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熔滴金屬過渡球狀溶滴金屬過渡是焊接的一種工藝。
特點,有害物質,
特點
前端熔化金屬變大形成球狀,繼而發展為比表面張力還重的大粒熔滴,向母材側落下過渡的形態叫球狀體過渡。這種形式在CO2焊接的電流區更明顯。因熔滴過渡時不是直落而下,所以焊縫略顯不規則,飛濺也多。
球狀熔滴金屬過渡
![球狀熔滴金屬過渡 球狀熔滴金屬過渡](/img/5/fd0/nBnauUDNkN2MxEGOjVWOhZGZyEDNwETZihTZ5kDZyYTMkFGM0YmY3gDMz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有害物質
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於焊接有害物質產生機理,逐漸形成了比較相近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在電弧高溫作用下,焊條端部的熔化物(液態金屬和熔渣)以及熔滴和熔池表面產生過熱蒸氣,在空氣中被迅速氧化凝聚成極細固態粒子,以“氣溶膠”狀態彌散在電弧周圍,形成了顆粒狀態有害物質,即焊接煙塵。與此同時,熔滴過渡區激烈的化學冶金反應,產生了大量氣態有害物質,如CO、CO2、H2、O3、氮氧化物和碳氫化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