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菊(菊科旋覆花族植物)

球菊(菊科旋覆花族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球菊,拉丁名為Epaltes australis Less.,是被子植物菊科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莖枝鋪散或匍匐狀;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瘦果近圓柱形;花期3-6月,9-11月。它主要分布於中國、印度、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它的全草可用於風寒感冒,瘧疾,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球菊
  • 學名:Epaltes australis Les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旋覆花族 Trib. Inuleae
  • 亞族:闊苞菊亞族 Subtrib. Plucheinae
  • :球菊屬 Epaltes
  • :球菊
  • 分布區域:中國台灣、福建、廣東等省及印度,泰國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分布,生長習性,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枝鋪散或匍匐狀,長6-20厘米,徑2-3毫米,基部多分枝,有細溝紋,無毛或被疏粗毛,節間長約1厘米。葉無柄或有長達5-7毫米的短柄,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3厘米,寬5-11毫米,基部長漸狹,頂端鈍,稀有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無毛或被疏柔毛,中脈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略凸起,側脈2-3對,極細弱,網脈不明顯。
頭狀花序多數,扁球形,徑約5毫米,無或有短花序梗,側生,單生或雙生;總苞半球形,徑5-6毫米,長約3毫米;總苞片4層,綠色,乾膜質,無毛;外層卵圓形,長1.5毫米,頂端渾圓,內層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鈍或略尖;花托稍凸,無毛。雌花多數,長約1毫米,檐部3齒裂,有疏腺點。兩性花約20朵,長約2毫米,花冠圓筒形,檐部4裂,裂片三角形,頂端略鈍,有腺點;雄蕊4個。瘦果近圓柱形,有10條棱,長約1毫米,有疣狀突起,頂端截形,基部常收縮,且被疏短柔毛。無冠毛。花期3-6月,9-11月。

生長分布

廣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及其南部沿海島嶼、廣西及雲南等省區。此外,印度、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生於旱田中或曠野沙地上。

藥用價值

【來源】球菊的全草。
【採集】夏、秋採收。
【性味】《陸川本草》:"辛,溫。"
【功用主治】治跌打損傷,赤眼腫痛。
①《陸川本草》:"去瘀,止痛。治跌打腫痛,天行赤眼。"
②《廣西藥植名錄》:"止血理氣。治內傷,功近石胡荽。"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
【選方】治赤眼腫痛:老鼠腳跡、田基黃、犁頭草各三錢,搗敷合谷穴。左眼痛敷右,右眼痛敷左。(《陸川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