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之年的敘事(評論集)》劉海燕的評論文字其智性、知性和理性似乎都淹沒於感性、悟性和靈性之中了。如涓涓溪流給予人們“早晨的思想”一般靈魂沉思的新鮮。在這些“溫潤的思的葉片”里,作者的靈性筆觸和對作品的把握,超越了一般程式化的批評,能於灑脫而富有才氣的文字中,透露出自己藝術感受的獨到和傳達風格的優美。於印象感悟中蘊藉雋永的哲思,如文學散文隨筆一樣,充滿了靈動、灑脫與慧敏。
基本介紹
- 書名:理智之年的敘事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作家出版社
- 作者:劉海燕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ISBN:9787506339629, 7506339625
圖書目錄,文摘,
圖書目錄
總序:為你出版“第一本書”
序:別開生面的文學沉思
第一輯:她/他的存在,提醒我們
家庭怎樣才能跟上天才的方式
關於薩樂美,我能講些什麼
光影中的杜拉斯
黑塞的居住地
露天的生活與思考
第二輯:我們的內陸
隱秘盛開的寫作
來自平原的聲音
李銳:從厚土到銀城
你的命運就是你的寫作
為自身和歷史
虛構寫作與思想的旅程
寫作能改變一個人嗎
一些悲哀是由人性本身所致
什麼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第三輯:開始的方式
誰在妨礙他們的想像力
追溯當代文學及批評的背景
生態文藝學:一種眼光和行為方式
如果回到現象中來
有一個叫潁河鎮的地方
第四輯:在閱讀中相遇
曾經發生的閱讀
美麗與尷尬
回憶:音樂與命運
生命和詩的錯過
2004年冬天,在閱讀中相遇
序:別開生面的文學沉思
第一輯:她/他的存在,提醒我們
家庭怎樣才能跟上天才的方式
關於薩樂美,我能講些什麼
光影中的杜拉斯
黑塞的居住地
露天的生活與思考
第二輯:我們的內陸
隱秘盛開的寫作
來自平原的聲音
李銳:從厚土到銀城
你的命運就是你的寫作
為自身和歷史
虛構寫作與思想的旅程
寫作能改變一個人嗎
一些悲哀是由人性本身所致
什麼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第三輯:開始的方式
誰在妨礙他們的想像力
追溯當代文學及批評的背景
生態文藝學:一種眼光和行為方式
如果回到現象中來
有一個叫潁河鎮的地方
第四輯:在閱讀中相遇
曾經發生的閱讀
美麗與尷尬
回憶:音樂與命運
生命和詩的錯過
2004年冬天,在閱讀中相遇
文摘
二、家庭怎樣才能跟上天才的方式?
艾爾默?莫德在《托爾斯泰傳》里總結道:“可憐的女人!她多年來竭盡全力地履行她的職責。如果她是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庸的丈夫,她可能是一個模範妻子和母親。所以如果她在經受她力所不及的考驗時垮了下來,讓我們不要過分苛刻地判斷她。”這位托爾斯泰作品英譯本的權威翻譯家及研究專家,站在優勢的男人的立場上簡單化地原諒了她,權威或歷史的邏輯往往就是這樣,希望人們不要轉移視線,讓隱匿的東西永遠隱匿起來。
索妮亞作為宮廷御醫的女兒,像她周圍所有同時代的小姐一樣,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生性愛好文學藝術,寫過小說,畫過波良納的風景畫,能彈奏高難度的鋼琴曲,很有藝術天賦及組織能力。十八歲就放棄了大都市生活的一切快樂消遣,隨丈夫乘一輛輕便旅行馬車,來到波良納。取代她生活過的金碧輝煌的克里姆林宮的,是一座幽暗的院落,取代那些愉快的客人們的,竟是一些過路的香客。年輕的妻子是不太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的,但是那時有強烈的愛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在丈夫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這個男人無論閱歷、年齡(托爾斯泰當時三十四歲)、眼界和地位都比她優越。
在托爾斯泰長女塔尼婭的回憶錄《往事如煙》里,可以看出:這個家庭里的孩子都曾受過最完備的教育和培養。生活平靜而幸福。父親是一家之長,所有的人都無條件地服從他。托爾斯泰的內心失去平衡後,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家庭的生活。
多少年來,這個家長一直在引導他們,可是突然,這一切都得改變,需要走另一條新的、完全陌生的道路。這使母親尤其感到痛苦和震驚,她困惑不解,張皇失措。她怎么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如此完美的、她感到十分幸福的生活毀掉。
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被破壞了,代之而來的是爭吵、眼淚和相互責備。為什麼要這樣?他究竟有什麼權利一定要我們改變這種多年來他使我們習慣了的生活?母親就是這樣責備的。我們孩子們對發生的事情並不怎么理解,只是為父母的不和而痛苦,不知道該怎樣幫助他們。
他很少同我們談起他的信仰。他獨自一人改造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思想發展的過程我們一無所知,一旦出現在我們面前,已經是成果本身了,對這一結果我們根本沒有思想準備。他的論點只能使她們驚訝,而無法使她們信服。
很可能,是他的某種羞怯的心理阻止了他將自己最珍視的思想去告訴我們。也可能,他害怕強迫我們。強迫我們違背自己的良心。
《往事如煙》托爾斯泰和他的妻子也都為相互理解做過很大的努力,但最終分歧越來越大。托爾斯泰作為一個引路人,舉著燈火走得太遠了,妻子被周圍的人群、環境和習慣左右著,不能走得更快一些。事實上,索妮亞在很年輕時就竭盡全力想從精神上接近這個天才丈夫。“如果說我不能站得和他一般高,那也要保持一個對他有所理解的高度,就這我已深深感到自己的無力了。”她依從丈夫的觀念,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譬如十三個孩子中有五個夭折,因為在波良納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那裡沒有良好的醫療條件。她特別喜歡音樂,但總是克制自己不沉迷於其中,因為她害怕音樂喚起心中的某些感情,使她不能回到現實中來。她告訴自己:做天才的忠誠溫柔的妻子,做眾多孩子的慈愛的母親,是自己的天職。她在許多方面都壓抑了自己。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此。
這個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名著,在小說中對男女情感、婚姻、家庭有深刻理解的大作家,面對生活中的愛、性和婚姻時,有更強烈的困窘,尤其是集中暴露了男人對待妻子時的弱點。譬如,很早托爾斯泰就意識到:“……她還年輕,我身上有很多她不理解,也不喜歡。為了我,她在許多方面壓抑了自己,她會不知不覺把這一切犧牲記到我的賬上的。”(托爾斯泰1865年日記)但是他並沒有鼓勵或幫助妻子,從為他服務的生活里掙脫出來,發展自己的愛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間。他在《那么我們該怎么辦》這部具有濃郁自傳性質的著作里寫到:婦女的真正工作是生養子女;不是模仿那些特權階級的男人,而代之以“在銀行、政府部門、大學、科學院和藝術工作室里的”虛偽的工作。這部書以對多產的母親的頌詞而結束:“多產的母親知道,真正的生活是一樁危險、費力和自我犧牲的事,她將在責任、服務和無私的道路上指導人類。”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他的妻子生了十三個孩子,差不多每隔一年半到兩年就有一個孩子出生,而且還要親自哺乳,身體幾乎難以恢復。而他自己既不耐煩,也沒有時間去操勞那些孩子,因為他要跟蘇格拉底之類的大人物作精神上的接觸。看來這個19世紀的天才思想家,在某些生活觀念方面,也不能超越他的時代,太男權中心主義。
他熱愛真理和精神,他的愛最終是指向上帝的,當婚姻、親人成了他自我完善之路上的障礙,他會越過去。對於托爾斯泰來講,婚姻意味著什麼呢?是愛情的篇章,也是結束無比痛苦的一切誘惑的手段,結婚還不到一年,他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夫妻生活使他變得愚鈍了,他為自己這利己的生活方式受到良心的譴責。家庭生活的喜悅整個地吞沒了他,使他忘記了他早就認識到的“真理和精神的崇高”。
艾爾默?莫德在《托爾斯泰傳》里總結道:“可憐的女人!她多年來竭盡全力地履行她的職責。如果她是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庸的丈夫,她可能是一個模範妻子和母親。所以如果她在經受她力所不及的考驗時垮了下來,讓我們不要過分苛刻地判斷她。”這位托爾斯泰作品英譯本的權威翻譯家及研究專家,站在優勢的男人的立場上簡單化地原諒了她,權威或歷史的邏輯往往就是這樣,希望人們不要轉移視線,讓隱匿的東西永遠隱匿起來。
索妮亞作為宮廷御醫的女兒,像她周圍所有同時代的小姐一樣,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生性愛好文學藝術,寫過小說,畫過波良納的風景畫,能彈奏高難度的鋼琴曲,很有藝術天賦及組織能力。十八歲就放棄了大都市生活的一切快樂消遣,隨丈夫乘一輛輕便旅行馬車,來到波良納。取代她生活過的金碧輝煌的克里姆林宮的,是一座幽暗的院落,取代那些愉快的客人們的,竟是一些過路的香客。年輕的妻子是不太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的,但是那時有強烈的愛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在丈夫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這個男人無論閱歷、年齡(托爾斯泰當時三十四歲)、眼界和地位都比她優越。
在托爾斯泰長女塔尼婭的回憶錄《往事如煙》里,可以看出:這個家庭里的孩子都曾受過最完備的教育和培養。生活平靜而幸福。父親是一家之長,所有的人都無條件地服從他。托爾斯泰的內心失去平衡後,極大地影響了整個家庭的生活。
多少年來,這個家長一直在引導他們,可是突然,這一切都得改變,需要走另一條新的、完全陌生的道路。這使母親尤其感到痛苦和震驚,她困惑不解,張皇失措。她怎么也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如此完美的、她感到十分幸福的生活毀掉。
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被破壞了,代之而來的是爭吵、眼淚和相互責備。為什麼要這樣?他究竟有什麼權利一定要我們改變這種多年來他使我們習慣了的生活?母親就是這樣責備的。我們孩子們對發生的事情並不怎么理解,只是為父母的不和而痛苦,不知道該怎樣幫助他們。
他很少同我們談起他的信仰。他獨自一人改造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思想發展的過程我們一無所知,一旦出現在我們面前,已經是成果本身了,對這一結果我們根本沒有思想準備。他的論點只能使她們驚訝,而無法使她們信服。
很可能,是他的某種羞怯的心理阻止了他將自己最珍視的思想去告訴我們。也可能,他害怕強迫我們。強迫我們違背自己的良心。
《往事如煙》托爾斯泰和他的妻子也都為相互理解做過很大的努力,但最終分歧越來越大。托爾斯泰作為一個引路人,舉著燈火走得太遠了,妻子被周圍的人群、環境和習慣左右著,不能走得更快一些。事實上,索妮亞在很年輕時就竭盡全力想從精神上接近這個天才丈夫。“如果說我不能站得和他一般高,那也要保持一個對他有所理解的高度,就這我已深深感到自己的無力了。”她依從丈夫的觀念,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譬如十三個孩子中有五個夭折,因為在波良納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那裡沒有良好的醫療條件。她特別喜歡音樂,但總是克制自己不沉迷於其中,因為她害怕音樂喚起心中的某些感情,使她不能回到現實中來。她告訴自己:做天才的忠誠溫柔的妻子,做眾多孩子的慈愛的母親,是自己的天職。她在許多方面都壓抑了自己。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此。
這個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名著,在小說中對男女情感、婚姻、家庭有深刻理解的大作家,面對生活中的愛、性和婚姻時,有更強烈的困窘,尤其是集中暴露了男人對待妻子時的弱點。譬如,很早托爾斯泰就意識到:“……她還年輕,我身上有很多她不理解,也不喜歡。為了我,她在許多方面壓抑了自己,她會不知不覺把這一切犧牲記到我的賬上的。”(托爾斯泰1865年日記)但是他並沒有鼓勵或幫助妻子,從為他服務的生活里掙脫出來,發展自己的愛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間。他在《那么我們該怎么辦》這部具有濃郁自傳性質的著作里寫到:婦女的真正工作是生養子女;不是模仿那些特權階級的男人,而代之以“在銀行、政府部門、大學、科學院和藝術工作室里的”虛偽的工作。這部書以對多產的母親的頌詞而結束:“多產的母親知道,真正的生活是一樁危險、費力和自我犧牲的事,她將在責任、服務和無私的道路上指導人類。”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他的妻子生了十三個孩子,差不多每隔一年半到兩年就有一個孩子出生,而且還要親自哺乳,身體幾乎難以恢復。而他自己既不耐煩,也沒有時間去操勞那些孩子,因為他要跟蘇格拉底之類的大人物作精神上的接觸。看來這個19世紀的天才思想家,在某些生活觀念方面,也不能超越他的時代,太男權中心主義。
他熱愛真理和精神,他的愛最終是指向上帝的,當婚姻、親人成了他自我完善之路上的障礙,他會越過去。對於托爾斯泰來講,婚姻意味著什麼呢?是愛情的篇章,也是結束無比痛苦的一切誘惑的手段,結婚還不到一年,他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夫妻生活使他變得愚鈍了,他為自己這利己的生活方式受到良心的譴責。家庭生活的喜悅整個地吞沒了他,使他忘記了他早就認識到的“真理和精神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