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幻境劇社

“琳琅幻境”是廣東第一個具有規模的白話劇社,成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為同盟會成員陳少白等人所組織。初時社址在香港中環士丹利街,後來遷至中環海傍(民國後這個招牌還存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後又由香港遷回廣州時,即租賃靖海新街一間房屋為社址。組成時,公推杜冠洲為社長,陳少白為名譽社長,內部人員有鄭冠公(當時《唯一有所謂》報館編輯)、黃軒胄、陸孟飛、陳俊朋等。杜冠洲是當時廣九車站站長,當該社經費支絀時,他即將自己的洋樓出賣撥充該社經費,對該社極為熱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琳琅幻境劇社
  • 社內畫家:曾漢初、陳新
  • 主要演員:朱普泉、林坤山、林叔香
  • 代表劇目:《余也直》
基本信息,主要成員,主要演員,音樂人員,社內編劇,社內畫家,代表劇目,父之過,西太后,

基本信息

該社的社員俱為義務職,每次演出只支領宵夜費、車費共四角(毫幣)而已。該社與采南歌班、優天影班等同一性質,以宣傳革命及為同盟會籌款作經費為目的。1925年時省港工人為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而舉行大罷工,該社也回響,到廣州海珠戲院演出新劇,為省港罷工委員會籌款。廣州市的工會開會慶祝成立時,亦常有為其演出新劇助興。
由於該社是陳少白等人所組織,而所演新劇都是宣傳革命、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和針砭時事的劇目,以演文明新劇為號召,因此社會上也稱之為“志士班”。
當該社在香港、廣州等地演出時,每幕都有布景的油畫,並有燈光裝置。演出的白話劇,是說白的,沒有唱的,與日常生活的情景接近,表現了劇壇的新趨向。過去廣東只有鑼鼓戲劇,沒有這種白話劇出現,所以初演時便轟動一時,且因其為“志士班”,人們對之亦是另眼相看。

主要成員

主要演員

朱普泉、林坤山、林叔香、伊秋水、黃壽年、謝盛之、郭式雄、陳非儂、陳兆文、李文添、胡津霖、陸魂霆等。

音樂人員

錢大叔、尹自重、尹琴軒、林瑞甫等。

社內編劇

黎鳳緣(混名甩繩馬騮)、林介仁(屬香港華商報界)、蔡了緣、鄧英等。

社內畫家

曾漢初、陳新等,都是擔任繪製布景油畫的。

代表劇目

《余也直》、《父之過》、《西太后》、《梁天來》、《沙三少殺死譚亞仁》、《李覺》、《外江壯士》、《家庭恩怨記》、《自由女嫁堂倌》等,而以陳少白所編的《父之過》和林介仁所編的《梁天來》、《西太后》等劇最為人們所讚賞。

父之過

該劇是描寫香港拆白黨謀財害命的罪惡活動的,將其中所謂風、火、徐、堯、柴、馬、離、降、經、皮、朵、目、滅、篤、發、薩等各種騙術盡情揭破。演出後,香港的拆白黨不滿,認為該社有意將他們的勾當揭穿,無異於將其飯碗打破,曾寫信警告該社,要其停演這齣戲。但該社員工均置之不理,依舊繼續演出,香港的拆白黨也無奈他何。林介仁所編的《梁天來》一劇,則敘述清朝雍正年間,廣東番禺縣石井鄉譚村惡霸凌貴興橫行霸道,迫害梁天來全家,火燒石室,弄至七屍八命一案,梁天來僥倖免於燒死,但已淪落街頭,極其狼狽,後來告狀申冤,凌貴興又賄賂大小官吏,使梁天來投訴無門,冤不得申,凌貴興並欲斬草除根,謀殺梁天來,以遂其霸產滅證的罪惡陰謀。其中情節,曲折離奇,是當時當地的真人真事,為廣東人所熟識的。此劇因伸張正義,揭發惡霸勾結貪官污吏,演來令人十分感動。其中復有凌貴興為其母祝壽時,在家演戲,演《山東響馬》一出,由陳兆文飾單雨雲,由朱普泉飾廣東先生,以粵劇鑼鼓戲演出,演來亦極精彩,是戲中有戲的。演出後極得社會人士讚賞,後來粵劇戲班將此劇改編為粵劇演出。

西太后

該劇是描寫慈禧太后的荒淫無道和太監李蓮英、安德海的貪得無厭,揭露了清廷的腐敗黑暗。
該社最初出現時,以演文明新戲轟動一時,深得觀眾讚賞,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後來亦因不善經營,日漸虧累,逐漸演變而為商業化。演出的劇目,已遠遜從前,而且粗製濫造,漸趨腐化。昔時之所謂文明新戲,便被人視為不光彩的稱號,為觀眾所鄙棄。沒多久便逐漸與粵劇戲班相結合,一些演員轉入粵劇戲班當演員,一些又轉入香港電影公司當演員。其中如林坤山、朱普泉、伊秋水、林叔香、陳兆文、陳非儂、黃壽年等原是該社的編劇人員,後來亦投入粵劇戲班為編劇者。該社為時不久便解體結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