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量三相,因明術語。關於“現量”的三種基本特性。《顯揚聖教論》卷一一:“現量者有三種相:一非不現見相,二非思構所成相,三非錯亂所見相。”(1)並非一切現見都是現量,但不是現見,決非現量,所以說:“由非不現見故名現量。”此種現見有四個條件:“謂由諸根不壞,作意現前時,同類生、異類生、無障礙、不極遠。”其中“同類生”,指“根”與“境”處於同一類界地而產生的感覺。“異類生”,指上地諸“根”於下地“境”所產生的感覺。“無障礙”,指“根”、“境”之間無所隔礙,不受干擾。所謂“障礙”者,如黑暗、無明暗、不澄清色等“覆障”;如藥草、咒術、神通等造成的“隱障”;如被少物所遮蔽、被毒藥等所眩惑、由“不淨觀”等令注意轉移等形成的“映障”;如幻相、目眩、酒醉、癲狂等造成的“惑障”等。無此“四障”,才能成就現見。“不極遠”,指感覺對象不能超過感官所及的範圍,所謂“處極遠”、“時極遠”、“推析極遠”。(2)“由非思構之所成,故名現量。”指現見所取境界既非經過思慮、構想,亦非思慮構想所成。此有二種: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謂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之所依”,即對象一瞬間即應為其所感知,中間不容思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謂若境能為建立境界取之所依”。如瑜伽師,“若於地界假為水解,即依地想建立水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取;地界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此以禪觀為例,觀想(思構)過程產生的影像,不是現量,由觀想開始依靠的直接對象才是現量。但是,由觀想完成、脫離構思的影像,亦屬現量。所以說:“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是思構所成。假想所解地等諸界,若解未成(“地”尚未解成“水”等),是名思構所立,若解成就,即非思構,如是名為非思構所成。”(3)“非錯亂所見相”,指不是由錯覺或病態所見的境界。其中又有五種,所謂“想錯亂”:即“於非彼相起彼相想”,如於陽焰起水想;“數錯亂”:“謂於少數起多增上慢”,“如翳眩者於一月處見多月像”;“形錯亂”:“謂於餘形起餘形增上慢,如於旋火見彼輪形”;“顯錯亂”:“謂於餘顯色起餘顯色增上慢”,如色盲者“於非黃色悉見黃相”;“業錯亂”:“謂於無業起有業增上慢,如執拳馳走,見樹奔流。”此外,“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心生喜樂”,名“心錯亂”;“即於五種所錯亂義,忍受顯說,安立寶重,妄想堅執”,名“見錯亂”。故又總名“七錯亂”。“若非如是錯亂所見,名為現量。”又,《瑜伽師地論》卷一五說有三種現量:“一、非不現見,二、非已思應思,三、非錯亂境界。”意與上述“三相”同。另據《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六說,現量有三義;“現量者,謂自正、明了、無迷亂義。”其一,“自正義者,言自正取義,如由眼正取色等。此言為簡世間現所得瓶等事,共許為現量所得性。由彼是假故,非現量所得。”意指眼正在取其對應之單一的色時名為現量;“瓶”為色香味觸等複合體,故關於瓶的感覺是複合的,不名現量。其二,“明了言,為簡由有障等,不可得因故,不現前境。”其三,“無迷亂言,為簡旋火為輪、幻、陽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