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水文效應

環境水文效應

環境水文效應是指由於大規模植樹造林、興建水利工程、開展水上保持、城市化的發展等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活動,引起水分循環和水量平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水文效應
  • 外文名:environmental hydrological effect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目的:引起水分循環和水量平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
  • 釋義: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活動
定義,主要包括,水文效應,展望,

定義

環境水文效應是指由於大規模植樹造林、興建水利工程、開展水上保持、城市化的發展等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活動,引起水分循環和水量平衡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
水文效應的研究有賴於代表性流域與實驗性流域的觀測。現行的實驗研究分為兩種控制流域與處理流域的對比實驗。其原理是對比流域的平行觀測,以探明對比的條件,建立對比流域間水文要素可靠而密切的相關。

主要包括

(1)森林水文效應。主要由於林冠截留,增加蒸發,林地或林下枯枝落葉層使下滲增加,部分地表水轉變為壤中流或地下徑流。森林消減洪峰,增加枯水流量,起到調節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良水質、改善環境的作用;
(2)水利工程的水文效應。主要是調節徑流、改變天然來水的時空分配;
(3)水上保持措施主要是減小坡地水流流速,降低地面沖刷,消減洪峰,攔截泥沙;
(4)城市化使地面不透水面積增加,下滲水量減少,匯流時間縮短,洪峰流量增大。
廢水排放不當造成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地下水過度開採還會引起地面沉降、沿海地區海水入侵等。

水文效應

地理環境變化引起的水文變化或水文回響。環境條件變化可分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當代人類活動範圍和規模空前增長,對水文過程的影響或干擾越來越大。目前對水文效應的研究大多著重於各種人類活動對水循環、水量平衡要素及水文情勢的影響或改變,又稱為人類活動對水文情勢的影響。這種影響或改變,多遵循著水與環境關係的一般規律,但人為的水文變化比自然的水文變化快。

展望

在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日益增長以及人類活動規模不斷擴大的今天,水文效應的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任何地區水資源系統的合理開發、利用規劃和管理,水文效應均是很重要的問題。中國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評估中,環境影響評價是當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並已列為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報告中的重要部分。在水資源系統研究中,已經綜合考慮自然系統和人造系統兩者的影響。可以預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造系統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因此,今後水文效應將主要來自流域內人造系統的影響,也必然會成為修正水資源系統規劃和管理運行的重要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