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花鳥三體葫蘆瓶

琺瑯彩花鳥三體葫蘆瓶

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民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此件琺瑯彩花鳥三體葫蘆瓶:不管是從造型上還是繪畫工藝方面都是世間很罕見的一件葫蘆瓶,值得廣大收藏界的朋友投資與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琺瑯彩花鳥三體葫蘆瓶
  • 外文名:Colored enamel painting of flowers and three body bottle gourd
  • 年代:雍正時期
  • 類別:瓷器
葫蘆瓶,寓意,歷史淵源,

葫蘆瓶

南宋後期龍泉窯創製的瓶式,瓶體似葫蘆,故名。小口,短頸,瓶體由兩截粘合而成。名與“福祿”諧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宋元時期,龍泉窯、景德鎮窯均有生產。
從元代起出現了八方葫蘆瓶,上圓下方葫蘆瓶以及扁腹葫蘆等各式葫蘆瓶。明清兩代,葫蘆瓶大量燒造,器形也有較多變化,有方形、圓形、蘊涵天圓地方之意的上圓下方和多棱形等許多品種。其中還另有專名,如“抱月瓶”即是明永樂、宣德年間燒制的扁腹綬帶葫蘆瓶。至康熙時,出現三節或四節式葫蘆瓶。自雍正以後,開始出現一孔葫蘆瓶,變化多端,其中的器口內斂、臥足、裝飾有對稱如意帶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品種有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葉末以及藍釉、白釉、黃釉等其他單色釉。紋飾大多帶有道教色彩,也有書寫吉祥文字的。

寓意

出於以上種種原因,在民間,葫蘆瓶一直深受百姓的喜愛。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遺址,就有陶製葫蘆瓶出土。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隨著人們福祿觀念的形成,“葫蘆崇拜”的內涵又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因為葫蘆與“福祿”、“護祿”諧音,古人進而認為它可以驅邪避諱,給人帶來幸福和好運。唐代以後,隨著各種門類民間工藝的發展,不同質料的葫蘆瓶紛紛出現,瓷器、漆器、玉器、琺瑯等等的葫蘆瓶大量出現,稱得上器形變化多端,工藝美不勝收。坷北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清代青玉童子葫蘆瓶,就堪稱精美的工藝製造:此瓶為帶蓋葫蘆形,中空,瓶外壁雕刻有兩隻爬伏在枝葉上的蝙蝠,瓶下部兩側,各有一個頭髮植綰成雙髻的童子,雙手抱瓶。此瓶不但生活氣息濃厚,更可謂是傳統文化中葫蘆吉祥寓意的集中體現:一方面,玉瓶本身像個“吉”字,同時葫蘆又是連枝帶蔓的,蝙蝠也是幸福和好運的象徵,所以,綜合起來看,其整體寓意就是:吉祥幸福。

歷史淵源

葫蘆型器物,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還曾出現“葫蘆崇拜”文化。詩經說:“綿綿瓜瓞,民之初生”——古人認為創世紀之前,混沌的宇宙,其天地合一的狀態,仿佛一隻葫蘆。而世界創生的過程,則被他們形象地理解為這隻葫蘆從中央剖開,從此天地剖判、陰陽分離.因為古人將葫蘆視為陰陽合一的載體,所以上古時期的婚禮上有“合卺”一項:把一隻葫蘆剖分為瓢,新郎、新娘各執一瓢,相互為對方漱口,這種象徵“和合”的行為就是“合卺”,後來婚禮上飲交杯酒的習俗就是由此衍生的。所以,葫蘆最原始的吉祥寓意就是夫妻和諧美滿。另外,葫蘆多子,故又有了子孫滿堂的象徵意義。再有,若是連枝帶蔓的葫蘆圖案,它還象徵著家族綿延無窮、萬代興旺,這是因為“蔓”與“萬”同音,“蔓帶”與“萬代”諧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