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浩,我國歷史上曾經產生過無數的能工巧匠,以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無比輝煌燦爛的中華建築藝術。筆記記載的《木經》作者喻皓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基本介紹
- 本名:瑜浩
- 所處時代:五代末、北宋初
- 出生地:浙江杭州
- 主要作品:《木經》是一部關於房屋建築方法的著作
- 作品影響: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交流和提高
人物信息,瑜浩作品木經,
人物信息
![瑜浩像 瑜浩像](/img/3/3bc/wNjFjZ4ADZ0EDM5EWO5gjY4UzM0YjYwcDOzgjM4AzNwYmMlljZ3Yj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帶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歷史上的記載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當過都料匠(掌管設計、施工的木工),長期從事建築實踐。在這長期的實踐中,他勤于思索、並善於向別人學習,因而在木結構建造技術備匪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修建高大的殿堂房舍。筆記中記載說,他把房屋結構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按照尺寸比例來安排構件,注意各部分之間的協調。這種房屋設計,無論從實用方面,還是從審美角度來看,都不笑舉失為最佳方案。
喻皓還精於修造多層木塔。曾經設計修建了開封開寶寺塔。施工時,讓木塔略向西北傾斜,預言在一百年內塔就可以被風吹正(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這一成就反映了喻皓精湛的建築技藝。宋歐陽修《歸田錄》曾稱讚他為"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
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晚年寫成了《木經》三卷。《木經》的問世不僅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譽備道棄交流和提高,而且對後來建築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瑜浩作品木經
《木經》是一部關於房屋建築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木結構建築手冊。令人遺憾的是,這部書後來失傳了。根據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簡略記載,《木經》對建築物各個部分的規格和各構件之間的比例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一直為後人廣泛套用。喻皓在著作時,努力找出各構件之間的相互比例關係,對於簡化計算、指導設計、加快施工進度是很有幫助的,也是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的有意義的嘗試,表明喻皓是很有科學頭腦的。
《木經》的問世不僅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對後汽樂放嘗來建築技術的發展有很大店敬鞏影響。大約一百年以後,由李誡編著的,被譽為"中國判棄您古代建築寶典"的《營頸霸端造法式》一書,在很多部分上都是從《木經》上參照的。
在傳統正史中,即使是喻皓這樣的能人也不能占有一隅之地。沈括的《筆談》記錄了他的事跡(此外,本書《梵天寺木塔》條也有關於他的記載),為我國建築科技史留下了極為寶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