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

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

《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是2011年1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肖華。本書旨在研究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淵源、形成、流變等諸多因素。

基本介紹

  • 書名: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
  • 作者:馮肖華
  • ISBN:9787516103548
  • 頁數:308
  • 定價:42.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2
  • 副標題:20世紀中國文學主潮的詩學價值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20世紀中國文學主潮的詩學價值》是一部關於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專著。《現實主義文學的時代張力:20世紀中國文學主潮的詩學價值》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判斷篇,主要研究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淵源、形成、流變諸因素,勾畫了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脈絡。第二部分為創作把脈篇,主要研究在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產生重要影響的作家的創作經歷、創作經驗、美學風格、人格魅力等。第三部分為批評對話篇,主要研究新時期以來在文學理論方面具有開拓性的批評家的貢獻。

作者簡介

馮肖華,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高層次創新型優秀拔尖人才,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文藝學重點學科文藝批評方向帶頭人,陝西文學研究所所長,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關隴方言與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社科規劃項目評審通訊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中國小說思潮流派”和“陝西地域文學”。著有《當代批評家評介》、《柳青人格論》、《陝西當代現實主義文學本體論》、《二十世紀中國現實主義小說論綱》(合著)和《文學氣象與民族精神--20世紀陝西地緣文學審美形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主編《陝西地域文學研究叢書》(10卷本),參撰《新文學鑑賞文庫》和《多維視野中的文學景觀》等。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文藝報》、《文藝爭鳴》、《文藝理論與批評》、《甘肅社會科學》、《寧夏社會科學》、《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和《蘭州大學學報》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社科規劃項目、陝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校級重點社科資助項目共15項。獲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陝西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校級社科優秀成果獎共23項。

目錄

現實主義文學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批評的對話(代序)
理論判斷篇
第一章 現實主義百年文學理論淵源
一 中國古典傳統現實主義文學
二 歐洲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三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
第二章 現實主義百年文學創作的高潮
一 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次高潮(1919-1942)
二 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二次高潮(1942-1976)
三 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三次高潮(1976-2000)
第三章 20世紀中國人學理論的一個曲線
一 “道學”與“人學”的文質分野
二 “人學”本體的兩個新質點
三 “人學”的變異與滑落
第四章 抗戰文學問題與文學史書寫病象
一 陪都重慶抗戰文學史實雙重意義的認知
二 陪都重慶抗戰文學史實的書寫病象
三 病象的反思與文學史家理念的修正
第五章 當代文學的世界價位與落差
一 斷想與價位:扭曲的文學灰姑娘
二 優勢與落差:藉機逢緣的文學噴口
第六章 當代文學的民間精神及歷史遭際
一 偏枯:民間立場的位移
二 尷尬:情感投向的兩難
三 原點:民間精神的皈依
第七章 新時期現實主義文學的美學特徵
一 真善盡美的美學原則
二 雅俗共賞的美學格調
三 情理兼勝的美學情趣
第八章 80年代文學的現實主義詩學邏輯
一 傷痕文學--現實主義詩學批判
二 反思文學--現實主義詩學考問
三 改革文學--現實主義詩學思變
四 尋根文學--現實主義詩學探尋
第九章 90年代文學的現實主義詩學向度
一 新寫實--現實主義詩學關注
二 新體驗--現實主義詩學見證
三 新市民--現實主義詩學聚焦
四 新現實主義--現實主義詩學情懷
第十章 新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放闊
一 校園文學:大學生題材創作新崛起
二 農民人權:“三農”文學生長新視域
創作把脈篇
第十一章 還原歷史境遇中的魯迅思想多重性
一 社會轉型期的“立人”意識
二 “根底在人”的靈魂救贖思想
三 目及蒙昧的憂憤情懷
四 悲憫深廣的人道視域
五 深邃博大的“民族魂”高度
第十二章 把脈歷史境遇中的魯迅人道主義歷史觀
一 政治造影與階級的魯迅
二 人道主義與本真的魯迅
三 人道文本與趨時雜感
第十三章 “魯迅體式”的新文學奠基
一 思想文化與敘事話語的合一
二 現代觀念與文體意識的自覺
三 中介思維與創作方法的自調
第十四章 徐志摩詩歌的多維詩學品質
一 “摩派詩學品質”:布爾喬亞情結的理想圖式
二 “摩派詩學品質”:江南士子才情的文化底蘊
三 “摩派詩學品質”:愛情靈性的詩化律動
第十五章 人化的變奏:陸蠡《鶴》的生命意蘊
一 作者寄言:不屈囚者的生命長歌
二 詠者托物:人性大愛的情感關懷
第十六章 柳青文化人格的文學意義
一 延安解放區生活氛圍的奠基
二 新的民族文化圈的鑄模效能
三 政治信仰人格基點的抉擇
四 自我塑造價值觀的確立
第十七章 “路遙現象”與當下的價值呈現
一 苦難英雄的悲壯人生
二 文學創作的精神彰顯
三 特定文學語境下的文本高度
四 意識形態層面的社會和諧觀
第十八章 賈平凹的文學高度
一 賈平凹文學事實
二 賈平凹文學現象
三 賈平凹作品文化學圖式
第十九章 陳忠實與海明威:人類精神的文學演繹
一 桑提亞格:個體生命精神的張力
二 白嘉軒生命密碼:封建文明精神的遺存
三 共質與異質:一種精神,兩種內涵的體現
第二十章 秦地小說民生權的深度敘事
一 《白鹿原》:中國農人民生權的敘事亮點
二 《高興》:中國農人民生權的敘事深度
第二十一章 《高興》與“賈平凹個體文學史”
一 跟進時代、直逼現實的史識意味
二 關注底層、憂患民生的感情投向
三 以小說形式繼續完成與政治對話
第二十二章 杜文娟“青藏勁風”創作風格論
一 情感投向:精神珠峰的不疲追求
二 情感張揚:生命彩虹的濃墨重抹
三 情感尋夢:文學女孩的天堂行走
批評對話篇
第二十三章 謝冕:引領新時期詩歌批評新潮流
第二十四章 陳遼:致力於新時期文學批評領域的拓荒
第二十五章 劉再復:構建新時期“人學”理論新體系
第二十六章 李星:文學批評重在生命親歷性
第二十七章 李建軍:和而不群的悖論批評觀
第二十八章 小說修辭有了新說法--《小說修辭研究》的原創性
第二十九章 女性的哀歌與壯歌--從《體認與追尋一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論》說開去
第三十章 源自商州人的別樣體悟--讀《賈平凹作品商州民間文化透視》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