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物理基礎》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理論物理的重要概念、規律、原 理和方法,選材精當適用、互相貫通,構成比較系統全面的基礎。全書始 終堅持貫徹由實踐到理論的歷史的發展的觀點。特彆強調聯繫實際時要充 分注意到理論物理的統一的與近似的特點,它反映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一 定時期理論認識上一定程度的近似性;而變分原理或極值原理與微擾理論 則成為理論物理的重要方法。 全書共分14章,內容包括:牛頓力學,麥克斯韋噸磁理論,洛倫茲電 子論,狹義相對論,氣體動理論,液體動理論,統計熱力學,隨機運動, 量子力學初步,碰撞和躍遷,原子分子等的近似處理,相對論性電子理論 ,量子統計力學,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 《理論物理基礎》可供高等院校物理系及其他相關專業師生作為參考 教材,亦可供廣大有關科技工作者參考。本書由彭桓武、徐錫申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理論物理基礎/經典系列/中外物理學精品書系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483頁
- 開本:16
- 定價:79.00
- 作者:彭桓武
-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18864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理論物理基礎》共分14章,內容包括:牛頓力學,麥克斯韋噸磁理論,洛倫茲電子論,狹義相對論,氣體動理論,液體動理論,統計熱力學,隨機運動,量子力學初步,碰撞和躍遷,原子分子等的近似處理,相對論性電子理論,量子統計力學,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本書由彭桓武、徐錫申編著。
作者簡介
徐錫申,1924生。1990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54年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畢業。1954年至1960年在西北大學物理系工作。1960年初調至九院九所,長期參加和負責國家重點工程物理項目中物質的物態方程和輻射性質等課題的理論研究,有多項科研成果獲獎。曾多次講授“量子統計物理學”的研究生課程,著有《實用物態方程理論導引》,另有譯著多種。彭桓武,(1915—2007),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冬赴英,1940午和1945年先後獲得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7年底回國後歷任雲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原子能所、高能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九院副院長,理論物理所所長,曾多次在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及其研究生院授課。1955年當選為中科院首批院士。
他早年在英國從事固體理論、量子物理和量子場論的研究。回國後,他領導了我國反應堆和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工作,在固體和統計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等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工作者。
彭桓武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2)、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5)、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5),“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為了表彰彭桓武在理論物理領域上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為中國科學研究所作的貢獻,2006年6月13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將國際永久編號為第48798號小行星,命名為“彭桓武星”。
他早年在英國從事固體理論、量子物理和量子場論的研究。回國後,他領導了我國反應堆和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工作,在固體和統計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等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工作者。
彭桓武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2)、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5)、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5),“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99)。為了表彰彭桓武在理論物理領域上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為中國科學研究所作的貢獻,2006年6月13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將國際永久編號為第48798號小行星,命名為“彭桓武星”。
圖書目錄
第1章 牛頓力學
1.1 運動律
1.2 行星繞曰和萬有引力
1.2.1 克卜勒定律
1.2.2 萬有引力
1.3 拉格朗日運動方程和廣義坐標變換
1.3.1 牛頓運動方程
1.3.2 拉格朗日函式
1.3.3 廣義坐標
1.3.4 變分法
1.3.5 拉格朗日運動方程
1.3.6 廣義坐標變換
1.4 哈密頓正則運動方程和正則變換
1.4.1 哈密頓正則運動方程
1.4.2 正則變換
1.4.3 哈密頓-雅可比方程
1.4.4 泊松括弧
習題
第2章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2.1 電磁律
2.1.1 麥克斯韋方程組
2.1.2 電磁場能量守恆方程
2.1.3 電磁場動量守恆方程
2.1.4 電磁量的單位制
2.2 電磁波的產生
2.2.1 電磁場的矢勢和標勢
2.2.2 波動方程
2.2.3 推遲解
2.2.4 輻射場
2.2.5 多極矩展開
2.2.6 電偶極矩輻射
2.2.7 磁偶極輻射和電四極輻射
2.2.8 輻射能流
2.3 平面電磁波的反射和透射
2.3.1 平面電磁波
2.3.2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2.3.3 平面波的偏振
2.3.4 金屬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2.3.5 多層薄膜中的反射和透射
2.4 極短波長近似(幾何光學近似)
2.4.1 程函方程
2.4.2 光線微分方程
2.4.3 評註
習題
第3章 洛倫茲電子論
3.1 分子、原子、電子
3.2 洛倫茲方程與麥克斯韋方程
3.2.1 洛倫茲方程
3.2.2 場量的平均值
3.2.3 電荷密度和電流密度的意義
3.3 洛倫茲-洛倫茨公式和簡單色散理論
3.3.1 洛倫茲力和電子的運動方程
3.3.2 洛倫茲-洛倫茨公式
3.3.3 簡單色散理論
3.4 運動點電荷的電磁場
習題
第4章 狹義相對論
4.1 參考系
4.2 光速實驗和洛倫茲變換
4.2.1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
第5章 氣體動理論
第6章 液體動理論
第7章 統計熱力學
第8章 隨機運動
第9章 量子力學初步
第10章 碰撞和躍遷
第11章 原子分子等的近似處理
第12章 相對論性電子理論
第13章 量子統計力學
第14章 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
附錄 常用物理量單位和物理常量
主題索引
重排後記
1.1 運動律
1.2 行星繞曰和萬有引力
1.2.1 克卜勒定律
1.2.2 萬有引力
1.3 拉格朗日運動方程和廣義坐標變換
1.3.1 牛頓運動方程
1.3.2 拉格朗日函式
1.3.3 廣義坐標
1.3.4 變分法
1.3.5 拉格朗日運動方程
1.3.6 廣義坐標變換
1.4 哈密頓正則運動方程和正則變換
1.4.1 哈密頓正則運動方程
1.4.2 正則變換
1.4.3 哈密頓-雅可比方程
1.4.4 泊松括弧
習題
第2章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2.1 電磁律
2.1.1 麥克斯韋方程組
2.1.2 電磁場能量守恆方程
2.1.3 電磁場動量守恆方程
2.1.4 電磁量的單位制
2.2 電磁波的產生
2.2.1 電磁場的矢勢和標勢
2.2.2 波動方程
2.2.3 推遲解
2.2.4 輻射場
2.2.5 多極矩展開
2.2.6 電偶極矩輻射
2.2.7 磁偶極輻射和電四極輻射
2.2.8 輻射能流
2.3 平面電磁波的反射和透射
2.3.1 平面電磁波
2.3.2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2.3.3 平面波的偏振
2.3.4 金屬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2.3.5 多層薄膜中的反射和透射
2.4 極短波長近似(幾何光學近似)
2.4.1 程函方程
2.4.2 光線微分方程
2.4.3 評註
習題
第3章 洛倫茲電子論
3.1 分子、原子、電子
3.2 洛倫茲方程與麥克斯韋方程
3.2.1 洛倫茲方程
3.2.2 場量的平均值
3.2.3 電荷密度和電流密度的意義
3.3 洛倫茲-洛倫茨公式和簡單色散理論
3.3.1 洛倫茲力和電子的運動方程
3.3.2 洛倫茲-洛倫茨公式
3.3.3 簡單色散理論
3.4 運動點電荷的電磁場
習題
第4章 狹義相對論
4.1 參考系
4.2 光速實驗和洛倫茲變換
4.2.1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
第5章 氣體動理論
第6章 液體動理論
第7章 統計熱力學
第8章 隨機運動
第9章 量子力學初步
第10章 碰撞和躍遷
第11章 原子分子等的近似處理
第12章 相對論性電子理論
第13章 量子統計力學
第14章 廣義相對論引力理論
附錄 常用物理量單位和物理常量
主題索引
重排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