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

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

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一般指本詞條

《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Raina M.Maier、Ian L.Pepper、Charles P.Gerba。

基本介紹

  • 書名: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
  • 作者:Raina M.Maier、Ian L.Pepper、Charles P.Gerba
  • ISBN:9787030261120
  • 頁數:598頁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導讀版)(原著第2版)》旨在介紹環境微生物學中重要的微生物、微生物所依賴的不同環境的特性、檢測微生物及其活性的方法,還評價了微生物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三位作者是亞利桑那大學的親密合作夥伴,在環境微生物學中的研究領域各不相同,卻又相輔相成。這些涉及領域廣泛的研究為《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篇(導讀版)(原著第2版)》闡明重要的知識點提供了大量例證。多位撰稿人的貢獻也使此書在深度和廣度上具有延續性,內容上則與當下的研究前沿基本一致。
根據國內讀者的需要,導讀版分為基礎篇和拓展篇,所配光碟包含原著全部彩圖。這本教材適用於環境微生物學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也可以作為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致謝
作者
撰稿作者
基礎篇
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第1章 環境微生物學緒論
Raina M.Maier and Ian L.Pepper and Charles P.Gerba
1.1 引言
1.2 歷史回顧
1.3 現代環境微生物學
1.4 本書的用途和結構
第2章 微生物類群
Timberley M.Roane,KellyA.Reynolds,Raina M.Maier and Ian L.Pepper
2.1 生物分類
2.2 真細菌
2.2.1 細胞膜
2.2.2 細胞質
2.2.3 多糖包被
2.2.4 細胞的附加物
2.2.5 內生孢子
2.2.6 信息傳遞
2.2.7 新陳代謝
2.3 古細菌
2.3.1 古細菌的生境
2.3.2 古細菌的功能
2.4 真菌
2.4.1 真菌結構
2.4.2 真菌的多樣性
2.4.3 生態學重要性
2.5 黏液菌類
2.6 原生動物
2.6.1 原生動物的結構和功能
2.6.2 生理學和生態學上的重要性
2.7 藻類
2.7.1 藻類細胞的結構
2.7.2 生理學和生態學上的重要性
2.8 病毒
2.8.1 病毒的傳染特性
2.8.2 原核病毒
2.8.3 真核病毒
2.9 其他生物實體
2.9.1 類病毒
2.9.2 朊病毒
參考文獻
第3章 細菌的生長
Raina M.Maier
3.1 細菌在燒瓶純培養條件下的生長
3.1.1 延遲期
3.1.2 指數期
3.1.3 穩定期
3.1.4 衰亡期
3.1.5 底物濃度對生長的影響
3.2 連續培養
3.3 在環境中的生長
3.3.1 延遲期
3.3.2 指數期
3.3.3 穩定期和衰亡期
3.4 生長質量平衡
3.4.1 好氧條件
3.4.2 厭氧條件
思考題
參考文獻與擴展閱讀
第二部分 微生物的生長環境
第4章 陸地環境
Raina M.Maier and Ian L.Pepper
4.1 陸地表層生存環境
4.2 陸地環境的物理化學特徵
4.2.1 陸地環境
4.2.2 固相
4.2.3 液相
4.2.4 土壤環境
4.3 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環境
4.3.1 生物脅迫
4.3.2 非生物脅迫
4.4 表層土壤中的微生物
4.4.1 細菌
4.4.2 放線菌
4.4.3 真菌
4.4.4 藻類
4.4.5 原生動物
4.5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4.6 地下環境中的微生物
4.6.1 淺層地下環境的微生物
4.6.2 深層地下環境的微生物
思考題
參考文獻與擴展閱讀
第5章 大氣微生物學
Ian L.Pepper and Scot E.Dowd
5.1 引言
5.2 重要的氣傳病原體
5.3 重要的氣傳毒素
5.4 氣溶膠
5.5 生物氣溶膠的性質
5.6 大氣微生物學途徑
5.6.1 發射
5.6.2 輸送
5.6.3 沉降
5.7 微生物在空氣中的生存條件
5.7.1 相對濕度
5.7.2 溫度
5.7.3 輻射
5.7.4 氧氣、開放空氣因子和離子濃度
5.8 室外大氣微生物
5.8.1 農業
5.8.2 廢物處理
5.9 室內大氣微生物
5.9.1 建築物
5.9.2 公眾健康
5.9.3 醫院和實驗室
5.10生物氣溶膠的控制
5.10.1 通風
5.10.2 過濾
5.10.3 生物殺蟲劑的控制
5.10.4 隔離
5.11實驗室的生物研究安全性
5.11.1 生物安全性操作櫃
5.11.2 生化安全實驗室
思考題
參考文獻與擴展閱讀
第6章 水環境
Todd R.Sandrin,Scot E.Dowd,David C.Herman and Raina M.Maier
6.1 引言
6.2 水生環境中的微生物生境
6.2.1 浮游生物環境
6.2.2 深海底微生物生境
6.2.3 微生物墊
6.2.4 生物膜
6.3 水生環境
6.3.1 淡水環境
6.3.2 淡水海水混合物環境
6.3.3 海水環境
6.3.4 地下水環境
6.4 新聞報導中的水生微生物
6.4.1 鳥槍法測序揭示Sargasso海的秘密
6.4.2 水生微生物:未來的食物
思考題
參考文獻與擴展閱讀
第7章 極端環境
Raina M.Maier
7.1 低溫環境
……
第三部分 檢測、計數和鑑定
第8章 樣品的採集與處理
第9章 顯微技術
第10章 培養方法
第11章 生理學方法
第12章 免疫學方法
第13章 建立在核酸基礎上的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 微生物的信息傳遞,活動,以及與環境和營養循環的相互作用
第14章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第15章 戶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結果
第16章 微生物的信息傳遞:細菌-細菌,細菌-宿主
第17章 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細菌群落
第18章 全球環境變化與微生物導致的傳染病
第19章 微生物的傳播
第五部分 有機污染物與金屬污染物的治理
第20章 微生物與有機污染物
第六部分 水源性和食源性病原菌
第七部分 廢水處理與消毒
第八部分 城市微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