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現行成本會計(Current Cost Accounting),亦稱現行成本/名義貨幣會計,指以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名義貨幣計量單位的一種會計模式。
理論依據
現行成本會計的理論依據是成本的實物補償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獲得的現行銷售收入必須和為此所耗用生產要素的現行成本相配比,剩餘的的部分才是不影響原來生產規模而可供分配的真實利潤。例如某企業期初存貨100件,單位成本為100元,年末出售存貨100件,銷售單價120元,補購存貨100件,購入單價110元,期末存貨100件。按照成本的實物補償觀點,該企業本年度的銷售利潤為本期現行銷售收入12000元(100×120),減去本期現行銷售成本11000元(100×110),等於1000元(12000-11000)。
基本程式和方法
1、確定各項資產的現行成本
現行成本是指在當前市場條件下為購置與現有資產相同或相類似的資產,按現時價格所需付出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又稱為重置成本。
2、確定企業非貨幣性資產的持有損益
包括未實現持有損益和已實現持有損益兩個部分。
未實現資產持有收益=非貨幣性資產×(期末現行重置成本-期末歷史成本)
已實現資產持有收益=非貨幣性資產×(本期按現行成本計算的重置成本費用-本期歷史成本計算的成本費用)
資產持有損益的列示:在財務
資本保全下,資產持有損益單獨設項,例入利潤表;在實質資本保全下,企業損益僅指營業損益,不包括持產收益,在資產負債表權益項目下反映。
3、編制現行成本會計報表
資產負債表-非貨幣性項目採用現行成本,其他不變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除銷售成本和折舊外,其他不變。銷售成本和折舊採用重置成本計價
優缺點
現行成本會計具有以下主要優點:
1、增強了報表的可理解性。因為保留了為人們所熟悉的、具有現行購買力單位性質的名義貨幣計量單位,它對資產的估價方法通常能夠為原始成本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所接受。
2、能夠提供企業實際的經營利潤。在現行成本會計下,收入是現行的營業收入,成本是按當前重新購置或重新生產某項資產進行調整的現行成本,二者相配比,扣除持有損益,即在物價變動條件下,也能較為正確地反映企業實際的經營利潤。
3、所有者權益較為真實。資產按現行成本計量,負債按契約或契約規定的責任計量,二者相抵後的淨資產較為接近實際的所有者權益。
4、有利於揭示資本的消蝕情況。由於能夠正確反映物價變動對確定收益的影響,資本保全情況一目了然。
現行成本會計的主要缺點有:
1、主觀性較強。現行成本的確定需要大量的物價資料,其中有些可以參閱政府公布的特定物價指數,有些則需要企業根據市場等有關資料進行估算。在確定的過程中,有關數字的取捨及計算上的繁簡極易滲入主觀意志。
2、可比性較差。各期的現行成本反映了資產在不同時期的現行價值,這種數據之間缺乏可比性。
實施現行成本會計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確定現行成本,二是計算持有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