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混凝土基本理論及工程套用》內容是上述理論的綜合,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入探討有關如何防範不可預見的偶然作用(如汶川地震)造成災難性後果,對結構的整體牢固性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尚未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在混凝土材料的本構關係、約束混凝土理論、鋼管混凝土和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及混合結構體系理論及套用、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理論及套用、混凝土結構減災防災的檢測與加固等學科方向上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混凝土基本理論及工程套用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1176頁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作者:宋玉普 賈金清
-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 ISBN:9787112101986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部分包裹混凝土組合短柱軸心受壓性能的研究
2.基於統一強度理論的CFRP-鋼管混凝土短柱的研究
3.鋼骨混凝土L形截面柱非線性全過程分析
4.鋼筋混凝土框架角節點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5.鋼骨混凝土L形短柱抗剪承載力試驗研究
6.錨桿-抗滑樁系統的可靠性指標分配初探
7.無粘結部分預應力高強混凝土梁延性的神經網路模型
8.異形柱混凝土砌塊組合結構等效剪力牆設計方法
9.大跨鋼管混凝土拱橋穩定性隨機靜力分析
10.考慮接觸特性的細觀混凝土數值模擬
11.混凝土結構碳化耐久性及其目標可靠指標
12.空冷支架豎向混合結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13.框架結構自振周期的簡化計算
14.型鋼混凝土柱兩個方向保護層厚度分析
15.基於統一彈-黏塑性理論的軸心受壓鋼管混凝土承載力研究
16.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在壩基抗滑穩定分析中的套用研究
17.基於能量法的密肋複合牆-剪力牆結構變形研究
18.混凝土細觀破裂過程的三維數值模擬
19.配筋混凝土砌體結構的地震反應分析研究
20.混凝土材料巨觀力學性能變異性的數值模擬
21.混凝土靜力約束微平面模型及其套用
22.鋼-混凝土組合梁的衝擊試驗與理論分析
23.不同受火方式下T形柱耐火極限的實用計算
24.1000MW空冷凝汽器支架結構地震反應分析
25.1000MW空冷凝汽器支架結構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26.大底盤三塔高層結構地震反應
27.開洞密肋複合牆體抗側剛度計算模型研究
28.高位轉換層對抗側剛度的影響及套用探討
29.描述混凝土結構卸載剛度的指標
30.軸心受壓鋼管混凝土柱側向約束力及含鋼率研究
31.方中空夾層鋼管混凝土軸壓短柱的力學性能
32.高層組合框架-混凝土簡體混合結構模態分析
33.內圓鋼管增強方鋼管混凝土軸壓承載力研究
34.雙向偏壓H型鋼部分包裹混凝土柱的試驗研究
35.鋼骨混凝土偏壓長柱受力性能試驗研究
36.長懸臂梯形截面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彎性能試驗研究
37.框排架結構的多維彈塑性空間地震反應分析
38.框排架結構的振動特性及振型組合研究
39.高強鋼筋銹後力學性能研究
40.同等條件下高強鋼筋與普通鋼筋鏽蝕的比較研究
41.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於眭能的抗震設計量化指標
42.約束混凝土本構關係模型及其對比分析
43.減震結構能量設計方法的理論與套用研究
44.鋼骨高強混凝土短柱抗剪性能的數值模擬
45.中國金馬大橋中的預應力技術的理論探索
46.荷載作用後混凝土滲透性試驗研究與進展
47.混凝土結構半乾法加速電腐蝕試驗方法探討
48.淺析孔吸附作用對混凝土內氯離子輸運的影響
49.纖維約束鋼管混凝土柱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
50.鋼板深梁內置混凝土框架的滯回性能分析
51.鋼-混凝土組合深梁滯回性能分析
52.基於遺傳算法的密肋複合牆體最佳化設計方法研究
53.鋼骨混凝土L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
54.鋼筋混凝土粘結-滑移本構關係的比較研究
55.混凝土凍融變形與劣化特性的試驗研究
56.預應力對混凝土梁自振頻率的影響
57.焊接複合箍筋柱蜂窩梁組合節點開裂過程及裂縫發展規律
……
第二篇 新材料
第三篇 設計與施工
第四篇 檢測加固
文摘
1.部分包裹混凝土組合短柱軸心受壓性能的研究
2.2 試驗方法
本試驗在5000kN液壓式長柱試驗機上進行。試驗前用角磨機將試件兩端打磨平整,然後直接放在壓力機上進行一次壓縮試驗。典型的應變片及位移計布置如圖1所示。在試件對角線位置布置了兩隻大量程的位移計,測量試件的縱向變形。試驗數據由DH3816靜態應變測試系統自動連續採集。試驗採用單調連續載入的方式,在正式載入前首先要將試件進行對中找平,短柱找平後直接置於壓力機下底板上,調節壓力機上頂板與試件緊密接觸。每個試件的試驗時間一般為1小時左右。
2.3 試驗現象與試驗結果
試驗觀測的結果表明,在軸向荷載作用下,所有的短柱都具有相似的破壞模式:混凝土壓碎,橫向系桿間翼緣發生局部屈曲。典型的試件破壞形式如圖2所示。在達到極限荷載之前未發現翼緣有局部屈曲現象發生,達到極限荷載時,翼緣與混凝土在兩根系桿之間的區域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裂縫,但翼緣的變形很微小。達到極限荷載後,柱子的承載力開始迅速下降,裂縫向內擴展,直到混凝土開始剝落時,翼緣的變形才開始出現。最終的破壞形式是兩系桿間的翼緣發生向外的變形,即局部發生屈曲,混凝土壓碎,所有試件在破壞後均未發現有橫向系桿與翼緣焊接處斷裂的情況,表明本試驗採用的連線方式是可靠的。