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雙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市龍門山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球形雙環三縫孢(新種)
- 外文名:Amocosporites glomeratus Gao sp. nov.
- 形成時代:早泥盆世
- 產地:四川省成都市龍門山
球形雙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市龍門山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
球形雙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市龍門山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三射線小孢子。極面輪廓圓形或亞圓形,具赤道環,孢子遠極面具窄的條帶並沿赤道分布.與外形輪廓完全一致,寬8~10微米,棕褐色。三射線直伸達條帶外緣...
甘肅輪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赤道輪廓圓形至亞圓形的三射線小孢子,具厚的赤道環,加厚不均,8~12微米,深褐色。三射線直伸至環的內緣,不明顯。遠極區域具三條帶伸至近極區形成4~6邊形的空隙區,條頻寬6~8微米,不規則。孢子表面平滑,直徑95~115微米...
靖遠光環三縫孢(新種)靖遠光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白銀市靖遠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圓三角形。一般特徵同地a.macra,該種主要特徵是間三射線裂開,但不形成加厚的角。孢子直徑在60~75微米之間變化。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白銀市靖遠縣。
聯結刺瘤具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直徑60~75微米。射線長為孢子半徑的4/5。具厚環,厚6微米左右,黃褐色。孢子表面有不規則的刺瘤,基部相連線。刺瘤在近極面三射線附近小,向孢子邊緣刺瘤增大。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
靖遠皺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白銀市靖遠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圓形,本體與外形輪廓相同。孢子本體外側具薄而柔皺的環,孢子表面由擠壓而形成的平行於射線的放射條紋,不規則,前端分又變尖。孢子直徑70~78微米,描述的孢子直徑78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白銀市靖遠縣。
甘肅鰭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磁窯的一件化石。特性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亞三角形,三邊向內凸入,三角呈圓角。壁較厚,褐色。三射線粗壯,直伸至三角頂,射線兩側具窄的唇狀(條帶)加厚。間三射線三邊具粗壯的,排列緊密的長梳刺,刺間具模狀物連線,刺基部寬3~4μm,高10~15μm,...
堅實膜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圓三角形,三邊向外凸出,直徑110~125微米。三射線長為孢子半徑.本體輪廓與孢子外形相同,厚,黃褐色。本體與膜環接觸區較寬,呈不規則的褶皺,邊緣是波浪形,接觸重疊部分深黃色。孢子表面覆以不清晰的...
江油古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成都市龍門山的一件 早泥盆世(D1)化石。特徵描述 赤道輪廓三角形至亞三角形的三射線小孢子,本體與外形相同,外緣具赤道環,呈編心的杯櫟環,由於面的差異,形態各異,厚6~10微米,棕褐色。三射線不易見,其長相當於本體半徑之長。孢子表面覆以小顆粒紋飾,輪廓線不平整,呈起伏不平...
茂山膜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圓三角形,角圓。直徑110~160微米。本體小,輪廓與孢子外形相同,三射線長延伸至角部,射線兩側具加厚的唇。本體外線具膜環,寬度為本體的二倍。孢子表面覆以不規則的小網紋。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
新種)膨脹圓形刺面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繞小孢子,極面輪廓圓形,壁薄,具褶皺,黃色。三射線等於1/3~2/3,孢子表面具小刺紋飾,排列緊密,基部不連結或連結,輪廓線上呈小齒形突起,直徑45~60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
鏈球瘤面三縫孢(新種)鏈球瘤面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圓形,壁厚,褐色,三射線長等於孢子半徑的2/3,孢壁表面分布有大小不勻的瘤,形狀變化很大,直徑3~4微米,高2微米,一般不連線。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華麗凹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三瓣形,本體與外形相同,三邊向內強凹入。三射線直伸至環的內緣,偶裂開。本體與環接觸處加厚,呈深褐色。孢子表面覆以較規則排列的刺粒紋飾,從本體向赤道邊緣呈並列狀分布,基部彼此不連線,輪廓線上呈...
似聚瘤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市龍門山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亞圓形至圓形,具窄環,環在赤道加厚最甚,呈偏心形,厚3~5微米,深褐色。三射線長相當乾半徑長的2/3~3/4。孢子表面覆以大小不等的塊瘤紋飾,瘤的基部連線或不連線。直徑5~10微米,輪廓線呈被形凸起...
具緣塊瘤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極面輪廓圓形或亞圓形,壁厚2~3微米,褐色。三射線不易見,見時等於2/3半徑。具厚緣,孢子表面覆以近圓形的塊瘤,直徑2~3微米,輪廓線上呈高低不平的突起,基部彼此連線。直徑40~60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
網厚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磁窯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具赤道環,環厚8~10μm,呈深褐色;環內緣的本體有時中空。三射線直,直伸至環內緣,射線兩側具窄的唇(條帶)。孢子表面覆以4~6邊形的網紋,網孔直徑10~15μm,網脊厚3~5μm,突起於...
小盔刺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或圓三角形,三邊向外強烈凸出。具加厚的膜環,膜環為本體半徑1/3。三射線等於本體半徑之長,射線兩側具窄的條帶加厚。孢子表面密布棘刺,刺基部彼此連線,前端銳尖,彎曲,基部1~3微米寬,3~5微米...
多刺圓形刺面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1)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極面輪廓圓形或亞圓形,壁厚,褐色。三射線等乾半徑之長,射線兩側具厚的條帶;常裂開。孢子表面覆以小刺紋飾,排列緊密,基部常連結,寬1.0~1.5微米,高1.5~2微米,輪廓線上呈小刺突起。直徑40~50微米,描述...
畸形聚瘤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成都市龍門山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亞三角形至三角形,具窄的赤道環,厚2~3微米,褐色。三射線長等於半徑長的3/4~4/5,常為裂開狀。孢子表面覆以近圓形塊狀瘤紋飾,其基部有時連線,形態奇異,輪廓線呈棒瘤狀凸起,基部直徑4~6微米,高3~5...
新種)帶形窄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極面輪廓圓三角形,三角渾圓。三射線直伸至環的內緣,射線兩側具加厚的條帶,寬5~6微米,環寬8~10微米。孢子表面平滑或有細點狀紋飾。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新種)畸形塊瘤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極面輪廓圓形,壁厚,褐色。三射線等於2/3~3/5半徑,射線兩側具深色接觸區。孢子表面覆以不規則塊瘤紋飾,輪廓線上呈瘤狀突起。直徑50~70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
隱瘤三縫孢(新種)是產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埃姆斯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圓形或近圓形,壁較薄,有褶疊,黃色。孢子表面具塊瘤紋飾,塊瘤大小不均等,一般直徑為5~7微米,高2~3微米。瘤基部常相連線,瘤間空隙不規則,呈凹隙狀,三射線長等於孢子半徑的2/3,常裂開,...
波狀蠕瘤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10~120微米,褐色或暗褐色,孢壁表面覆有密集的不規則排列旋轉的塊狀瘤或蠕蟲形的鷹,瘤高2微米,直徑10~12微米,寬5~7微米,基部一般不連線,射線常被紋飾覆蓋,能見時其長度為...
小齒環三縫孢(新種)小齒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三瓣形,三邊強烈內凹,角部變尖,直徑25~30微米。三射線等於孢子半徑的2/3。赤道間三射線區具細而短的流刺紋飾,刺長2~3微米,基部偶有連線。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顆粒內環三縫孢(新種)顆粒內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白銀市靖遠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具膜環,膜環等於孢子半徑1/2左右,黃色。三射線等於孢子半徑之長,常裂開。孢子表面覆以分布均勻的細顆粒紋飾。孢子直徑60~75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白銀市靖遠縣。
小型杯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成都市龍門山的一件早泥盆世(D₁)化石。特徵描述 標本個體一般直徑22~23微米,赤道杯環加厚不均,4~6微米,側面觀呈盤形、塔形以及杯狀。三射線不明顯,可見時其長相當半徑之長。孢子赤道輪廓呈亞三角形至圓三角形,孢子表面平滑或其內點結構,有時亦具小顆粒紋飾。化石產地 該...
小斧糙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早石炭世(C₁)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極面輪廓三角形或圓三角形。具赤道環,本體裡層薄,緊貼表層,常有褶皺。三射線簡,直伸至環的內緣。表面粗糙,表層具大塊瘤紋飾,基部彼此連線或不連線。塊瘤直徑4~8微米,寬3~4微米,呈斧形,前端扁平。孢子...
乳頭齒環三縫孢(新種)乳頭齒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直徑30~35微米。本體三角形,三邊微向外凸,本體厚是暗褐色。孢子邊緣具棒制狀或柱狀紋飾。棒刺頂端加厚變粗呈乳頭狀。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新種)多皺點面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三射線小孢子,孢子赤道輪廓圓形或橢圓形,壁薄,淺黃色,三射線短,常裂開,其長度等於孢子半徑1/4~1/5,表面蓋有細點或內點狀紋飾,孢子直徑75~85微米。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粒扁環三縫孢(新種)是產於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的一件化石。特徵描述 具膜環的三射線小孢子,赤道輪廓圓三角形,三邊向外強烈凸出,三角呈圓角。膜環與本體接觸處加厚,黃褐色。三射線簡單,等於本體半徑之長,偶裂開。孢子表面覆以小粒狀紋飾,排列緊密。直徑50~70微米,描述的孢子直徑66微米。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
蓖齒齒環三縫孢(新種)是發現於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的早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赤道輪廓三角形,三邊扁平,直徑32~38微米。三射線粗壯,射線兩側具加厚的唇,射線直伸角頂部。本體外線具小錐刺,在間三射線區粗壯,向三角須逐漸變細。孢子本體表面覆以細顆粒或錐刺狀紋飾。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