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主義建築

理性主義建築,理性主義和理性主義建築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內涵,作為一個建築運動是指20世紀上半葉隱含在現代建築運動中的建築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性主義建築
  • 外文名:Rationalism Architecture of the period
歷史,原則,

歷史

受唯理論影響,採用理性的方法處理設計問題,涉及哲學、政治、社會、經濟、風格以及象徵的領域。理性主義的智性原則可以追溯到歷史上建築理論的起源,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中已經指出建築是一門科學。這個思想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論著中又得到擴展。
18世紀的藝術理論建立了以表現真實與理性的古典主義美學,反對巴羅克的幻覺藝術。以迪朗、維奧萊–勒–杜克、桑珀等人為代表的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建築的智性原則一直貫穿整個19世紀的建築。
20世紀的理性主義建築是歷史主義、新藝術運動以及表現主義的對立,其思想與形式起源於W.格羅皮烏斯和L.密斯·范·德·羅。理性主義更為關注建築的整體以及建築與城市的關係,提倡國際式建築。

原則

理性主義建築有下列五個原則:
①城市規劃、建築與工業設計促進社會進步,設計不是個人的形式探索,而是社會與倫理活動。
②用地與建築的經濟效益原則,節省土地以及排除裝飾的形式語言。
③從城市規劃到工業設計的各個層面,在形式語言上系統地套用工業技術、標準化和預製裝配,隱喻工業化。
④注重城市規劃和建築的關係。
⑤在建築方法上提倡理性化的建築形式,形式是客觀需要演化的結果。就這個意義而言,風格派、構成主義、包浩斯學派以及現代國際運動,都曾為理性主義的發展推波助瀾。
作為建築學意義上的學派,理性主義是指義大利1926年建立的由菲吉尼、波利尼、泰拉尼和皮亞琴蒂尼等領導的理性主義7人集團(Gruppo7),該集團於1928年吸收了利貝拉等作為成員,組成義大利理性建築運動(MIAR)。這個建築團體的思想部分源自聖泰利亞的未來主義構想,理性主義7人集團最終與法西斯結盟,導致折衷主義的建築方向。代表作有泰拉尼的科莫法西斯宮(1928~1936)、利貝拉的卡普里島馬拉巴爾代別墅(1938~1943)和新羅馬議會大廈(1954)。當代理性主義也特指20世紀60和70年代以阿爾多·羅西的《城市建築》(1966)以及他在1973年米蘭藝術三年展發表的《理性建築》所倡導的義大利新理性主義學派“傾向派”(LaTendenza),理性主義建築信奉文藝復興理論,推崇18世紀啟蒙運動的新古典主義以及20世紀現代建築理論。新理性主義將歐洲的歷史城市看作豐富的源泉,重新發現並發展了形式語彙和建築語言,在重視規則和建築類型學的同時,也關注城市在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意義,歷史的延續性,以及歷史形式和歷史元素作為設計源泉的重要性。
理性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還有義大利建築師阿莫尼洛、格拉西,瑞士建築師博塔,德國建築師翁格斯等。新理性主義的代表作品有阿爾多·羅西的米蘭加拉拉泰塞2號住宅(1969~1973)、格拉西的基耶蒂學生公寓(1976~1979)等。就廣義而言,理性主義建築也包括了20世紀後期各國當代建築師的理性主義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