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雪山

瑪雅雪山

瑪雅雪山藏語稱:“阿尼嘎卓”,位於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城西部,距天祝縣城35公里處,年均氣溫-6.5℃,?終年積雪不化。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約 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主峰白藏語稱“倫布希則”,意為最高的須彌山,海拔4447米。馬牙雪山因形似馬的牙齒,終年積雪而得名,古人有詩讚曰:“馬齒天成銀作骨,龍鱗日積玉為胎”。”神奇的馬牙雪山藏族人民尊它為神山、聖山,它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時而劍峰兀起,直插雲霄,令人敬畏,時而象一座座白色的水晶寶塔,閃動七彩的光環與陽光爭輝,時而似一位披著薄紗的美女,婀娜多姿,分外迷人。馬牙雪山山腳有綿延10餘公里的茵茵草場,牧歌聲里,跑馬溜溜,真乃快事一樁,每年農曆6月13日,當地牧民都要在馬牙雪山舉行盛大的祭天池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瑪雅雪山
  • 地理位置天祝藏族自治縣縣城西部
  • 年均氣溫:-6.5℃
  • 海拔:4447米
瑪雅雪山簡介,瑪雅雪山總攻略,瑪雅雪山傳說,

瑪雅雪山簡介

天池被峭壁和懸崖緊緊擁抱,面稱約0.5平方公里,形似月牙,池水清澈湛藍,四季如常,牧民視為聖池。有一巨石聳立於馬牙雪山山頂,中間裂開一縫,仿佛利刃劈就,相傳格薩爾王當年出征時,曾用此石試劍,故名“試劍石”。馬牙雪山還有一狀如觀世音菩薩的山峰,峰腳下,眾石如林而立,恰似凝神傾聽佛家真諦的信徒,神態逼真,人稱“觀音講經”。每到7、8月份,馬牙雪山便有一種獨特的自然現象,您若在山頂大聲喧譁或大吼一聲,立時便會雷聲大作,雲霧密布,傾刻間大雨直瀉而下,令人防不勝防。須臾,又霧消雲散,那白雪皚皚的雪峰在碧綠草原的映襯下,重新呈現眼前,這時,您的腦海中會油然浮出“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詩句。天池旁的石崖上有一洞穴,名曰“妖魔洞”,晴天縷縷白雲從洞中飄出,暴雨來臨之際,翻滾著黑色霧障,似妖怪從洞口紛爭而出,其景象猙獰恐怖,神秘叵測。尤其馬牙朝暉更具神奇和壯觀。清晨6時左右,登上烏鞘嶺的帳房山山腰,就能清楚地看到馬牙朝暉。一般分為“晨曦霞光,紅日浴峰,日露灑金”三個階段。在不足一兩分鐘的時間裡,慢慢地變成了淺紅,變為金黃,變為乳白──仿佛一朵怒放的蓮花,隨著太陽的逐漸升高緩緩展開,最後,馬牙雪山才終於顯出它冰雕玉琢的真面目,其景觀美不勝收。
神奇的瑪雅雪山藏族人民尊它為神山、聖山;它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時而劍峰兀起,直插雲霄,令人敬?畏。時而象一座座白色的水晶寶塔,閃動七彩的光環與陽光爭輝。時而似一位披著薄紗的美女,婀娜多姿,分外迷人。瑪雅雪山山下為綠茵茵的大面積草場,每年農曆6月13日,當地牧民都要在馬牙雪山舉行盛大的祭天池活動。天池被峭壁和懸崖緊緊擁抱,面稱約0.5平方公里,形似月牙,池水清澈湛藍,四季如常,牧民視為聖池。有一巨石聳立於馬牙雪山山頂,中間裂開一縫,仿佛利刃劈就,相傳格薩爾王當年出征時,曾用此石試劍,故名“試劍石”。
瑪雅雪山
天池旁的石崖上有一洞穴,名曰"妖魔洞",晴天縷縷白雲從洞中飄出,暴雨來臨之際,翻滾著黑色霧障,似妖怪從洞口紛爭而出,其景象猙獰恐怖,神秘叵測。尤其瑪雅朝暉更具神奇和壯觀。清晨6時左右,登上烏鞘嶺的帳房山山腰,就能清楚地看到瑪雅朝暉。一般分為"晨曦霞光,紅日浴峰,日露灑金"三個階段。在不足一兩分鐘的時間裡,慢慢地變成了淺紅,變為金黃,變為乳白──仿佛一朵怒放的蓮花,隨著太陽的逐漸升高緩緩展開,最後,瑪雅雪山才終於顯出它冰雕玉琢的真面目,其景觀美不勝收。

瑪雅雪山總攻略

從蘭州出發
蘭州——華藏寺:在平涼路汽車快客車站乘坐到武威的快客,7.00以後每半小時一趟,票價:31元,行程2?個小時左右。
瑪雅雪山
華藏寺——碳山嶺:60公里,路況很好,中途翻越五台嶺下午2點以前有到碳山嶺和天堂寺的班車,票價:8元,行程2小時。人少也可搭到碳山嶺運煤的汽車,5元就可以了
碳山嶺——馬牙天池:16公里,沿阿岩溝鋪有到馬牙天池的公路,路況很好從碳山嶺可以包車(面的)去馬牙天池,來回60元,單程35元。徒步去馬牙天池也很好,沿途風光不錯,阿岩溝過去是出黃金的地方,說不上還可以撿到金子 :-) 。
碳山嶺——華藏寺中午2點以後沒有班車,可以搭運煤的汽車返回,和司機聊得高興就不要錢了從馬牙山下到馬牙天池大部分地方修有台階,從山下沿台階到A處,向西橫切到埡口,也可從A直接翻過一段碎石坡直接到小天池,不喜歡走台階的驢子可以直接沿山谷中的小溪到埡口;從埡口向東下到山谷就是小天池,向西北翻過另一個山樑,可以到抓喜秀龍鄉;小天池到大天池坡度較陡,如果是冬天有些路段會結冰;大天池的東面有一個缺口,從這裡可以到石灰溝。從山下到大天池在夏季大概需要2小時,冬季過了埡口雪很深,在膝蓋左右,溝底的一些地方有1米深,趟過雪原到大天池大概需要3個多小時。
注意:山下牧民講冬季天池附近有狼活動,最好不要單獨去!!!推薦冬季去馬牙天池玩雪,全程路況較好,自虐的驢子可以住在山下,在山下有多所牧民空著的屋子,不用帶帳篷,也有木柴;腐敗的驢子可以在碳山嶺天池大酒店住下,第二天早上租車前往,自駕的朋友就更自由了。天池的雪都是乾雪,平均深30--40cm,在雪裡摸爬滾打都沒有問題

瑪雅雪山傳說

歷史上的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是華熱藏區的主體部分,是整個安多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因歷史的原因和所處地理位置的關係,保留著藏民族許多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文化理念、生活習俗等。其中的山神文化現象,就是原始圖騰和崇拜的一個突出例證。綜觀整個藏族文化典籍,對山神文化現象雖在個別的文獻中偶有提及和記載,但卻不象宗教文化、社會習俗、風土人情一樣,有系統的記載,這不能不說是藏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缺憾。
瑪雅雪山
有關山神(瑪雅雪山)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吐蕃早期時代和西藏最原始的宗教——苯教。吐蕃早期時代的原始苯教信仰中,曾塑造出過許多以不同面貌出現的本尊神、護法神等,這些本尊神、護法神或以人首蛇身、或以牛頭馬面、或以獅身人首等多種面貌出現,實際上是當時由於人類尚處在幼年時期,對於日月山川、江河湖海、猛禽異獸等自然存在的強大,因產生敬畏心裡而產生的一種幻影,是人類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朦朧的意識對世界形成過程的猜測和認識,雖然幼稚,卻反映出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和對文明的追求精神。這些本尊神、護法神大多在後來的佛笨爭鬥中逐漸演化為了佛教的護法神或戰神一部分演變為了傳說中的山神、水神等。在這些傳說中,著名的山神有念青唐古拉山神、莊拉卡日山神、諾吉卡瓦桑布山神、雅拉香保山神、阿尼瑪卿山神、咬卿頓日山神、崗巴拉傑山神、雷拉居保山神、覺沃月甲山神、等九大山神。這九座神山分布在整個雪域高原,被認為是開天闢地的九大造化之神,形成了宇宙世界。這些山神中,念青唐古拉曾經是眾神山之首,相當厲害。在藏地民間傳說中,念青唐古拉山神被描繪成是一位頭戴白盔、身披白甲、一手持鞭一手仗劍、騎白馬的白色巨人。他手下有十八位掌管冰雹的神將和三百六十名隨從,個個英武強悍,威震八方。後來隨著藏族社會的發展,九大山神被歸結為了四大山神,他們是東方的雅拉香保山神、南方的庫拉卡日山神、西方的諾吉卡瓦桑布山神、北方的念青唐古拉山神。此後隨著藏地版圖的擴大和藏文明的向外發展,“新生代”的山神登上歷史舞台,逐漸取代了古老名宿的地位。現在藏地民間流傳的“四大神山”被廣泛地認為是西藏的岡·仁保且山、雲南迪慶的梅里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山。
與此相對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漢地亦有一些關於山神的傳說,似乎受藏文化的影響較大。一些文學作品中有所提及,如在【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及唐傳記、宋話本的一些神怪錄中就有山神、水神、土地神等的記載。在漢地民間至今還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西北蠻荒之地,雄踞著以阿尼瑪卿、阿尼蓋寧二兄弟為首的七十二路魔王,他們以阿尼瑪卿雪山為根據地,時常幻化為二位年輕英俊的白衣將軍在眾生面前顯現,為害眾生、寇掠邊地,引起周邊地區的恐慌不安。被眾生呼為“大郎”“二郎”。此事被上天偵知,玉帝便命天庭戰神楊戩率兵來征。經過數年征戰,歷經百餘次大戰,眾魔王被一一收服。大郎見大勢已去,便對二郎說:“我們失敗的命運已無法逆轉,為不致遭覆滅的結局,我聽說在華熱有一處水草豐茂、林蔭遍布的地方,你率所屬部眾和部落去此地隱居,我來拒敵。”說完,便率所屬部眾,在阿尼瑪卿雪山頂上與楊戩展開了殊死搏殺,最後受傷遭擒,被押往天庭。玉帝見眾魔王雖然戰敗,卻個個威猛強悍,殺之甚為可惜,便開恩封眾魔王為西北邊地的山神,仍由阿尼瑪卿統領。阿尼蓋寧率部眾隱姓埋名、流落異鄉,在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至華熱地方的毛毛山麓,定居下來。在今天阿尼蓋寧山北的夏瑪(西大灘),有一處叫“二郎池”的海子,據說就是阿尼蓋寧與追蹤而至的楊戩大戰時留下的遺址。因此在夏瑪地方,至今流傳有這樣的一句:“青海有個大郎池,夏瑪有個二郎池”。
在民間傳聞中,阿尼蓋寧被描繪成是一位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手持長矛、騎雪青寶馬的神靈。因他又常以一位頭戴白氈帽、身披白氈衣的居士形象顯形,又被稱為蓋寧(藏語:居士),因此在今天的毛毛山周邊一帶,毛毛山被人們稱為阿尼蓋寧山。在此山北坡腳下的西響水溝有一溜十三座小山,被人們稱為十三個鄂博,傳說是阿尼蓋寧的十三房家眷。離此不遠的東響水溝口,有一處美麗的草原,叫鄂博灘,灘上有一座大鄂博,是專供人們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三在此聚集,祭祀阿尼蓋寧的地方。關於這位山神,在民間尚有這樣一則有趣的傳聞:當年阿尼蓋寧被上天收服封為山神後,心性大變,喜怒無常。有一年,秘游至華熱的尊者倉央嘉措為重建石門寺,曾去內蒙古一帶募捐。當尊者用募捐來的三百匹駱駝馱著募捐來的資金途經阿尼蓋寧山下時,正值夜間。阿尼蓋寧在一夜間連降三尺多厚的冰雪,凍死了尊者的三百匹駱駝。尊者非常生氣,次日便帶了一名侍從,登上白雪皚皚的阿尼蓋寧山頂搭建了一座小帳篷,坐在裡面誦經做法。至第三日夜間,侍從聽到帳篷里有人開始與尊者高聲談論。便悄悄溜到帳篷後面掀開一角,偷眼望去,只見在尊者對面的坐墊上,坐著一位頭戴白氈帽、身披白氈衣、面如朗月、鼻若懸膽、目光如炬、身形魁偉的巨人。那人朝侍從隱身的地方斜眼一瞪,侍從便感到天旋地轉,什麼也不知道了。次日清晨,當金色的陽光灑滿冰雕玉琢美麗絕倫的阿尼蓋寧山頂時,失魂落魄的侍從剛好從夢魘中悠悠地醒轉過來,恰巧看到,那巨人正與尊者道別,眨眼間就失去了蹤影。尊者告訴侍從,他就是山神阿尼蓋寧,是毛毛山周圍紅番五族、東山八族、石門四族等部族敬仰供奉的保護神。時至今日,在毛毛山頂仍祭有一處鄂博,傳聞就是當年倉央嘉措與阿尼蓋寧鬥法的遺址。
據有關藏文經文和典籍記載,除阿尼蓋寧外,天祝藏區還有阿尼噶卓、阿尼謝隆崗噶爾、阿尼扎西、阿尼南加、阿尼萬智、阿尼加瑪、阿尼昂毛、阿尼幻覺、阿尼道旦、阿尼饒卜藏、阿尼達日參、阿尼卡勒等著名的山神,加上阿尼蓋寧,被稱為天祝著名的十三戰神。除此以外尚有阿尼華前、阿尼華達、阿尼當智、阿尼有拉、阿尼曼陀、得吉措姆及大通河沿岸的十三山神等。
關於天祝藏區十三戰神也就是十三山神的名稱和來歷在民間中說紛紜、尚無定論。至於以上所列,只是根據本人在天祝藏區生活的經歷、所見所聞,加上有關文獻典籍記載和民間傳說得出的一個看法,是否屬實,還有待詳細考證。較為可信的有這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天祝為霍爾國轄地。有一年,霍爾的黃帳王、白帳王、黑帳王乘嶺國雄獅王格薩爾征戰魔國之際,偷襲嶺國搶走了格薩爾王的愛妃珠姆。格薩爾王接到了身在霍爾的珠姆托仙鶴捎來的求救信後,率十三位大將和軍旅,攻入霍爾國,消滅了三帳王。撤離時留下十三位大將駐守。這十三位大將在後來的歷次征戰中犧牲後,化為了十三座高聳入雲的大山,也就是傳說中的十三戰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