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二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歷史劇。該劇首版於1597年。
該劇講述了一個不稱職的國王的故事,以及他第一次面臨人的身份時的極大痛苦。《理查二世》也是關於亨利·波林勃洛克的故事,他攫取了王冠因而不再清白。他以為,鑒於理查犯有該隱之罪,所以自己可以淨化被理查玷污的王座。但是,為了建立他的統治,他不得不犯理查同樣的罪。他並未變成神,卻變成一個謀殺者。他這個國王因而再也不可能是理查意義上的國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理查二世
- 外文名稱:Richard II
- 作品別名:理查二世的悲劇
- 文學體裁:戲劇(五幕)
- 作者:【英】莎士比亞
- 首版時間:1597年
- 字數:約7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劇中的理查二世一開始便以獨斷專行、為所欲為的君主形象出現:放逐莫布雷和博林布羅克;對博林布羅克的父親約翰·剛特十分無禮;對剛特的勸告置若罔聞;強行沒收了剛特家庭的財產;永遠剝奪博林布羅克的種種權利;對愛爾蘭窮兵黷武……他的種種倒行逆施使他的王權失去平衡。在他出征愛爾蘭期間,博林布羅克從流放地返回英國,集中勢力,用武力討伐理查二世,聲稱要回他的繼承權。壓力之下,理查二世被迫交出王位。理查二世被囚禁在龐弗雷特監獄,其王后被流放法國。理查二世在牢中遇害前以正統王位繼承人的身份,講了許多精彩的話,成為一個令人同情的形象。博林布羅克繼位後稱為亨利四世,但終因理查二世被害和他的篡位而深感內疚,雖然否認了他對理查二世被謀殺的罪責,卻又計畫到聖地去朝拜,以求得心理平衡。
創作背景
莎士比亞生當伊莉莎白女王(1558—1603在位)時代。伊莉莎白朝處於英國第一次產業革命(1540—1640)的中期。由於統一的民族國家在亨利八世時已建立,所以伊莉莎白朝王權鞏固,經濟繁榮。加之她處事審慎,提出“和睦”、“團結”的口號,她得到了國人的認可,成為英國史上的一代明君。但史書對她評價說“伊莉莎白死後名聲大振,遠遠超過了她的實際成就。顯然,對她的宣揚,對光榮的崇拜、她的長壽、與莎士比亞時代的巧合以及幸運地擊敗無敵艦隊使我們產生的錯覺,以致我們在放聲讚嘆的時候忘掉了這樣簡單的現實,即她不動聲色使英國陷人了一種無法控制的狀態之中。”這段評論給讀者提供了兩條信息:一是莎士比亞與伊莉莎白朝基本上是合拍的;二是伊莉莎白統治下的英國,社會矛盾形相畢露,社會局勢已經無法控制。女王權力受到了以瑪麗(女王姑母面上的表侄女)為首的天主教核心勢力的有力挑戰,以致女王在1587年極不情願地將她處死。在經濟生活領域,隨著資本原始積累加速,居民的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了,倫敦街頭流民成群,郊區每天都有人被處絞刑。這些都為社會騷亂、政局動盪預先埋下了火種。莎士比亞回眸理查二世的歷史,發現現實和歷史頗有相似之處,於是創作了歷史劇《理查二世》,以諷喻當朝,警示世人。
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主要取材於拉斐爾·霍林舍德的《英格蘭紀事》。莎翁在選材上充分注意到博林布魯克篡取理查二世的王位這一事實,並且在《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以及《理查三世》等一系列的歷史劇中充分發揮和利用,成功地描寫了約克和蘭開斯特兩家皇室的爭鬥與和解。
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大約寫於1595年,首印於1597年,但伊麗莎自在位期間的兩次重印卻刪去了理查王被迫交出王位的情節。1601年愛塞克斯伯爵起兵反對伊莉莎白一世時,他的同謀們專門上演了這個長期不演的歷史劇,希望以此喚起公眾的支持。
人物介紹
理查
英國國王。理查如同古希臘戲劇中飽受苦難的主人公。他有一個可悲的弱點:傲慢自大,把凡夫俗子奉為神明(即使垮台時,還把自己比作遭到了門徒背叛的基督)。這種對命運的無知導致他在該劇前半部吞併了本該由波林勃洛克繼承的遺產,從而不可避免地開始了不幸。每次理查都試圖中止衰落,但結果情況變得更糟。所有這一切既引起觀眾同情(他的遭遇)又激起他們的擔憂(意識到其中隱喻的普遍道德行為)。
波林勃洛克
起初,劇本集中表現理查,波林勃洛克似乎只是一個形象模糊的朝臣。他脾氣暴躁,奉行過時的騎士準則(不是依靠法庭而是通過決鬥來解決爭端),把國王的命令當作金科玉律。正如其他所有侍臣一樣,他受到蒙蔽。但隨著內戰升級,理查更加炫耀浮誇、深不可測,他開始有步驟地、卓有成效地樹立自己的王室威信。在這場爭權奪勢的“撲克牌遊戲”中,波林勃洛克成了一個不可思議、難以戰勝的人物。
約翰·剛特
剛特堅定地維護傳統,力主高官顯爵應該珍視自己的榮譽、責任和義務。他奄奄一息時訴說的話語(“這一個君王們的御座,這一個統於一尊的島嶼,這一片莊嚴的大地……”)就是典型的例子。該段念白被作為英格蘭以及國民的愛國頌歌反覆引用。但實際上,它是一首輓歌,充滿了憤怒和指責,因為國家的榮譽被一位遺棄王家傳統的君主買進賣出。
約克公爵
約克公爵是位年邁政治家。對於榮譽和責任,他持有兄長剛特同樣的觀點,並絕對服從國王的“神權”統治。當理查辜負了人們的期望時,他毫不猶豫地予以怒斥。他生性耿直,與理查身邊的寵臣迥然不同——後者只是一群皮笑肉不笑的紈絝子弟(包括他自己的兒子奧墨爾公爵)。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理查二世》的情節從波林勃洛克被放逐開始,到他登上王位、理查王被殺為止,以波林勃洛克發動政變為情節主線。莎士比亞不是歷史學家,歷史事件只是他創作的原料。他的旨趣不在講說歷史故事,而在表達他的人文主義的政治觀。他從人文主義的思想高度,總結理查王丟國喪身的歷史教訓。他惡行累累,多行不義,造成了“物議沸騰,人心瓦解”的局面,他的悲劇是咎由自取。因此,劇本的基本思想是,作者基於民族國家的根本利益,斥責理查這個殘暴君王,抨擊其種種倒行逆施,呼籲理性治國。這一思想對莎翁時代的王上有震聾發耽的意義。
(1)理查王固執任性,感情用事。他的兩個叔父特、約克,對其行為方式的評價可謂一語道破。一個說他“少年浮薄”、“輕躁狂暴”;一個說他“一意孤行”。他處事任性乖張,隨心所欲,不象一國之君。在第一幕里,有個波林勃洛克向他控告毛勃雷的場面,雙方爭執對駁,全無退讓之意,各以“決鬥”威嚇對方。理查不加察核,竟然準予決鬥;待決鬥即刻開始,理查王則不分是非,判給雙方各流放國外十年的處分;略過片刻,他又將波林勃洛克的流放期由十年減為六年。對此出爾反爾,莎士比亞給以幽默的嘲諷。
(2)理查王遠君子近小人。小人善於向權貴餡媚邀寵;君王若被小人包圍,勢必遠離正道,乾出禍國殃民的事。劇中有三個理查王的“近侍”。他們雖不是王親貴戚,卻深得理查王的寵幸,就在於他們能投理查王之所好。他們引誘理查王晝夜嬉遊,流連忘返,關係至為“密切”。他們幫國王刺探民情,注意到波林勃洛克怎樣向平民殷勤獻媚,博取他們的歡心。他們給國王、王后遞送情報,波林勃洛克在雷文斯泊集結兵力的訊息以及諾森伯蘭伯爵、華斯伯爵投奔波林勃洛克的訊息都是由格林報告給王后的。他們那種如蟻附擅的醜行,招致上下國人的唾棄。當他們得知波林勃洛克舉兵起事的訊息,自知末日已近,一個個如喪考妣,驚恐萬狀。一個說“我們對王上的關係這樣密切,格外容易引起那些對王上不滿的人的仇視。”一個說:“懷恨的民眾除了象惡狗一般把我們撕成碎塊以外,是不會給我們什麼好處的。”他們最終為波林勃洛克所殺。這是社情民意的勝利,是莎士比亞民主思想的光輝寫照。
(3)理查王暴虐無道。從英國歷史看,大凡理性的國王,往往與有權勢的全部或大部分貴族和諧相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政局穩定、國內和平和政府的高效率。理查王則不是這樣。他是個專橫暴虐的國王。他給自己的墓碑上寫著“他打倒那些侵犯王權的人”。他無情地揮舞君王個人權利的大棒,用放逐、處死、謀殺等殘酷手段打擊他心目中的敵人。他早把波林勃洛克看作王位凱覷者,因為他對黨徒說過:“好象我治下的英國已經操在他的手裡,他是我的臣民所仰望的未來君王一樣。”為了根絕後患,理查王借“庭爭”之機,判給波林勃洛克流放六年之處分,可實際上是“永遠”的,永遠不準他回到英國來。可見理查王是鐵了心的。不僅如此,在剛特(波林勃洛克之父)死後,理查王沒收了他的全部土地和財產。據史書記載,剛特每年有一萬二千英鎊的收益,是中世紀後期英格蘭的首富。理查王此舉,既違情理又違法律,招來大貴族的恐慌和嫉恨。劇本還穿插交代了謀殺葛羅斯特(理查王的叔父)的元兇也是理查王。
(4)在理查王統治下,財政拮据,國庫空虛。縱觀中外歷史,有道明君在財政上總是推行輕搖薄賦,藏富於民的政策,一昏君、暴君則苛征暴斂,誅求無已。劇中人說理查王已經破產了,象一個破落的平民;原因是濫用揮霍錢財。為了彌補財政虧空,他就別出心裁設計出新的稅目,諸如“空頭券”、“德政稅”,且稅率奇高。為了籌措出征愛爾蘭的費用,他乾脆把王家租稅包給威爾特郡伯爵,還將“空白詔赦”預留給他的俊臣,吩咐他知道誰有錢,就可命令誰交出巨額的金錢。如此橫徵暴斂、巧取豪奪,百姓如何安生。怪不得波林勃洛克發兵起事以後,不僅持中立態度的約克父子義無返顧地投其靡下,連威爾斯的小民也群起回響。理查王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上述種種,足以證明理查二世是令祖令父的不宵子孫,是個十足的暴君。莎士比亞形象地展示出理查王覆亡的歷史必然性,藝術地暗示出民眾的巨大能量。這些就是劇本傳輸給讀者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藝術特色
該劇政治氣氛濃郁,絕大多數角色都是貴族、騎士,沒有莎士比亞擅長描繪的“普通人”場景,或許這就是該劇令人感到遙不可及的又一原因。然而,莎士比亞也在至關重要的兩個場景給普通人以醒目地位。在第三幕,園丁運用與自己身份相稱的比喻來議論國家局勢(幕間表演,言辭鏗鏘有力,如夏雨一樣清新)。在第五幕,艾克斯頓帶著士兵闖入監獄謀殺理查,此前獄卒給理查送來了食物。因為獄卒拒嘗食物,理查動手打他(這種情況以前未曾發生),然後艾克斯頓與士兵帶著斧頭闖了進來。根據古希臘悲劇的傳統,國王之死不宜台上正面表現,而通過差使嘴中說出。莎士比亞用了寥寥數行台詞,通過獄卒的變節(艾克斯頓不許獄卒嘗食物,而獄卒服從的也是這位自命不凡者,並非自己真正的主子),以及國王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將這一內容呈現在觀眾面前。此情此景,聯繫到不久前的理查自比被遺棄的基督,無疑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這體現了劇中莎士比亞的自始至終的戲劇創作特色——不是描述,而是展示。
該劇風格雄渾壯麗,恢宏闊大。莎士比亞決不是壘築庭園花壇的工匠,而是古典園林的設計師。他以如椽之筆,描繪出一幅中世紀後期英格蘭的全景圖。畫面雄渾壯麗,恢宏闊大,能使讀者生髮出無窮的聯想。在倫敦,有王宮、有貴族府邸,有監獄,有圍場。一個場景接著一個場景,令人目不暇接。在外地,有葛羅期特郡的原野,有威爾斯的古堡,有勃列斯托爾。那座高聳的威爾斯古堡,瀕臨大海,空氣清新,在它腳下,儘是甘美的蔬果、磷詢的怪石,但見臃腫不靈的蝦蟆和蜷伏的毒蛇在其間拿動。這是一幅原始古樸的、雄渾壯麗的圖畫。通過這些畫面,人們不僅感受到雄渾壯麗、恢宏闊大之美,也對權貴們因互相爭鬥而襲讀大自然的行為升起憤慨和遺憾之情。
悲喜結合的內心獨白。內心獨白是指主人公自己直抒胸臆。莎士比亞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善於運用內心獨白的藝術家。人們閱讀任何一部莎劇,總會被那些震憾人心的獨白深深吸引,細細品嘗其中的醇香美味,最後竟然流連忘返,默默思索起來。在他早年的《理查二世》中,獨白已經用得靈活自如,如同妙手成春,天衣無縫一般。
作品影響
20世紀,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得到恢復,也更加注重劇中的寓意。在扮演理查的演員當中,著名的有約翰·吉爾古德、亞歷克·吉尼斯、伊恩·理查森和理察·帕斯科(後者於連續演出時輪番扮演理查和波林勃洛克)。
1995年,皇家國家劇院上演了此劇,由菲奧納·肖扮演理查,劇中國王與波林勃洛克(戴維·思雷爾福爾扮演)的爭鬥摻入了愛情糾葛的成分。
2012年,《理查二世》被改編成電視劇,作為倫敦奧運會的獻禮劇《空王冠》的第一集。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