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型驅逐艦(俄語:Эскадренные миноносцы проекта 956,英語:Type P.956 destroyer)北約以其首艦現代號稱該級艦為現代級驅逐艦(英語:Sovremenny-class destroyer,俄語:Эскадренные миноносцы тип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1999年售予中國兩艘,2001年中國追加兩艘現代級改良型(956EM型)北約以其首艦杭州號稱之為杭州級驅逐艦(英語:Hangzhou class destroyer)。
956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愈八千噸,整體設計圍繞反艦作戰為中心,艦艏樓兩側布置兩組四聯裝SS-N-22“日灸”反艦飛彈發射裝置,A、Y炮位各一門雙管130mm艦炮,B、X炮位各一具SA-N-7“颶風”單臂防空飛彈發射臂,艦體設計粗狂雄壯,堪稱80年代蘇聯海軍驅逐艦中反艦與防空戰力最強者,無論是整體尺寸、適航性、生存性、火力等都超過之前建造的1134型巡洋艦。
基本介紹
發展沿革,設計特點,艦體設計,動力設計,雷達設計,電戰設計,武裝設計,基本數據,外銷中國,歷史沿革,建造交付,訂單追加,引進意義,本級各艦,服役事件,
發展沿革
70年代後期,蘇聯開始規劃兩種大型驅逐艦,以輔助蘇聯主力水面戰鬥群,第一是滿載排水量高達8200噸的P.1155無畏級驅逐艦(Udaloy Class);第二種則是用來輔助無畏級的P.956型現代級(Sovremenny Class)飛彈驅逐艦,檔次與噸位稍低,滿載排水量達7300噸,以反艦與艦隊防空為主要任務。無畏級與956型經常被拿來與美國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相提並論,象徵著美蘇兩強海軍驅逐艦大型化的趨勢,而956型與勇敢級更是蘇聯海軍第一次明確在遠洋艦隊中採取個別擔負單一任務、一同編組運用的概念。
首艘956型於1976年開工建造,1978年11月下水,1980年12月成軍。前蘇聯海軍一共規劃建造20艘以上的956型,至1991年蘇聯瓦解為止,總共有14艘956型完工服役, 隨後到至1993年底又有3艘經過改良的956A現代II級加入俄羅斯海軍。此外,還有六艘956型開工後未能完工,其中三艘在1995年遭到解體,一艘在1987年下水後未能完工,在1996年解體,另有兩艘未完工的956型被中國訂購。
設計特點
艦體設計
956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7940噸,艦體採用低長寬比、大水面積的設計,雖然比較不利於高速性能,但是卻增加了適航性與耐波力,較適合遠洋作戰。956型的採用短首艛平甲板構型,艦首乾舷較高以增加惡劣海浪中的航行與抗浪性能,船舷從水線以上外飄,艦尾至艦橋下方的兩舷有明顯折線,方尾構型。956型的艦體由高強度鋼材製造,全艦劃分為16個水密隔艙。956型的上層結構初步考慮了降低雷達截面積,略有內傾,不過全艦各式電子裝備、武器琳琅滿目,整體構型隱身效益較差。
動力設計
956型的動力系統包括四具KB-4高壓蒸汽鍋爐與兩座GTZA-67蒸汽渦輪,雙軸推進,輸出功率100000~104000馬力,最大航速超過32節,航速18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作業30天。艦上電力由兩具功率各1200KW的AK-1V蒸汽渦輪發電機與四具DGAS-600/1柴油發電機組(600KW)提供。為了降低噪音與振動,艦上主機擁有若干減震隔音措施、機艙敷設吸音材料,並採用噪音較低的五葉片螺旋槳。
雷達設計
956型採用頂板(Top Plate)系列對空搜尋雷達,這是前蘇聯第三代頻率掃瞄(Frequency Scaning)雷達。956型採用的頂板MR-750使用S(E/F)頻操作,旁波瓣小於30dB,尖峰功率30KW,波束垂直搜尋範圍55度,能偵測到水平距離130km外、高度5km、雷達截面積7平方米的空中目標,或者距離30km外、雷達截面積500平方米的船艦目標;全系統重7.5噸,天線重2.2噸。整個天線組由兩個歪斜安裝的平板陣列天線組成 。雙面背接天線能使目標更新速率提高一倍,可一定程度地強化低空目標偵測性能,而兩個天線的互補也能部分抵銷機械旋轉造成的輻射干擾。
前三艘956型採用第一代的MR-710 Fregat,最大偵測距離約300km,最大仰角70度,水平迴旋速率6-12rpm,系統全重17噸;第四、第五艘採用MR-710M Fregat-M,第六艘以後則採用更新型且較為成熟的MR-750 Fregat-MA。Fregat-MA採用數位化信號處理技術,具備脈衝壓縮(Pulse Compression)能力,以及可克服干擾噪聲的自適應性,系統後端還整合了Poima-E自動偵測與追蹤(Automatic Detection and Trackint,ADT)處理器,能儲存20個目標的偵測軌跡。
956型還有三具Palm Frond I頻平面搜尋雷達。艦橋頂部設有一具Kite Screech H/K/K頻火控雷達(MR-184),負責導控艦首130mm艦炮 ,擁有兩具顯控台,並具備三種不同距離的偵測模式(0~35km、15~50km及0~75km)。此外,還有兩部MR-123-02 Vympel-A H/I頻火控雷達負責導引AK-630 30mm機炮接戰。艦橋頂端有一個大型半球狀天線,北約代號為Bandstand,系MINERAL水面作戰雷達系統,使用特殊的大氣波導超地平線偵測技術,主要用來為艦上SS-N-22反艦飛彈進行火控,並與友艦協同進行反水面作戰,充分反應蘇聯海軍重視水面作戰的特色。
電戰設計
956型的電子戰裝備包括Vaygach-U電子支援系統、MP-401E Start與MP-407E Start II電子對抗系統等,從第六艘956型開始安裝Half Cup雷射警告接收器,此外艦上還有4具PK-10誘餌發射裝置與2具PK-2誘餌發射裝置,總共備有兩百多枚誘餌。艦上其他電子裝備還包括Salt Pot A/B、 High Pole A/B、 Long Head等敵我識別裝置,以及Light Bulb型塔康(TACAN)系統等。水下偵測方面,956型MGK-335與KMG-12艦底搜尋與攻擊聲納。 956型的作戰中樞是Sigme-E整合式艦載戰鬥管理系統,能統整艦上水上、水下感測器傳來的目標資料,並將取得的目標信息傳輸給各武器的火控系統。
武裝設計
956型的主要防空武裝是Altair設計局開發的Shtil-1防空飛彈系統,是陸基SA-11防空飛彈系統的海上版,於1983年服役,採用半主動雷達導引機制。Shtil-1由艦上的頂板三維雷達提供初期的目標方位指示。由MR-90火控雷達負責制導,其操作波段為X(H/I)波段,平均功率4KW,峰值功率150KW,波束角0.6度,天線總重1.2噸,天線直徑約1.7m;每具MR-90能在極短距離內同時追蹤兩個相隔不會太遠的目標,當飛彈發射後,每具雷達一次只能為一枚飛彈提供照射直到命中目標。956型共擁有六座MR-90雷達,分置於艦體兩側,其中艦首艛兩側下方各有一具,主桅桿兩側各有一具,另外兩具則分布於機庫兩側。
956型最重要的武器是位於艦橋前方兩側的兩組KT-190E四聯裝P-100白蛉(Moskit)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北約代號SS-N-22;安裝SS-N-22處的船舷系專為配置反艦飛彈而設計,從艦首方向以15度的傾斜角度向下轉折,成為956型外觀上一大特色。第一代白蛉飛彈的編號為3M80,於1981年服役,全長9.4m,彈重3950kg,戰鬥部重300kg,採用衝壓發動機推進,導引方式為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雷達歸向,最大射程100km。
近迫防衛方面,956型裝備四座AK-630防空機炮,分布於船艛兩側及機庫兩側,採用六管30mm旋轉炮身 ,炮身最大仰角85度,炮座可360度旋轉,炮口初速880m/s,射速5000發/分,對付反艦飛彈的射程約2~4km,對付水面目標的射程約5km,由艦上兩具MR-123-02火控雷達指揮,全自動操作,每座機炮各由一具Base Tilt火控雷達指揮。反潛方面,艦上裝有兩組RBU-1000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艦上備彈48枚)與兩組DTA-53-956型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裝置。
此外,艦上有兩具MRG-1七聯裝55mm榴彈發射裝置,並可攜帶22枚水雷。艦舯後段設有一座直升機庫 ,採用伸縮式設計以節約空間,直升機甲板並非位未於艦尾,而且高架在兩層主甲板之上;早期型的956型搭載一架Ka-27同軸反轉旋翼直升機,充當反艦飛彈的中途導引與目標標定、運輸、搜救等工作,不具備反潛能力。由於SS-N-22飛彈系統的體積過於龐大,加上布置方式使然,956型並不具備海上再裝填SS-N-22的能力(蘇聯海軍補給艦也沒有進行配套規劃),一旦發射完畢就必須回到母港才能補給。
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 ||||||
---|---|---|---|---|---|---|
艦長 | 156.5米 | |||||
舷寬 | 17.2米 | |||||
吃水 | 6.25米 | |||||
排水量 | 標準6500噸 ,滿載7940噸 | |||||
動力系統 | KBG-4鍋爐×4GTZA-67蒸汽渦輪×2/100000~104000軸馬力 雙軸 | |||||
航速 | 31節 | |||||
續航力 | 4500海里/18節 | |||||
乘員 | 348人 | |||||
偵測 電戰 | MR-750 Fregat-M2EM頂板3D D/E頻對空搜尋雷達×1MR-212/201-1(Palm Frond) I頻平面搜尋雷達×3 Vaygach-U電子支援系統 MP-401E Start電子對抗系統 MP-407E Start II電子對抗系統 PK-10誘餌發射系統(KT-216 120mm發射器×4) PK-2誘餌發系統(ZIF-121-02 發射器×2) | |||||
聲納 | MGK-335 Platina-MSE、KMG-12艦底搜尋與攻擊聲納 | |||||
射控 作戰 | Sigma-E戰鬥系統 MR-184(956E)/184E(956EM) Lev-218(Kite Screech)H/I頻艦炮射控雷達×1 Mineral ME反艦飛彈射控雷達系統 MR-123-02 Vympel-A(Bass Tilt)H/I頻機炮射控雷達×2(956E) | |||||
武裝 | AK-130雙聯裝130mm 70倍徑艦炮×2(956E)/1(956EM) 3S-90單臂防空飛彈發射器×2(單一發射器備彈24枚。956E使用SA-N-7飛彈,956EM使用SA-N-12飛彈) KT-190E四聯裝3M-80(956E)/3M-80ERB(956EM)反艦飛彈發射器×2 AK-630 30mm機炮×4(956E) 3M-87 Kashtan彈炮合一近迫武器系統×2(956EM) RBU-1000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2(備彈48枚,使用RGB-10火箭彈) DTA-53-956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2(使用SET-65KE、53-65KE魚雷) 七聯裝MRG-1 55mm榴彈發射器×2 (備有420枚RG-55M榴彈) 可攜帶22枚水雷(RM-1、RM-2、RM-2G、UDM-500、UKSM-1、PMR-1, PMR-2等) |
外銷中國
歷史沿革
1997年6月,中國當局在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來華訪問時宣布購買兩艘現代II級(956E)飛彈驅逐艦,總值8億美金,並保留六艘的優先選購權,這是50年代中蘇蜜月期以後,相隔數十年中國再度向俄羅斯訂購水面作戰艦艇。除了船艦系統外,中國同時也引進配套的卡-28C反潛直升機;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號,而卡-28C是此系列中較新的衍生型,主要改良包括提升航電的數位化與自動化程度,並增設數位化資料處理/傳輸系統。卡-28是中國獲得的第一種真正功能完整的反潛直升機,除了用於956型之外,也搭配052B/C、054A等新型國產艦艇。
建造交付
中國購買的這兩艘都是80年代末期在Zhdanova廠開工、1995年左右因資金缺乏而停工956A型驅逐艦 ,分別是工廠編號No.878(原訂舷號為698)與No.879(原訂舷號為690)。其中No.878在1998年9月改名為葉卡捷琳堡號(Yekateringburgex),該艦在1997年時 已經安裝了部分設備、電纜、排水管道、130mm艦炮、AK-630 30mm機炮以及配套的MR-123-02火控雷達、533mm魚雷管等,並進入打磨側壁的階段,工程進度達到65%,而No.879艦在1995年10月改名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Alexander Nevsky), 至1997年時仍停在船台上,已經完成隔艙安裝的作業,工程進度為35%。
中國這筆購買契約於1996年12月正式簽署,包括配套的9M-38(SA-N-7)防空飛彈系統與3M-30超音速反艦飛彈 ,總值八億美元,對於當時危在旦夕的北方造船廠無疑是一份救命禮物;也藉由此次機會,北方船廠為建造這兩艘驅逐艦的船塢進行了現代化工程。相較於原本的956型,956E改用更新型號的主機鍋爐以及自動化無線電通信系統。在1999年7、8月,北方造船廠與波羅的海艦隊在波羅的斯克海軍基地對完工的No.878艦展開航行測試與國家測驗,隨後又進行了飛彈與火炮測試。
1999年12月底,No.878艦完成測試,在聖彼得堡於盛大的儀式中交付中國海軍,命名為杭州號,舷號136,在1999年12月25日交艦成軍,2000年1月初啟航返抵中國,由俄方與中方海軍人員以及船廠專家聯合操艦。二號艦於1999年4月下水,2000年6月27日開始海試,於8月15日完成,9月由中俄雙方聯合驗收,11月30日交付 中國海軍,命名為福州號,舷號137;該艦仍由先前操作杭州號回國的同一批中國海軍人員接收,不同的是福州號的返國行程完全由中國海軍人員操作,最後於2001年1月26日在國內成軍。這兩艘956E型都配屬於東海艦隊,駐防浙江寧波基地。這兩艘956型的交付都是如期如質,讓中國海軍留下不錯的印象。
訂單追加
2003年6月北方設計局展示了一種小幅改良的956型驅逐艦,包括改用更寬敞、保修能力更好的固定式直升機庫,並以兩座Kashtan安裝於機庫左右側的近迫武器系統取代原本的AK-630(這也是中國海軍首度引進此型武器),而艦尾AK-130艦炮也遭到取消。而中國購買的956EM就很接近這個改良型956型的模型,不過機庫設計仍為伸縮式。除此之外,俄羅斯也表示956EM在武裝與電子系統等方面都有相當幅度的改進,包括使用升級的3M-80EBR反艦飛彈(射程提高到240km),使用較新的 9M-317(SA-N-12)防空飛彈 取代原本的9M-38 ,艦炮火控雷達升級為MR-184E。
引進意義
中國引進956型時,正是中國海軍戰力青黃不接、新一代國產計畫尚未成形的過渡時期;由於幾個長遠的新艦計畫(如052C型驅逐艦)不可能在短期內成熟,有必要先快速取得一些能迅速形成戰力的現代化艦艇來解決燃眉之急;因此,中國在本世紀初期建造配備俄制防空系統的052B(Shtil-1系統)以及051C型驅逐艦,加上陸續從俄羅斯購入的四艘956型,使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都能擁有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以後,中國造艦技術逐漸成熟,幾個長遠的主戰艦艇計畫如052C防空驅逐艦、054A飛彈護衛艦等都展開批量生產,956型以及國產052B、051C型驅逐艦與054型護衛艦等具備過渡色彩的艦艇完成了階段性使命,因此中國沒有繼續向俄羅斯訂購956型。
本級各艦
艦名 | 舷號 | 編號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除役時間 |
---|---|---|---|---|---|---|
Sovremennyy 現代 | 670(1980), 760(1981), 618(1982), 680(1982), 402(1982), 441(1984), 431(1988), 420(1990), 402(1992), 431(1998), 753 | No.861 | 1976/3/3 | 1978/11/18 | 1980/12/25 | 1998/9/30 |
Otchayannyy 絕望 | 431(1981), 684(1982), 460(1984), 405(1987), 417(1990), 433(1990), 475(1991), 441(1994), 417(1998) | No.862 | 1977/3/4 | 1980/3/29 | 1982/9/30 | 1998/9/30 |
Otlichnyy 卓越 | 671(1983), 403(1985), 434(1988), 408(1990), 151(1991), 474(1992) | No.863 | 1978/4/22 | 1981/3/21 | 1983/9/30 | 1998/9/30 |
Osmotritelnyy 慎密 | 672(1984), 780(1986), 755(1986), 730(1992), 735(1993), 730(1997) | No.864 | 1978/10/27 | 1982/4/24 | 1984/9/30 | 1998/9/30 |
Bezuprechnyy 無瑕 | 820(1985), 430(1986), 681(1987), 459(1987), 413(1990), 417(1992), 455(1994), 439(1995) | No.865 | 1981/1/29 | 1983/7/25 | 1985/11/6 | 2001/7/20 |
Boevoy 果敢 | 678(1986), 640(1987), 728(1989), 770(1990), 720(1993) 640(2012) | No.866 | 1982/3/26 | 1984/8/4 | 1986/9/28 | |
Stoykiy 堅定 | 679(1986), 645(1987), 719(1989), 727(1990), 743(1993) | No.867 | 1982/9/28 | 1985/7/27 | 1986/12/31 | 1998/9/30 |
Okrylyonnyy 鼓舞 | 670(1986), 424(1988), 444(1990), 415(1996) | No.868 | 1983/4/16 | 1986/5/31 | 1987/12/30 | 1998/9/30 |
Burnyy 暴風 | 677(1988), 795(1989), 722(1990), 778(1994) | No.869 | 1983/11/4 | 1986/12/30 | 1988/9/30 | |
Gremyaschiy 指導 | 680(1988), 684(1989), 605(1990), 420(1990), 739(1991), 439(1991), 429(1995), 404(2005) | No.870 | 1984/11/23 | 1987/5/30 | 1988/12/30 | 2006/12/18 |
Bystryy 迅捷 | 676(1989), 786(1991), 715(1993) | No.871 | 1985/10/29 | 1987/11/28 | 1989/9/30 | |
Rastoropnyy 敏捷 | 447(1989), 673(1990), 633(1990), 400(1992), 420(1993) | No.872 | 1986/8/15 | 1988/6/4 | 1989/12/30 | 2006/12/18 |
Bezboyaznennyy 無畏 | 672(1990), 711(1992), 754(1993) | No.873 | 1987/1/8 | 1989/2/18 | 1990/12/28 | |
Gremyaschiy 無敵 | 682(1991), 444(1992), 435(1993), 406(1994) | No.874 | 1987/2/24 | 1989/9/30 | 1991/6/25 | |
Bespokoynyy 難忘 | 678(1992), 620(1993) | No.875 | 1987/4/18 | 1990/6/9 | 1991/12/28 | |
Nastoychivyy 莫斯科共青團員 | 675(1992), 610(1993), 810(1994), 610(1996) | No.876 | 1988/4/7 | 1991/1/19 | 1992/12/30 | |
Admiral Ushakov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 | 694(1993), 678(1995), 434(1996) | No.877 | 1988/5/6 | 1991/12/28 | 30.12.1993 | |
Buynyy 無懼 | No.880 | 1991 | ─ | ─ | ||
Vechnyy 深思 | No.881 | 1992 | ─ | ─ |
艦名 | 舷號 | 型號 | 交付 | 服役 | 隸屬 |
---|---|---|---|---|---|
杭州 | 136 | 956Э | 1999年12月25日 | 2000年2月11日 | 東海艦隊 |
福州 | 137 | 956Э | 2000年11月25日 | 2001年1月16日 | 東海艦隊 |
138 | 956ЭМ | 2005年12月28日 | 2006年2月15日 | 東海艦隊 | |
寧波 | 139 | 956ЭМ | 2006年9月28日 | 2006年11月18日 | 東海艦隊 |
服役事件
1985年8月21日,蘇聯海軍956型驅逐艦“慎密”號(Осмотрительный,當時舷號672)與1155型反潛艦“海軍上將斯皮里多諾夫”號(Адмирал Спиридонов,當時舷號499)伴隨下護航1144型巡洋艦伏龍芝號於波羅的海造船廠調往太平洋艦隊,該艦隊通過了巴士海峽開始進入東海。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首先出動了一架P-2J型反潛巡邏機,隨後又派出了2050噸的朝雲號護衛艦,中國海軍則派遣了2艘051型驅逐艦、1艘053H型護衛艦與1艘破冰船,韓國海軍派出1艘護衛艦,接替監視至伏龍芝號編隊進入蘇聯領海。
2012年12月6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進入西太平洋進行聯合演練,參演艦艇包括956型寧波艦、綜合補給艦鄱陽湖艦和飛彈護衛艦舟山艦等,該艦隊按計畫順利完成晝夜連續航行與防禦、編隊遠海作戰與補給、艦機協同聯合搜救等科目訓練。海上艦艇編隊綜合補給訓練目的在於檢驗海上補給的組織指揮流程和方案預案,提高綜合補給艦在複雜條件下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這對艦艇編隊遠海作戰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