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所屬地區
沿革,代表作品,參考書目,

沿革

18世紀瑞典文學的特點之一是把法國古典主義和啟蒙思潮結合起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創作是哲理性抒情詩,同時,一種愉快、明朗而短小的牧歌代替了傳統的冗長的田園小說。但不少作品也流露出傷感情調。烏洛夫·達林(1708~1763)是瑞典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之一。1732年他創辦《瑞典百眼神》雜誌,介紹歐洲和各種新思潮。他的作品是瑞典新舊兩派文學的分水嶺。1753年,努征弗利克特(1718~1763)、克雷伊茨(1731~1785)和於倫博里(1731~1808)成立了瑞典“思想建設社”,出版文學年鑑《我們的嘗試》和《文學作品》,倡導啟蒙運動,宣傳自由思想,並推崇法國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18世紀60年代的著名詩人是貝爾曼(1740~1795),他的代表作《弗列德曼詩體書信》(1790)和《弗列德曼之歌》,是瑞典文學中抒情性最強的作品。1786年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建立了瑞典文學院,院士定為18人。第一批院士中有著名作家謝爾格倫(1751~1795)和萊奧波爾德(1756~1829),他們都是傳播法國古典主義和啟蒙思想的代表。18世紀中葉出現了反對法國古典主義和啟蒙思潮的舊浪漫主義,主要代表有圖里爾德(1759~1808),他在詩歌《激情》中闡明了他的舊浪漫主義的美學和哲學綱領。在與謝爾格倫和萊奧波爾德的論戰中,他發表了《對批評家的批評》,強調一個有作為的詩人無須拘泥於已有的形式和原則,應該創造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李德奈爾(1757~1793)早年著有悲劇《艾里克十四世》,用亞歷山大詩體寫成,破除了“三一律”的陳規。其他作品有歌劇《美狄亞》、《女伯爵斯帕斯塔拉之死》等。18世紀末,在德國哲學、社會學和文學的影響下,瑞典出現了新浪漫主義。第一批新浪漫主義者是畢業於烏普薩拉大學的幾個年輕知識分子。19世紀新浪漫主義文學團體“曙光同盟”發行雜誌《晨星》,因此這一文學團體被稱為“晨星派”,又稱“新派”。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哥特同盟”,主要研究古代,提倡發揚古代哥特人的自由精神、大丈夫氣概和堅強不屈的性格。著名文學家泰格奈爾(1782~1846)和耶伊爾(1783~1847)是主要成員。“哥特同盟”又稱“舊派”。
1810至1820年是瑞典文學史上的重要時期,有5位著名詩人:斯塔格奈利烏斯(1793~1823)、阿特博姆(1790~1855)、瓦林(1779~1839)、泰格奈爾和耶伊爾。阿特博姆的童話劇《極樂島》(1824~1827)和泰格奈爾於20年代寫的愛情故事《弗里蒂奧夫薩迦》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兩部巨著。19世紀20年代,新聞界出現了以《百眼神》報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的反對派,反對政治上保守的浪漫主義者。1830年“七月革命”以後,反對派有了自己強大的喉舌──希爾塔(1801~1872)辦的《晚報》。1840年耶伊爾擺脫了保守主義,在國會裡對當時提出的社會、政治和宗教等問題採取自由主義的立場。這時,阿爾姆克維斯特(1793~1866)到《晚報》任職,發表《這樣也可以》。這篇小說有比較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雷德貝里(1828~1895)是19世紀50年代瑞典最富於自由主義特色的作家,他的歷史小說(如《波羅的海上的海盜》、《最後一個雅典人》等)都影射當時的一些社會傾向。他的代表作是《森古雅拉》。1860年幾位年輕的詩人在烏普薩拉大學建立“未名社”,主要成員有維爾森(1842~1912)和斯諾伊爾斯基(1841~1903)。從1880年開始,維爾森作為瑞典文學院的秘書成了保守派的主要批評家。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馬克思主義開始與瑞典的工人運動相結合。1878年的經濟危機使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的生活狀況更加惡化。這時,斯特林堡發表了長篇小說《紅房間》(1879),抨擊了腐敗的政府官吏、投機商和資產階級,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者的生活狀況。這部作品被看作是瑞典文學領域裡自然主義風格的發端。他的作品如《瑞典的命運和冒險》、《結婚集》、自傳體小說《女僕的兒子》和描寫群島生活的小說《海姆斯島上的居民》,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及要求。1872年他發表了哲理性劇本《奧洛夫老師》,以後又陸續發表了自然主義的劇作《父親》、《朱麗小姐》等。在《一出夢的戲劇》和《鬼魂奏鳴曲》中,他大膽使用象徵性的語言和新的舞台設計,對於印象主義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屬於自然主義風格的作家還有貝奈迪克特松(1850~1888)和列夫列爾—埃德格倫(1849~1892)。“青年瑞典”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耶伊爾斯塔姆(1858~1909)。他早期的作品描寫了“陰冷的天氣”和“貧窮的人民”,後期的幾部作品則主要是以罪犯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為題材。

代表作品

1891年左右,拉格洛夫(1858~1940)和弗勒丁(1860~1911)開始發表作品後,瑞典文學中的自然主義時期便告結束。這個時期的作家不拘泥於現實素材,而是讓想像馳騁在遙遠的國度和古老的年代裡。象新浪漫主義者一樣,他們喜歡把所描寫的事件安排在東方國家和地中海沿岸各國。他們後來深入研究瑞典歷史,把創作內容上溯到古代和中世紀。海登斯塔姆(1859~1940)是90年代瑞典文學中唯美主義的代表。1905年瑞典與挪威聯盟的解體和1909年的大罷工,促使作家面向社會現實,密切注視瑞典人民的生活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思想變化,在這基礎上,寫出了不少現實主義的作品。如瑟德爾貝里(1869~1941)、恩斯特勒姆(1869~1940)等人的作品,他們筆下的主人公已不再是脫離現實的神秘莫測的人物,而是一定社會環境裡的普通人。在想像力的豐富和深入刻劃人物方面,首推貝里曼(1883~1931),他的主要作品是《瓦德雪平的馬庫雷爾一家》。瑞典20年代後文學界的中心人物是帕爾·拉格爾克維斯特(1891~1974),他既是抒情詩人,又是戲劇家和小說家。他的作品大多以善與惡的鬥爭為題材,力求探討人生的真諦。他在短篇小說《劊子手》(1933)、長篇小說《侏儒》(1944)和《巴拉巴》(1950)等作品中,諷刺和抨擊德國法西斯暴力政策和野蠻行徑。1940年他被選為瑞典文學院院士,195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20年代有些工人出身的作家如安德松(1888~1920)和延德爾(1895~1939)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工人階級的生活。他們廣泛細緻地觀察和思索他們經歷的現實,更大膽地揭露生活的陰暗面。工人文學的先驅考克(1882~1940)著重描寫工業主義給瑞典的社會生活所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他的主要作品有《工人》(1912)、《森林谷地》和《上帝的美好世界》(1916)等。 洛-約翰松(1901~ )被稱為“僱工派”領袖,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僱工》(1936~1937)和自傳體長篇小說《文盲》(1951)。1930年前後在抒情詩方面出現了一個新的流派──“五青年”派,他們認為文化方面的奢求是人類獲得幸福的障礙。人們後來把他們稱為本源派詩人。其中最有才華的是哈里·馬丁松(1904~1978),他的主要作品有詩集《流浪者》(1931)、遊記《漫無目標的旅行》(1932)、《再見,海角》(1933)、自傳體小說《蕁麻開花》(1935)和英雄史詩《阿尼雅拉號宇宙飛船》(1956)等。30年代還有些作家受勞倫斯的影響,創作了一些表現求生的渴望和性偏見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瑞典的文學更為活躍,許多作品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上的沉悶空氣和人們的變態心理。一些作家接受了外國文學各種流派的影響,產生了一些模仿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另有些作品則帶有超自然的傾向或神秘主義和厭世哲學的色彩。這個時期瑞典的詩壇尊崇英國詩人艾略特和近代法國詩人所提倡的自由詩的詩風。較有成就的詩人是埃里克·林德格倫(1910~1968),他寫了著名的象徵主義詩篇《沒有路的人》,被認為現代瑞典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

參考書目

HjalmarAlving,GudmarHasselberg,Svensklitteraturhistoria,Stockholm,19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