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福地(琅嬛福地(古詩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朝文學家張岱的散文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琅嬛福地》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注釋,白話翻譯,作者簡介,
琅嬛福地1

  
陶庵夢有宿因,常夢至一石廠,埳窅岩䨱2,前有急湍洄溪,水落如雪,松石奇古,雜以名花。夢坐其中,童子進茗果,積書滿架,開卷視之,多蝌蚪、鳥跡、霹靂篆文,夢中讀之,似能通其棘澀。閒居無事,夜輒夢之。醒後佇思,欲得一勝地仿佛為之。郊外有一小山,石骨棱礪,上多筠篁3,偃伏園內。余欲造廠,堂東西向,前後軒之,後磥一石坪,植黃山松數顆,奇石峽之。堂前樹桫欏4二,資其清樾。左附虛室,坐對山麓,磴磴齒齒,劃裂如試劍,匾曰“一丘”。右踞廠閣三間,前臨大沼,秋水明瑟,深柳讀書,匾曰“一壑”。
緣山以北,精舍小房,絀屈蜿蜒,有古木,有層崖,有小澗,有幽篁,節節有致。山盡有佳穴,造生壙,俟陶庵蛻焉,碑曰“嗚呼有明陶庵張長公之壙”。壙左有空地畝許,架一草庵,供佛,供陶庵像,迎僧住之奉香火。大沼闊十畝許,沼外小河三四折,可納舟入沼。河兩崖皆高阜,可植果木,以橘、以梅、以梨、以棗,枸菊圍之。山頂可亭。山之西鄙,有腴田二十畝,可秫可粳。門臨大河,小樓翼之,可看爐峰、敬亭諸山。樓下門之,匾曰“琅嬛福地”。緣河北走,有石橋極古樸,上有灌木,可坐、可風、可月5

注釋

(1)琅嬛福地,神仙居住的洞府。出自元代伊世珍的筆記小說《琅嬛記》中第一篇。故事說西晉政治家張華(字茂先)在游洞穴時結識一人,這人引領他來到一個隱藏在石門之內的所在,宮室巍峨,古樹參天。其中有一密室,滿滿的都是書籍,而且大多是沒有讀過的。嗜書的張華大喜,想租住幾天,那人笑著說道:“先生怎么這樣犯痴,此地怎可租賃呢?”即命童子送出。張華問地名,告知“琅嬛福地”。張華一邁出大門,即自然關閉,只剩大石和藤蘿。後來張華在他所著《博物志》中做了記載,可惜被晉惠帝下令刪除。
(2)埳(kǎn),險峻;窅(yǎo),深遠;䨱(fù),同覆,覆蓋。
(3)筠篁,叢生的竹林。
(4)桫欏,即娑羅樹,又名蛇木。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多生於河邊林下的蔭地。分布在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越南以及我國西藏、雲南等地。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即在娑羅樹下涅槃。
(5)這座小山即山陰項王里的雞頭山,在今紹興市柯橋區豐項村。相傳項梁和項羽當年為躲避仇人追殺,避難在這裡,後人為紀念他們,在這裡修建了項王廟。今廟已廢棄,遺址尚在。張岱在他的《自為墓志銘》中道:“曾營生壙於項王里之雞頭山,友人李研齋題其壙曰:嗚呼有明著書鴻儒陶庵張長公之壙。”佐證琅嬛福地就在這裡。

白話翻譯

我的夢中也許有前世的因緣吧,常常夢見來到一座石頭砌成的廣廈,周圍山石險峻,山路幽深,在石屋前有一條湍急廻轉的小溪,小溪流速極快使得飛濺的水花像落雪一般,近旁的松樹石頭都很奇特古老,松石附近遍開著各種名花。夢中我坐在石屋裡,童子端上名茶和水果,滿室的書架上擺放著滿滿的書籍,打開書來看,大多是蝌蚪文、鳥爪痕跡、霹靂篆文。在夢中似乎能讀懂這些艱澀的文字。閒居無事的時候,便常做這個夢。醒來凝神細想後,覺得應該遵循夢的指示,找一個幽靜的地方按夢中的模樣建造一個同樣的環境。多方尋找後發現在郊外有一座小山,石崖堅硬陡峭如刀砍斧削,山上有一大片叢生的竹林,隱藏在一座廢棄的園林裡面。我準備就在這裡建造一幢大廈,大堂東西向,前後再各建一座軒,屋後平整出一個石頭圍著的坪,在上面種上幾棵黃山松,並用奇石製造出高峽的氛圍。大堂前面種兩棵娑羅樹,使之增加堂前的樹蔭。大堂左側可以附麗一間虛室,坐在裡面可以看到登山的路徑,室前石磴整整齊齊,見稜見角,如同傳說中的試劍石被寶劍劈裂一般,門上懸一塊匾上書“一丘”。右側準備建造敞開的閣樓三間,閣樓前臨一個大池塘,秋天裡池水清瑩明淨,正適合坐在池塘前的柳蔭深處讀書,閣上懸一塊匾上書“一壑”。
順山路向北,再建造幾幢精美房舍,曲折蜿蜒,四周有古樹,有懸崖,有山澗,有竹林,每一環節均錯落有致。山的盡頭有一個位置極佳的洞穴,在這裡我建造了自己的生墳,等到陶庵我徹底解脫煩惱的那天所用,碑文寫道“嗚呼有明陶庵張長公之壙”。生墳左側有約一畝的空地,想在這裡搭建一座草庵,裡面供佛像,也供我自己的塑像,迎聘僧人住在這裡供奉香火。堂屋前的大池塘面積約十畝左右,池塘連通外面轉了三四道彎的小河,通過小河可以划船進入池塘。小河兩岸都是平緩的高坡,順坡地往上可以種植各種果樹,可以用諸如橘樹、梅樹、梨樹、棗樹、枸菊等將兩岸裝點起來。山頂可建一座亭子。西邊山下,有良田二十畝,可種高粱、水稻。圍牆大門建在面臨大河處,建一座有飛檐的小樓作為制高點,在樓上可以看爐峰、敬亭等山。樓下是大門,門上同樣懸一塊匾,題字“琅嬛福地”。順著河向北走,還有一座極其古樸的石橋,石橋前面的灌木像傘一樣,可以閒坐,可以乘涼,可以賞月。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繯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