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山庵寺

琶山庵寺

琶山庵寺在紹興波塘虞江村牛眠山上。宋乾道六年僧任育捐資創建,房屋22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琶山庵寺
  • 地點:紹興波塘虞江村牛眠山
  • 房屋:22間
  • 內部設施:萬年戲台等
歷史淵源,近況,道場共修,

歷史淵源

紹興波塘虞江村牛眠山上。宋乾道六年僧任育捐資創建,房屋22間。內有萬年戲台,台頂四角高翹,台內裝飾著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船篷軒。台前的兩根圓形石柱上方,鑲嵌木雕人物和動物,形象逼真。萬年戲台還記載著宣統元年(1909)琶山庵整修經過。戲台朝里隔一個約80平方米天井,便是三開間的大雄寶殿,殿頂吻獸吞脊,氣勢非凡。殿前的丹漆廊柱上留有楹聯一對。其一云:“三寶舊聲名,看仙筆靈泉古柏有枝皆北向;十村新廟貌,願民康物阜大田多稼慶西成。”上聯概括了該古庵非同尋常的自然特色,下聯表白了當時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心愿和嚮往。殿內佛像金碧輝煌,善易信女前來頂禮膜拜,四季不絕。據說,殿上原有不少掛匾,如宋代文學家朱熹的“山水清青”,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的“如來一洞天”等等,都表現了該庵附近的自然風光之美。還有一塊“保我臣庶,老誠萬靈”的橫匾,傳說是八仙之一的藍采和所書,其字跡能隨著年代的變遷而若隱若現,堪稱“仙筆”。庵內尚留存一些碑刻壁畫,反映庵堂的歷史變遷,很有藝術研究價值。距庵東約數十步就是民間流傳的“玉帶泉”。據傳說,乾隆皇帝南巡至此,汲泉解渴,寬頻休息,臨走時忘記玉帶(古代官員所用的玉飾腰帶),因而後人將此泉稱為“玉帶泉”。泉水一窪,面不大,中擱一石樑,有孤松盤結其上。據《浙江通志》記載:泉味甘而冽,色微白,故又謂之玉帶。歷經千秋泉水依然清澈流暢,淙淙有聲。

近況

如今琶山庵寺由普願師父主持。寺內以一大殿”念佛堂“為主,並有菩薩、天神等偏殿。寺前有一大池塘,為放生池,作放生、護生之用。另有大雄寶殿正在重建之中。

道場共修

”念佛堂“主供”西方三聖“。常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拜佛。堂內開闊,也作打七、共修場所,打七是打”地藏七“,是在家居士修福修慧的簡單有效的大方便法,並得到普遍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