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準則:戴維森合理性理論研究》將戴維森哲學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即“合理性的哲學”,以“理解如何可能”為主線,從意義理論到行動理論,從心靈哲學到價值哲學,對思想、意義和行動的理解離不開合理性的理論基石。戴維森的合理性理論與亞里士多德、休謨、康德路線一脈相承,拓寬了當代分析哲學的視野,《理解的準則:戴維森合理性理論研究》具體包括:合理性的主體要求理論;合理性準則理論;合理性的外部要求理論;行動的合理化理論;基於合理性的價值論;非理性理論。
基本介紹
- 書名:理解的準則:戴維森合理性理論研究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陳常燊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159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理解的準則:戴維森合理性理論研究》將戴維森哲學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即“合理性的哲學”,以“理解如何可能”為主線,從意義理論到行動理論,從心靈哲學到價值哲學,對思想、意義和行動的理解離不開合理性的理論基石。
圖書目錄
導言
一問題與背景
二目標與計畫
第一章戴維森合理性概念的背景、淵源和內容
第一節合理性概念的理論背景
一亞里士多德一休謨一康德:合理性的“經典模型”
二《牛津合理性手冊》:合理性的當代形態
三塞爾:合理性是個初始概念
四諾齊克:合理性事關理由和可靠性問題
第二節合理性概念的淵源
一邏輯實證主義
二實用主義和蒯因
三拉姆塞與貝葉斯行為決策理論
四哲學史和弗洛伊德
第三節合理性概念的主要內容
一對合理性問題的三個解釋框架
二合理性的主體條件:思想需要什麼?
三合理性準則:信念的內在融貫性和行動的邏輯一致性
四戴維森對合理性的基本態度
第四節“統一理論”與“合理性的科學”
第二章合理性準則及其外部要求:語言理解與人際溝通
第一節理解如何可能:戴維森哲學的總問題
一理解與被理解:戴維森哲學的二元格局
二理解的張力:從隱喻和用詞錯誤看理解無處不在
三“無法理解”同樣基於某種理解
四對行動和心靈的理解
五理與真:理解之可能性的基本準則與基礎概念
第二節語言、思想與合理性:對傳統語言觀和概念相對主義的批判
一“語言與思想相互需要”:批判語言的工具論
二“沒有教條的經驗論”:批判概念圖式和概念相對主義
第三節合理性準則:徹底解釋的基本條件
一善意原則與合理性
二整體論、融貫論與合理性原則
三“共享”與“三角測量”:合理性的外部要求
第四節合理性、可理解性與跨文化溝通
一從理解和跨文化溝通的觀點看
二語言與信念的可理解性
三合理性與可理解性:跨文化溝通的兩大原則
第三章真、知識與合理性
第一節真與客觀性
一真之概念與真之理論
二真之客觀性
第二節真之客觀性的知識論基礎
一知識的三個門類:主體、主體間與客體
二知識論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真與合理性:孰先孰後?
一合理性與真:可理解性的基礎概念
二原初之真是合理性的先決條件和外部要求
三合理性對真之反向約束
第四章合理化:行動說明與實踐理性
第一節能動性、因果性與合理性
一行動、能動性與合理性
二行動的意向性與因果性
第二節行動說明的方法論前提:整體論、合理性與善意原則
第三節行動的目的論說明、理由說明與因果說明
一目的論說明
二理由說明
三因果說明
第四節實踐推理與自由意志
一威廉斯與戴維森:內在理由與內在合理性
二行動理由、行動原因與自由意志
第五章價值、評價與合理性
第一節“願望比信念更為根本”:評價與語言
一對“持有”或“接受”一個評價語句之分析
二意義、信念與願望:願望比信念更為根本
第二節“價值根植於事物”:真與價值的客觀性
一事實與價值的二分
二價值的客觀性
三合理性準則對價值客觀性的規定
第三節“命題態度的指派”:價值人際比較的根基
一價值的人際比較如何進行?
二價值人際比較的根基是什麼?
第六章非理性:“理性範圍內的失敗”
第一節非理性:一種行動哲學和哲學心理學的考察
一非理性:戴維森的獨特進路
二不融貫、不一致與非理性
三“非理性悖論”
第二節不自製問題:意志薄弱如何可能?
一不自製問題的哲學史淵源
二戴維森的實踐合理性
三戴維森對不自製的因果說明
第三節自我欺騙及其根源
一自我欺騙與“根據薄弱”
二一廂情願、自我說謊與自我欺騙
三自我欺騙的根源:行動的因果說明和“心靈的分隔”
四簡短的評論
第七章合理性的自我約束與定位
第一節合理性的不確定性及其自我約束
一“信念之謎”的兩個原則
二合理性的信念融貫性原則
三信念與語義:意義和指稱的不確定性
四合理性之不確定性的自我約束
第二節形式合理性,還是實質合理性?——戴維森與當代合理性理論
一合理性與有理性
二戴維森與當代三種合理性理論
第三節工具(合)理性還是價值(合)理性?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問題與背景
二目標與計畫
第一章戴維森合理性概念的背景、淵源和內容
第一節合理性概念的理論背景
一亞里士多德一休謨一康德:合理性的“經典模型”
二《牛津合理性手冊》:合理性的當代形態
三塞爾:合理性是個初始概念
四諾齊克:合理性事關理由和可靠性問題
第二節合理性概念的淵源
一邏輯實證主義
二實用主義和蒯因
三拉姆塞與貝葉斯行為決策理論
四哲學史和弗洛伊德
第三節合理性概念的主要內容
一對合理性問題的三個解釋框架
二合理性的主體條件:思想需要什麼?
三合理性準則:信念的內在融貫性和行動的邏輯一致性
四戴維森對合理性的基本態度
第四節“統一理論”與“合理性的科學”
第二章合理性準則及其外部要求:語言理解與人際溝通
第一節理解如何可能:戴維森哲學的總問題
一理解與被理解:戴維森哲學的二元格局
二理解的張力:從隱喻和用詞錯誤看理解無處不在
三“無法理解”同樣基於某種理解
四對行動和心靈的理解
五理與真:理解之可能性的基本準則與基礎概念
第二節語言、思想與合理性:對傳統語言觀和概念相對主義的批判
一“語言與思想相互需要”:批判語言的工具論
二“沒有教條的經驗論”:批判概念圖式和概念相對主義
第三節合理性準則:徹底解釋的基本條件
一善意原則與合理性
二整體論、融貫論與合理性原則
三“共享”與“三角測量”:合理性的外部要求
第四節合理性、可理解性與跨文化溝通
一從理解和跨文化溝通的觀點看
二語言與信念的可理解性
三合理性與可理解性:跨文化溝通的兩大原則
第三章真、知識與合理性
第一節真與客觀性
一真之概念與真之理論
二真之客觀性
第二節真之客觀性的知識論基礎
一知識的三個門類:主體、主體間與客體
二知識論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真與合理性:孰先孰後?
一合理性與真:可理解性的基礎概念
二原初之真是合理性的先決條件和外部要求
三合理性對真之反向約束
第四章合理化:行動說明與實踐理性
第一節能動性、因果性與合理性
一行動、能動性與合理性
二行動的意向性與因果性
第二節行動說明的方法論前提:整體論、合理性與善意原則
第三節行動的目的論說明、理由說明與因果說明
一目的論說明
二理由說明
三因果說明
第四節實踐推理與自由意志
一威廉斯與戴維森:內在理由與內在合理性
二行動理由、行動原因與自由意志
第五章價值、評價與合理性
第一節“願望比信念更為根本”:評價與語言
一對“持有”或“接受”一個評價語句之分析
二意義、信念與願望:願望比信念更為根本
第二節“價值根植於事物”:真與價值的客觀性
一事實與價值的二分
二價值的客觀性
三合理性準則對價值客觀性的規定
第三節“命題態度的指派”:價值人際比較的根基
一價值的人際比較如何進行?
二價值人際比較的根基是什麼?
第六章非理性:“理性範圍內的失敗”
第一節非理性:一種行動哲學和哲學心理學的考察
一非理性:戴維森的獨特進路
二不融貫、不一致與非理性
三“非理性悖論”
第二節不自製問題:意志薄弱如何可能?
一不自製問題的哲學史淵源
二戴維森的實踐合理性
三戴維森對不自製的因果說明
第三節自我欺騙及其根源
一自我欺騙與“根據薄弱”
二一廂情願、自我說謊與自我欺騙
三自我欺騙的根源:行動的因果說明和“心靈的分隔”
四簡短的評論
第七章合理性的自我約束與定位
第一節合理性的不確定性及其自我約束
一“信念之謎”的兩個原則
二合理性的信念融貫性原則
三信念與語義:意義和指稱的不確定性
四合理性之不確定性的自我約束
第二節形式合理性,還是實質合理性?——戴維森與當代合理性理論
一合理性與有理性
二戴維森與當代三種合理性理論
第三節工具(合)理性還是價值(合)理性?
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