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漆器

琉球漆器

琉球漆器是琉球群島特產的一種漆器,14世紀與中國進行貿易時開始興起後,由中國習得相關技法,由於琉球也產漆樹,而且氣候高溫多濕相當適合漆器的製作,沿海地帶更產有適合螺鈿法使用的夜光蠑螺,使琉球漆器質量日高,成為琉球國王室的專用品,也是進貢中國、日本的主要貢品,因此漆器的製造在琉球受到琉球王朝的保護,於首都設定了貝折奉行所專司經營漆器的生產與交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琉球漆器
  • 底色:朱色和黑色的漆為底色
  • 被稱為:“豚血下地”
  • 傳統技法:“螺鈿”、“沈金”、“箔繪”
琉球漆器主要以朱色和黑色的漆為底色,紅色更採用豬血打底,所以朱色十分鮮明亮澤,被稱為“豚血下地”,其美感非其他漆器可媲美。
琉球漆器上的圖樣除了使用“螺鈿”、“沈金”、“箔繪”等從中國學去的傳統技法外,1715年時房弘得(比嘉築登之親雲上乘昌)將中國的加飾法再行衍生出堆錦法,將顏料加透漆打成麻糬狀,按照所需花樣貼於漆面推開,形成華麗、立體的花紋。
琉球國被日本吞併後,日本也很重視這項傳統工藝,現代以那霸市、浦添市及糸滿市等地區為漆器生產中心,生產著各種盆、飯碗、器皿球形碗以及套盒等產品,並且成立了數間相關的技職學校,保護這項工藝的流傳,且於1983年時,日本將琉球漆器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