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

瑪麗醫院

瑪麗醫院於1937年成立,現為一間地區性的急症醫院,也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教學醫院。醫院除了為廣大市民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外,亦融匯醫管局和大學的專長和研究潛力,提供特別的第三層和第四層護理,為醫護人員的教育、培訓與發展提供合適的環境、導師和設施,同時促進教育和研究的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麗醫院
  • 創辦時間:1937年
  • 地址:香港南區島薄扶林薄扶林道102號
  • 類別:公立
  • 類型醫學
  • 屬性:地區性的急症醫院 
  • 所屬地區:香港
簡介,發展,

簡介

瑪麗醫院是一間第三層和第四層的醫療服務轉介中心,負責診治複雜和需高科技治理的病例,包括器官及骨髓移植、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兒童外科、輔助生育、心臟護理、口腔頜面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及腦外科等。
瑪麗醫院自2003年7月起成為香港指定的肝臟移植中心。2008年7月,葛量洪醫院的心臟暨胸肺外科及相關服務遷移至瑪麗醫院。

發展

1 良好的學術交流風氣是與世界醫學前沿接軌的基礎
瑪麗醫院兒科學系的學術交流風氣十分濃厚,各種學術活動頻繁舉行。
系裡組織的有:
每周一的中午休息時間(12:30~13:30)為學術講座(ACADAMIC LECTURE),許多醫生都是自帶快餐與會,邊吃飯邊聽課,講座一般邀請來港的世界知名學者進行專題報告,大家暢所欲言,就自己的觀點與專家討論,氣氛相當熱烈。
每周四上午8:30為GRAND ROUND,都是由各科組織本科醫生就一個本專業的專題進行演講,然後由其他科的醫生提問並共同討論,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每周五的上午11:30為HISTORY MEETING,由全系各科匯報本周收治病人情況,有疑難的病例全系共同討論,以明確診斷和治療。
另外,各科室自行組織的有:
每周二的下午17:00,放射科ICU病區有一個讀片會,是放射科與各有關科室的例行讀片會之一,由ICU病區提供臨床X線CTMRI影像學資料,放射科的一名高級醫生講解,ICU與放射科共同探討,以解決影像學方面的疑難問題,同時可以提高臨床科室的看片水平。
每周三的下午16:30,小兒外科與ICU病區有一個病例分析會,由小兒外科主任帶領有關醫生到ICU病區對小兒外科病例進行討論,定出診斷及治療方案,決定病人何時出 院等。
每周六的上午8:00交班後,婦產科與ICU病區也有一個病例討論會,由婦產科主任帶領有關醫生到ICU病區對由產科轉入的病理新生兒病例進行分析,通報產婦及新生兒的出生情況,了解新生兒在ICU的病情發展情況。
2 先進的病房及醫療設備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必要手段
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ICU)的病房占瑪麗醫院最新的K座大樓的十樓一層,有大小標準ICU病房近十間,還有層流病房兩間,其餘有儀器設備房、配奶房、顧問醫生辦公室、醫生辦公室、病房經理辦公室、護理站、廁所等,每間ICU病房均有消毒洗手池。全ICU病房共擁有床位約60張,每張床均有最新式監護儀一台,除常規監護指標外,尚可監護動脈血壓中心靜脈壓、血氣、心輸出指數等等。肺動脈高壓等病的病人可以用NO治療機進行治療。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以使用呼吸機,共有十多台各種型號的呼吸機,其中兩台為西門子公司的SERVO300,可給予最新的PRVC模式,還有SIMENS900C、INTANTSTAR等型號的呼吸機。各種輸液泵有四十多台,有常規輸液泵、推注泵、餵奶泵等。全院聯網國際INTERNET電腦有兩台,可以免費為工作人員提供國際網路支持,還可以作為醫院醫療信息提供互通支持,各種結果均可從網路電腦中得到。另外醫院還給ICU配備了彩色B超、手提腦電圖機攜帶型心電圖機、床邊X光機、在核磁共振檢查室內可以使用的呼吸機、監護儀等。護理設備還有氣墊床、按摩腿靴等。所有一次性醫療護理的消耗性器材質量均達到國際標準
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瑪麗醫學院
3 醫術是使病人痊癒的根本要素
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的醫生均在國外訓練過,有的甚至是在國外醫院工作多年的醫生,他們掌握了先進的診斷及治療技術,其中負責的醫生蔡?舜顧問醫生是英國皇家醫學科學院的院士,在他的帶領下,堅持上午9:30、下午17:00巡視所有病人,臨床分析病人病情,交流學術進展,探討有關臨床問題,及時調整醫囑
深切治療部的醫生分為兩大組,A組為收治本院提供的病人,B組為收治外院轉送的病人。筆者所在的組為B組,負責醫生為許嘉恩(HENRY)高級醫生,許醫生在加拿大做過五年醫生,醫療技術嫻熟,組裡還有兩個醫生,他們每天交班前即來到科室,給本組病人查房並開醫囑。組裡不再具體給每個醫生分病人,這樣,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當本組醫生值班的時候,醫生對每個病人的病情均了如指掌。 ICU病房為了對病人便於監護及治療,至少需要給病人打兩個通道,一個是動脈通道,可用於監測動脈血壓、血氣、抽取動脈血標本等;另一條為靜脈通道,可用於給藥、抽取血標本等;還有一部分病人需要中心靜脈插管,以便於監測中心靜脈壓、測量心輸出指數及長期靜脈高營養等。這樣,臨床醫生就可以掌握第一手資料,並且可以方便治療,使病人痊癒得到更好的保障。
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的一大特色就是小兒外科是瑪麗醫院的強項,故小兒外科的病人經常占主要部分,小兒外科技術的高超、兒科深切治療部圍手術期處理技術的過硬,使很多小兒外科的病人得到了治癒。
4 過硬的護理技術是貫徹治療方案的基本保障
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設有病房經理三名,負責病房的管理等護理行政事物。臨床護理方面還沒有護理專家(NURSE SPECIALIST),負責護理技術的指導,帶教護理學生等。另外還有註冊護士、登記護士等。全體護理人員分三班值班,保證每一個病人均至少有一個護士護理,保證了護理質量。全香港護理學會經常舉行護理學術會議,開辦專題講座,舉辦各種形式的護理技術學習班,每年還要舉行護理技術或職稱考試,很好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能力
一些護理器材的使用減少了病人的併發症,如按摩腿 靴就可以減少長期臥床病人的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氣墊床的使用使得褥瘡發生率大大減少等。
護理人員還開動腦筋,搞一些小製作,如將注射器抽好數毫升奶液,掛在溫箱上慢慢滴入胃管內,對於極低體重兒的餵養效果甚好。還有就是將外科造口糞袋的保護墊(STOMAHASIVE)剪成各種形狀,貼在小嬰兒的臉上、口周等處,較好地保護了嬰兒的皮膚。
5 開放式的病房管理便於病人家長的探視,有益患者身心健康
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實行開放式管理,除每天9:30、17:00及每次醫療護理操作需要家長迴避外,其餘時間家長可以隨時探訪自己的子女。病房布置的猶如兒童樂園一樣,進入ICU病區的醫生均不穿工作服,不戴口罩、帽子、不換鞋,護士服裝也是顏色各異,也是不戴口罩、帽子,但穿工作服,所有醫療護理操作均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因此,患兒多無恐懼心理,便於提高醫療護理效果。
6 無菌觀念是減少醫院內感染的基礎
醫護人員在任何操作時,均戴好口罩、帽子,穿好隔離衣,戴手套,嚴格按照無菌觀念消毒手;每次接觸病人時必須洗手;進入層流病房時,必須關上第一扇門後再開第二扇門;醫生(含其他科的醫生)進入ICU時不穿工作服,護士例外,接觸病人時穿一件簡易隔離衣。這些措施看似簡單,卻是減少醫院內感染的關鍵。
瑪麗醫院
香港大學瑪麗醫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