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
北史.卷十四.列傳第二》:“
琅邪公主名玉儀,魏高陽王斌庶生妹也。初不見齒,為
孫騰妓,騰又放棄。文襄遇諸途,悅而納之,遂被殊寵,奏魏帝封焉。文襄謂
崔季舒曰:"爾由來為我求色,不如我自得一絕異者。
崔暹必當造直諫,我亦有以待之。"及暹諮事,文襄不復假以顏色。居三日,暹懷刺,墜之於前。文襄問:"何用此為?"暹悚然曰:"未得通公主。"文襄大悅,把暹臂入見焉。季舒語人曰:"崔暹常忿吾佞,在大將軍前,每言叔父合殺。及自作
體佞,乃體過於吾。"玉儀同產姊靜儀,先適
黃門郎崔括,文襄亦幸之,皆封公主。括父子由是超授,賞賜甚厚焉。”
《
北齊書.卷三.帝紀第三》:“七月,王還
晉陽。辛卯,王遇盜而殂,時年二十九。葬於峻成陵。齊受禪,追謚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時有童謠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燈燈滅。"識者以為王將殂之兆也。數日前,
崔季舒無故於北宮門外諸貴之前誦
鮑明遠詩曰:"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聲甚淒斷,淚不能已,見者莫不怪之。初,梁將
蘭欽子京為
東魏所虜,王命以配廚。欽請贖之,王不許。京再訴,王使監廚蒼頭薛豐洛杖之,曰:"更訴當殺爾。"京與其黨六人謀作亂。
時王居北城東柏堂蒞政,以寵琅邪公主,欲其來往無所避忌,所有侍衛,皆出於外。太史啟言宰輔星甚微,變不出一月。王曰:"小人新杖之,故嚇我耳。"將欲受禪,與
陳元康、
崔季舒等屏斥左右,署擬百官。京將進食,王卻,謂諸人曰:"昨夜夢此奴斫我,宜殺卻。"京聞之,置刀於盤,冒言進食。王怒曰:"我未索食,爾何據來!"京揮刀曰:"來將殺汝!"王自投傷足,入於床下。賊黨去床,因而見殺。先是訛言曰:"軟脫帽,床底喘",其言應矣。時太原公洋在城東雙堂,入而討賊,臠割京等,皆漆其頭。秘不發喪,徐出言曰:"奴反,大將軍被傷,無大苦也。”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二》:“澄獲徐州刺史
蘭欽子京,以為膳奴,欽請贖之,不許;京屢自訴,澄杖之,曰:"更訴,當殺汝!"京與其黨六人謀作亂。澄在鄴,居北城
東柏堂,嬖琅琊公主,欲其往來無間,侍衛者常遣出外。辛卯,澄與
散騎常侍陳元康、吏部尚書侍中
楊愔、
黃門侍郎崔季舒屏左右,謀受魏禪,署擬百官。
蘭京進食,澄卻之,謂諸人曰:"昨夜夢此奴斫我,當急殺之。"京聞之,置刀盤下,冒言進食。澄怒曰:"我未索食,何為遽來!"京揮刀曰:"來殺汝!"澄自投傷足,入於床下,賊去床,弒之。愔狼狽走出,遺一靴;季舒匿於廁中;元康以身蔽澄,與賊爭刀被傷,腸出;庫直王紘冒刃御賊;紇奚舍樂斗死。時變起
倉猝,內外
震駭。”
人物軼事
武定五年(547年),
高歡病故,
高澄接任為
渤海王,成為
東魏的實際統治者。這一年初秋,高澄從
晉陽來
鄴城朝覲。準備上朝的
高澄在通往皇宮的必經之路上遇到了被
孫騰拋棄的
元玉儀,
高澄對
元玉儀一見傾心,將她帶回去,安頓在他平日裡用來處理政務的
東柏堂住下。為了給她出氣,
高澄甚至奏請皇帝,將她封為
琅琊公主。
高澄素來風流愛色,當時的
中書侍郎崔季舒是
高澄的密友,平日裡受
高澄之託,幫
高澄尋訪美人。得到
元玉儀之後,
高澄非常高興,還對
崔季舒炫耀說:“你經常替我選美女,可選了這么多,卻都沒有我自己得到的這般與眾不同之人。
崔暹知道此事必來進諫,我正等著呢。”聽到風聲的
崔暹很快趕來,
高澄猜到他會勸自己不要做這等荒唐事,就故意板著臉不給他好臉色看。
崔暹看在眼裡,心中有數。他再來
東柏堂見
高澄時故意將袖子裡的名刺掉落在地。
高澄詫異,問他這是做什麼。他一臉恭敬地回答:“特來拜謁公主”。
高澄喜出望外,拉著他的手就進去見
元玉儀。
因琅琊公主為
元玉儀的關係
高澄結識了
元玉儀的姐姐靜儀,並與元靜儀
私通,給元靜儀也奏封了公主,但封號失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元靜儀的丈夫崔括,還有她的兒子都被
高澄破格提拔,還得了豐厚的賞賜。後來因為寵愛
琅琊公主,
高澄放鬆了其辦公地點
東柏堂的警備,這樣可以讓
元玉儀來往無所避忌,正因為如此膳奴
蘭京及其同夥抓住機會將
高澄刺殺身亡,
高澄被殺後
元玉儀的名字再未在史書上出現過,不知所終。
家族成員
曾祖父母
曾祖母:韓貴人。
祖父母
祖母:待考。
父母
母親:待考。
兄弟姐妹
姐姐:元靜儀,封公主,嫁崔括,
高澄情婦,與
元玉儀同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