 環境評價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目標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和模式特徵
三、可持續發展基礎理論
四、可持續發展對環境評價工作的要求
第三章 環境評價標準
第一節 環境評價標準概述
一、環境基準和環境標準
二、環境標準體系
三、環境標準的制定
第二節 我國常用的環境評價標準
一、我國常用的環境質量標準
二、我國常用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第四章 環境質量識別基礎
第一節 區域環境背景調查
一、環境質量識別概述
二、區域環境背景綜合調查
第二節 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及其層次性
一、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基本要素
二、環境質量監測項目的選擇
三、關於系統監測的思想
四、環境質量監測系統的層次性
五、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系統
第三節 環境監測數據處理
一、可疑數據的取捨
二、監測結果的表達
三、總體均值μ的置信區間
四、測量結果的統計檢驗
五、環境監測數據的回歸分析
第四節 環境質量變異性質鑑別基本問題
一、影響環境質量變異問題的鑑別
二、影響環境質量變異問題的逐層分解
三、環境質量變異性識別的分解與聚焦原則
四、環境因素的確定
五、影響特徵的度量
第五節 環境質量預測方法類型
第五章 環境質量預測基本數學模型
第一節 數學模型概述
第二節 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的運動特徵
第三節 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遷移擴散基本微分方程
第四節 定解問題的建立
第五節 定解問題解法簡介
第六章 環境評價方法
第七章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第八章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第九章 污染源評價與工程分析
第十章 建設項目對環境要素影響的預測技術
第十一章 建設項目單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第十二章 環境評價的綜合評價技術
第十三章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四章 生態影響評價
第十五章 水資源數量評價原理與方法
第十六章 水土流失與荒漠化評價
第十七章 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八章 其他類型環境影響評價
第十九章 環境影響評價成果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