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跡寺創建於梁乾化元年(即公元九一一南漢劉龑立年號、歲次辛末,時值五代十國)時有黃氏八世祖深公初為“感德場”官(即今之寧德)公念祖諱春公考諱烈公,墳墓所在(時當五代)逐置章家林山場一號,東至金背馬鞍山,西到溪源雙溪口,南至石壁雙溪口,北至阮洋橫路底。同和尚皎公開創院宇,供奉佛,尊寺名瑞跡,寺坐辛向乙加戌分金,以先祖功德,院追思太祖,福蔭子孫。從此,瑞跡寺在“五代十國”時,就巍然屹立在群山環抱中,鐘聲梵唄,曾為一時名剎,故有“寧陽第一山”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瑞跡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德市
- 著名景點:觀音堂
- 始建時間:梁乾化元年
- 主持:性龍法師
歷史沿革,寺廟主持,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宋大同二年,由於歷史的變遷,瑞跡寺已廢,至宋至道二年,(公元九九六年歲次丙申)嵩公出生,公自幼聰慧,仕後官至“校書郎奉訓大夫”、深得皇恩,公追思宗功袒德,具表奏朝,故有欽度開山道場會覺禪師之稱,可見當時嵩公為了再次開發瑞跡寺,不辭辛勞,與會覺禪師奉旨,再次開山,有石碑為證。此時的瑞跡寺較梁乾化時更為美輪美奐。同時,嵩公為了瑞跡寺能夠長存,使黃氏後裔能永得祖蔭,還置買了大量的田產和山場施於寺院,寺中有尊嵩公千秋祿位,以為表旌。有“寧陽第一山”之稱。
元朝時此寺還是挺有名氣,有邑人陳自新詩“雨過山溪添虎跡,雲歸岩洞長龍威。煙鐘古寺敲殘日,長笛一聲江鳥飛。”到了明朝,瑞跡寺乃具當時之名藍。有訓導閔文振詩“蓬壺境界從天設,此是寧陽第一山。日午樵穿林竹徑,月明僧度石門關。潭龍勢帶千江白,霧豹紋添萬點斑。坐看崖邊新果熟,飢猿作伴繞藤攀。”作者不但飽覽了瑞跡寺一路的山光景色,而且親自體驗了一天僧人的生活,故留下此詩為證。到了明末,刀兵四起,寺遭兵火而毀,但黃氏後裔以壁峰境為首,再度發起,重建瑞跡寺,但由於當時生活水準低困,他們還是秉承祖意,克服了重重困難,於同治三年,在原來的法堂址上,建起了現在的瑞跡寺。
解放初期,有金溪人名佛水的還獨資建造了“觀音堂”可惜“文革”遭折,全寺只有剩下石槽和石香爐各一個。
寺廟主持
性龍法師,原籍福建莆田人,1973年生,二十二歲(1994年)依南普陀寺妙善法師出家。二年後,受具足戒於莆田南山廣化寺茗山長老,後即求法於「不到支提不為僧」的天冠菩薩道場-----寧德市支提山華嚴寺。不久法師亦度其父出家修道,法名妙方。
性龍法師鑒於中國大陸,弘揚楞嚴正法人才調零,擬重建瑞跡時,創辦楞嚴專宗學苑,並建楞嚴道場、楞嚴圓通講堂及念佛堂,以造就品學兼優及解行並重之講師,弘揚此經,荷擔大法。惟是茲事,任重道遠,力薄願宏。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畲族鄉S304(舊)瑞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