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瑤麓民族
- 所屬地區:貴州省立荔波水慶鄉
- 學校屬性:國小
- 現任校長:白正邦
結構,歷史,
結構
抗戰時期,胡氏兄弟以辦永安堂、經營萬金油、八卦丹聞名於世。永安堂總部設在緬甸首都仰光。三十年代在貴陽大十字開設分銷店。1937年上半年,胡氏致函貴州省,擬捐資修建國小10所,並派代表胡仲英前來商量此事。當時,省教育廳長張志韓與胡面談後,托胡仲英轉告胡氏,體念黔省文化落後,再增建10所國小校。胡氏兄弟慷慨應諾。為此,貴州省政府特別組織成立了“貴州省胡氏捐建國小校舍興建委員會”,由7人組成,張志韓為委員長。隨即草擬並通過了章程。現在荔波縣瑤麓民族國小,就是胡氏兄弟捐資興修的20所國小中的一所。
歷史
據梁杓、潘一志先生於1944年撰寫的《荔波縣誌稿》中記載:瑤慶鄉第二中心學校,自中央政治統一之後,注重邊疆教育。民國25年,政府委校長吳光華來荔,設學校於水慶之拉豆村,成立初級一班,借民房為教室,名為苗民學校。是年冬,省督學到此視察,經該此非瑤民適中地點,另勘定校址於瑤麓大寨。將大寨原有之短期國小改設,更名省立荔波水慶鄉初級國小,以該村公共之茅屋為教室。
民國27(1938)年,新任校長白正邦乃收集短期國小學生,並添招新生共70名,成立複式制初級一班,又改為省立荔波初級國小,並呈準保留水慶村原有之初級一班,名為分校。是年3月,縣長汪漢領得胡文虎、胡文豹兩先生捐款3500元,組織校舍建築委員會,推覃質成、覃以介、白正邦等董其事。4月經始,8月落成。計禮堂3間,辦公室、接待室各1間,教室12間,教員寢室2間,圖書室3間,樓上為學生寢室、廚房2間,牌坊門一座,體育場、學校園各一幅。
牌坊門外側,分嵌著兩塊石碑於門下端,刻著建校碑事。由覃質成代白正邦撰寫。左邊一塊,刻著胡氏捐款建校的經過:
“貴州省立荔波水慶鄉初級國小校字記。
水慶鄉瑤麓,荔邑之山村也。歷為苗族居,風俗習慣與漢人殊,不讀書,未開化。邑宰汪公錦波,致力發展苗民教育,親赴省領胡氏捐資3500元,創建校宇,命邑紳覃以介、覃質成與余董其事,閱三月落成。從此苗民之文化霑化雨,桃李笑春風。因樂為記,泐諸貞珉。
校長 白正邦題。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
右邊一塊石碑上的碑文是:
“胡文虎胡文豹先生捐資建築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七月”
民國27(1938)年,該校新創時招收的兩個班70名學生,全是瑤族和水族子弟。當時,不僅不收學雜費,而且發給學生書籍、筆墨、紙硯、作業薄等。每逢民族節日,學校還備有少數民族最喜愛的糯米飯、糖果、花生等物分送給學生歡度佳節。
當時,學校的教學設備也比一般縣立國小充裕,有各種掛圖200餘套,各種圖書(包括《辭源》、《辭海》、《中華大辭典》等工具書)千餘冊,還有腳踏風琴、放大鏡、日晷、地球儀以及體育器材——籃球、小皮球、桌球。學生晚上有自習用的大掛燈、座燈、馬燈等。後來,胡氏還送給學校一些藥品和衛生用品。
為了提高入學率並使學生得以卒業,學校還採取了一些特殊的辦法:1、取消學生入學年齡的限制,有的20多歲,有的有了小孩還可以入學;2、由甲長到各家動員兒童入學;3、中途退學者,要罰交學費等等。同時,對教師也有優惠待遇,如縣 高、中低級教師的薪奉分別為每月18、15和12元,而該校教師則各多3元。
由於採取了一些優惠照顧和有效措施,學校越辦越興旺。民國27至28(1938至1939)年,有教職員8名,班級5個,學生200多人(內有水族女生2人),其中瑤族學生125人;民國29至30(1940至1941)年,有教職員10名,班級5個,學生233人;民國31至32(1942至1943)年,在教職員9名,分6個班,學生272人。遠處有些布依族、水族和漢族學生也慕名而來,最遠的從廣西金城來,均在學校吃住。瑤麓大寨的兒童入學率達百分之六七十,居全省平均入學率的首位。
但好景不長。該校的最鼎盛時期,也是其衰落的開始。民國32(1943)年,學校改為縣辦,更名為瑤慶鄉第二中心學校,經費大減,教師待遇降低。民國33(1944)年,日軍入侵貴州,教師工資待遇由縣統籌調撥給 米津貼,每人每月大米120市斤,並由教師自己在就近各鄉催領。另外,按高、中、低三級任課教師等級,由教育科每月發給3元6角、3元、2元4角的雙毫作為酬金。民國34(1945)年,縣教育科長楊逸候採取“賣校長”的方法,大肆貪污受賄,誰出得起錢,誰就當校長,把這學校弄得烏七八糟。買校長當的有覃天頌,以2碗鴉片煙,買當了2年校長;覃汝安,以10條香菸等物,買當了1年校長。這種混亂局面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夕。1949年底,因土匪暴亂學校停辦。
1951年元月,平息匪患後,人民政府接管了瑤麓國小。經過對學校房屋的修整和調配教職員,又繼續開辦招生,學校更名為荔波縣瑤麓國小。縣人民政府不僅在經費和教學器材上給以照顧,而且召開瑤族老人會,了解情況,徵求意見,尊重瑤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要求,使學校辦得很有生氣,培養出了一批民族學生。
十年動亂中,這所學校也受到了衝擊。原來校門照牆上的碑文,被一些人當成四舊鑿損,校舍建築也有損壞,得不到及時維修,教學秩序混亂,陷於半停頓狀態。
1976年,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後,這所學校又獲得了新生,黔南州教育局派員查看了學校,傾聽民眾意見,撥款1萬元維修原胡氏兄弟捐修的3幢19間土木結構的樓房。1980年,將荔波縣瑤麓國小改為荔波縣瑤麓民族國小校。黔南州教育局、縣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對學校的校舍,教學設備、師資力量和教師福利等方面進行了照顧。1982年,國家撥款5萬多元,修建了1棟鋼筋水泥的2層教學樓。接著又修建了一些教師宿舍。
現在,這所學校有教師16人,工人1人。其中:中專畢業15人,高中畢業1人,瑤族5人。國家對他們實行優惠待遇,每人發給瑤邊補助費30元。學校設1至6年級8個班,共有學生341人。教育局和民委每年撥出瑤邊補助費6000至1萬元,對在校學生實行免交學雜費、書本費和筆墨紙張費,同時還發給衣服和鞋子。
這所民族學校,還受到省、州、縣各級領導的關懷與 ,從1981年起,省長王朝文和黔南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常委會、縣人大常委會等負責同志視察,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困難。1993年4月,解放初期的縣委書記、現任國家人事部副部級幹部的張策同志,重遊荔波時,專程到瑤麓國小看望。
瑤麓民族國小,自創辦到現在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50多年間,為邊寨增添了春光,培養出了許多瑤族、水族、布依族和漢族的桃李。現在這年學校雖然是一所國小,然而,它卻是成為向大中專以及各類學校輸送學生的奠基石。如:原該校的教導主任覃廷生,是當地的瑤族,畢業後在家務農。解放後由人民政府保送到貴州民族學院乾訓班學習後,又回母校任教,直到退休。原茂蘭區委副書記歐木安,也是畢業於該校的當地瑤族,由政府保送到貴州民族學院和西南民族學院學習回來後,在區里工作,直到退休。
這所學校至開辦以來,除各種原因半途停學外,共培養出畢業生近千人,其中:解放前畢業的200多人,解放後畢業的800餘人。這些學生畢業後,有的升入其它各類學校,有的參加了工作,有的回家務農,有的成了專業戶,都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四化”作貢獻。如現任瑤麓鄉的書記盧付銀、鄉長歐志能、副書記盧全高,現在州委黨校工作的覃土良,原任瑤麓鄉的副鄉長、現調廣西環江縣工作的韋蓮芬,都是該校的學生。還有原縣衛生局局長的姚長壽(水族)、原瑤麓鄉黨委書記韋木高、省政協委員覃福義等,都是在瑤麓民族國小奠定文化基礎的。其中一些老學友,至今談起這所學校,常深情地說:“如果當時沒有這所學校,可能我們這一輩子也不會讀書。”當年一些師生,無限眷戀地背誦當時由校長邀請覃質成作詞,以《凌霄花》流行老調配曲的校歌:“此地號瑤麓,居民是瑤族。彼發當禮帽,左衽當制服。耕種兼漁獵,詩書從不談。省立荔小校,特設此山麓。民國念七年,款得胡氏捐。校舍建築費,三千五百元。興工五六月,廣廈數十間。文明日進化,諸生其勉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